十月的京城,银杏叶刚泛起浅黄。萧家位于西山的私人会所“松间台”,却己染上了冬日的暖意。
朱漆大门前,两盏描金的宫灯映着门匾上“松间台”三个瘦金体大字,风过处,檐角铜铃叮咚作响。陈海峰站在台阶下,整理袖扣的动作顿了顿——这是他第一次参加萧家的家族聚会。
“紧张?”萧卓亚从身后递来一杯温热的陈皮普洱,“我妈选的地方,连我小时候都被要求背熟族谱才能来。”
陈海峰接过茶盏,指腹着杯壁的温度:“不是紧张,是好奇。”他抬眼望向门内,“想知道,能让萧家主母‘为你们好’的考验,到底有多精细。”
萧卓亚笑了,眼底却浮起一丝担忧。她太了解自己的母亲——柳明慧的“为你们好”,向来是把双刃剑。
松间台的正厅,此刻己坐满了人。
雕花屏风后,十二人的乌木圆桌泛着琥珀色的光,桌上摆着汝窑茶盏、苏绣桌旗,连插花的花器都是明代的霁蓝釉胆瓶。柳明慧坐在主位,身着月白色暗纹旗袍,鬓边别着一支翡翠步摇,笑容温和,目光却像秤杆上的星子,精准地落在每一个人身上。
“卓亚,带海峰过来。”她朝两人招了招手。
萧卓亚挽住陈海峰的手臂,将他带到桌前:“妈,这是陈海峰。”
柳明慧拉着她的手坐下,转头对陈海峰笑道:“海峰,坐。今天都是自家人,不用拘谨。”
陈海峰落座,目光扫过圆桌。左边坐着一位穿墨绿盘扣衫的老太太,腕间翡翠镯子水头极足;右边是个戴金丝眼镜的年轻男人,正翻着茶单,嘴角挂着若有似无的笑意。
“这位是二姑婆,”萧卓亚低声介绍,“咱们家最会认古董的;旁边是大堂兄明远,在银行做高管。”
话音刚落,二姑婆就放下茶盏,目光落在陈海峰腕间的玉璜上:“小陈这玉佩倒是少见,是祖传的?”
陈海峰早有准备,不动声色地着玉璜:“家传的,说是我爷爷当年在潘家园淘的,具体来历我也不清楚。”
“哦?”二姑婆眯起眼,“潘家园能淘到这种成色的?你看这龙纹,刀工圆润,包浆温润,倒像是清末宫廷造办处的手艺。”她指节叩了叩桌面,“小陈,你该多跟你岳父学学鉴定,萧家的底蕴,可不能断了。”
萧明远在旁接话,语气里带着考校:“就是。我听说你在潘家园摆过摊?那时候主要看什么?瓷器还是杂项?”
陈海峰垂眸抿了口茶,茶汤的甘苦在舌尖漫开。他想起那些蹲在摊位前啃《格古要论》的日子,想起被赝品坑得血本无归的夜晚,更想起萧卓亚蹲在他摊位前,认真挑走一枚“假”铜钱时说的话——“我喜欢这个,因为它让我觉得,你和我一样,都在认真活着。”
“杂项。”他抬头,目光平静,“从前主要看老银饰、旧书,后来跟师傅学了点瓷器。”
“老银饰?”二姑婆嗤笑一声,“那玩意儿值几个钱?我们萧家的收藏,可都是按千万论的。”
萧卓亚的手指在桌下轻轻攥住陈海峰的掌心。他反手握住,继续道:“话不能这么说。去年佳士得春拍,一对清代银鎏金点翠头簪,拍了八百多万。老物件儿的魅力,不在标价,在背后的故事。”
满桌人静了一瞬。
柳明慧的嘴角终于露出几分真实的笑意。她转头对二姑婆说:“大姐,你当年不也收了套民国的银茶具?说是跟宋美龄用过同款工匠打的。”
作者“海潮1”推荐阅读《璜卫:国宝守护者》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二姑婆脸色微僵,干笑两声:“那是我个人爱好。”
大堂兄明远又开口:“小陈对现在的古玩市场怎么看?听说最近海外回流的拍品多,你觉得哪些门类有潜力?”
这是专业问题了。陈海峰放下茶盏,语气沉稳:“我关注到几个方向——一是明清官窑的残器,修复后有收藏价值;二是民间文书档案,像老账本、地契,能补历史细节;还有……”他顿了顿,“像咱们萧家这样的世家旧藏,带着传承有序的脉络,未来会更受重视。”
“传承有序”西个字,像根细针,轻轻扎在柳明慧心口。她望着陈海峰,这个当初被她视为“稳妥工具”的年轻人,此刻正用最谦逊的姿态,说着最打动萧家长辈的话。
宴会进行到后半段,考验换了种方式。
柳明慧起身提议:“带小陈去库房看看吧,让他认认咱们的镇宅宝贝。”
萧家库房在三楼,厚重的檀木门打开,冷气裹着陈年老物的气息扑面而来。正中央的恒温柜里,躺着一尊西周的大盂鼎仿品(注:真品藏于国家博物馆),旁边是明代仇英的《桃源仙境图》手卷,墙上挂着历代萧家家主的印章。
“这些都是萧家的根。”柳明慧抚过仇英画作的绢本,“海峰,你说说看,哪件最能代表萧家的品格?”
陈海峰的目光扫过每一件藏品。大盂鼎的厚重,仇英的雅致,印章的方正……最终他停在墙角的一个木匣前。
“这个。”他打开木匣,里面是一叠泛黄的信笺,“是我太外婆的陪嫁,里面是她与太外公的家书。”
柳明慧愣住。那是萧家从未对外人提起的私藏——太外公是民国时期的教书先生,太外婆是进步学生,两人的信里写着“愿为理想共赴风雨”,藏着战火年代的相濡以沫。
“你怎么知道?”她声音发紧。
“卓亚说过。”陈海峰笑了,“她说萧家的厉害,不在古董多金贵,而在有人肯为一句承诺,守一辈子。”
萧卓亚站在门口,望着这一幕,眼眶发热。她从未想过,陈海峰会把她的随口一提,变成打动整个家族的答案。
深夜,聚会散去。
柳明慧站在松间台的露台上,望着山下的灯火。陈海峰和萧卓亚走在后面,两人谁都没说话。
“你对他,很满意?”萧卓亚先开了口。
柳明慧转身,月光落在她鬓角的翡翠上:“比满意更难得。他懂分寸,知进退,既没被萧家的架子压垮,也没刻意讨好。最重要的是……”她看向两人交握的手,“他让你眼里有了光。”
萧卓亚笑了:“妈,您这不是考验,是验收。”
柳明慧哼了一声,却难掩笑意:“明天让玉海整理一份家族信托基金资料,给小陈加个‘执行董事’的头衔。咱们萧家的女婿,得有与之匹配的身份。”
回到永宝斋的路上,陈海峰忽然问:“你早就知道她会这么考验我?”
“猜的。”萧卓亚仰头看他,“但我知道,你不会让我失望。”
陈海峰停下脚步,将她拥入怀中。山风掠过发梢,带着松针的清冽。
“其实我更想让你考验我。”他低头,吻了吻她的额头,“不是作为萧家的女婿,是作为萧卓亚的丈夫。”
萧卓亚环住他的腰,在他耳边轻声道:“那从明天起,换我出题。”
月光漫过两人交叠的影子,像一张温柔的网,将所有的试探、考验、不安,都收进这夜的静谧里。
柳明慧的“为你们好”,终究成了最动人的成全。
而陈海峰与萧卓亚的故事,才刚刚开始书写——
关于信任,关于成长,关于两个灵魂,如何在家族的注视下,活成彼此最坚实的依靠。
(http://www.220book.com/book/XEV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