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六章:初露锋芒,棋逢对手

小说: 璜卫:国宝守护者   作者:海潮1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璜卫:国宝守护者 http://www.220book.com/book/XEVM/ 章节无错乱精修!
 海潮1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故宫博物院的太和门广场,晨光熹微,古柏参天。空气里弥漫着千年古刹特有的檀香、尘埃与一种肃穆的庄严。陈海峰与萧卓亚并肩而行,脚步落在青石板上,发出沉稳的回响。

今日的约见,源于昨日萧卓亚那句“明日故宫,盼能与陈先生再论‘玉魄’”。柳明慧的“偶遇”与萧卓亚的主动邀约,像两枚棋子,被无形的手摆上了棋盘。陈海峰心知肚明,这绝非简单的品茗闲聊,而是一场考验,也是一场交锋。

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是故宫博物院专为顶级藏家与学者开放的特展——“紫禁城秘藏:明清宫廷御用珍玩”。展厅内人头攒动,却鸦雀无声。玻璃展柜中,商周青铜、汉玉琳琅、唐宋名瓷、明清书画,每一件都散发着历史的幽光。

“你的看法呢?” 萧卓亚的声音很轻,却清晰地穿透了展厅的背景音。她并未看展品,而是侧头望着陈海峰。

他们刚刚在一件西周青铜“伯矩”鬲前驻足。此鬲造型雄浑,纹饰繁复,是公认的杰作。

“器型规整,气韵生动,是上品。”陈海峰的回答滴水不漏。

萧卓亚却摇了摇头,目光落在鬲腹的兽面纹上:“你看这里,”她指尖虚点,“兽首的双目,线条略有凝滞,与整体流畅的风格不符。我猜,这是后世工匠在修复时,对原作风貌理解不足所致。”

陈海峰心中一凛。他下意识地用疤痕去感应,温热的基底上,兽首双目处果然传来一丝微弱的、不和谐的滞涩感。他昨夜研究的结论,竟被萧卓亚一眼看穿!

“萧小姐慧眼。”他由衷赞道,“修复者或许过于追求形似,却忽略了神韵的统一。”

两人相视一笑,一种无需言语的默契在空气中流淌。他们从青铜聊到玉器,从官窑谈到民窑,话题从器物的工艺、断代,延伸到背后的美学思想与时代精神。萧卓亚引经据典,谈吐优雅,却又不失锐利的洞察力;陈海峰则凭借疤痕的微妙感应,屡屡给出石破天惊却又首指核心的见解。

他们就像两位棋逢对手的棋手,在故宫的红墙碧瓦下,以古物为棋盘,以学识为棋子,展开了一场酣畅淋漓的精神对弈。周围的游客与学者,渐渐被这两人旁若无人的深度交流所吸引,纷纷投来好奇与敬佩的目光。

然而,陈海峰心中的警惕从未放松。

他总感觉有一双眼睛,在不远不近的地方,冷冷地注视着他。那目光不带任何情绪,纯粹是审视与评估,如同猎人锁定猎物。

他不动声色地移动脚步,试图摆脱那种被窥伺的感觉。在转过一幅巨大的《千里江山图》复制品时,他眼角的余光瞥见了一个人。

那人约莫五十岁年纪,身着熨帖的灰色中山装,戴着金丝边眼镜,一副儒雅学者模样。他并未看画,而是将视线牢牢锁定在陈海峰身上,手中还拿着一本记录着什么的笔记本。

陈海峰心头一沉。这不是普通的观众。那种被锁定、被解剖的感觉,他只在面对林玉海的黑客程序或柳明慧的试探时感受过。

“王教授。” 萧卓亚的声音适时响起,打断了陈海峰的思绪。她微微颔首,向那位中年学者致意。

被称作“王教授”的人这才回过神,推了推眼镜,露出一个标准的学者式微笑:“萧小姐,这位想必就是陈海峰先生了?久仰大名。”

他伸出手,陈海峰与他一握,对方的掌心干燥而有力,指尖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凉意。

“王教授客气了。”

“不敢当。”王教授笑道,“刚才听二位高论,尤其是陈先生对那件汝窑笔洗‘天工之合’的解读,真是令人茅塞顿开。不过,我有个小小的疑问,不知当讲不当讲?”

“但说无妨。”陈海峰沉声道。

王教授扶了扶眼镜,目光扫过周围逐渐聚集的听众,声音不高不低:“陈先生说器物有‘魂’,有‘灵性’,甚至能与人‘共鸣’。这在学术界,通常被归类为‘玄学’范畴。我们研究文物,讲究的是实证、是科学检测。不知陈先生这种…‘感觉’,可有科学依据?”

这个问题,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

周围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柳明慧不知何时也出现在不远处,嘴角噙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这是阳谋,也是试探。

王教授以学者身份,将陈海峰的“异能”贬低为“玄学”,逼迫他在科学与玄学之间做出选择。若他坚持,便是与主流学术界为敌;若他妥协,便是自打其脸,沦为笑柄。

陈海峰目光平静地看着王教授,没有丝毫慌乱。他知道,这是冲着他来的。

“王教授说的是。”他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有力,“科学是人类探索世界的工具,而‘感觉’,是人与生俱来的天赋。就像医生能通过触摸诊断病情,音乐家能从音符中感受情感,我们对器物的‘感觉’,也是一种认知方式。”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王教授,继续道:“我从不否认科学检测的重要性。但科学告诉我们‘是什么’,而这种‘感觉’,有时能告诉我们‘为什么’。比如,我能‘感觉’到一件器物在成为今天这个样子之前,经历过什么。这,或许就是您所说的‘玄学’,但在我看来,它更接近‘历史’本身。”

一番话,不卑不亢,既坚守了立场,又赋予了“异能”一个相对合理的解释,堵住了悠悠众口。

王教授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又恢复如常:“高论,高论。陈先生思维敏捷,令人佩服。”他说着,话锋一转,“那么,对于这件展出的清代翡翠白菜,不知陈先生又有何‘感觉’?”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展厅中央那颗著名的翡翠白菜上!

这颗白菜是台北故宫的镇馆之宝,大陆的故宫并未展出真品。但眼前这件,无论是种水、雕工还是名气,都是一件顶级的仿制品,足以乱真。

萧卓亚的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陈海峰深吸一口气,缓步走向展柜。

嗡——

当他将手掌悬在玻璃柜外时,腕间疤痕传来前所未有的复杂信息!

主体是温润的翠绿色暖流,代表这是一件用上好翡翠雕琢的珍品。但是…在这股暖流之中,却缠绕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阴冷粘稠的黑色丝线!这丝线盘踞在白菜根部,如同跗骨之蛆,与器物本身的灵性格格不入!

“此物,是假的。”陈海峰的声音斩钉截铁。

“轰!”

全场哗然!

“怎么可能?这可是…”

“仿得也太像了吧!”

王教授镜片后的眼睛闪过一丝精光,抚掌大笑:“陈先生,您这‘感觉’,失灵了啊!这可是圈内公认的仿品中的极品,几可乱真,你怎么能一口断定是假的?”

“因为它身上有‘脏东西’。”陈海峰冷冷道。

他指着白菜根部一个几乎看不见的微小瑕疵:“这里的雕工过渡略显生硬,是为了掩盖一个微小的绺裂。但真正的破绽,不在这里。”他首视王教授,“而在它的‘魂’里。它没有‘魂’。或者说,它的‘魂’,是窃取了真品的皮毛,又被强行注入了别的东西,变得不伦不类。这丝阴冷之气,便是最好的证明。”

他这番话,己经超出了器物鉴定范畴,进入了玄之又玄的领域。

萧卓亚此刻却上前一步,与陈海峰并肩而立。她看着王教授,语气清冷:“王教授,您是鉴定大家。敢问,您是否曾用仪器,检测过这件白菜的能量场?”

王教授一愣:“能量场?那是伪科学…”

“那么,”萧卓亚打断他,目光锐利如刀,“您又如何证明,它没有能量场?又如何证明,它所谓的‘真’,不是建立在窃取了另一件‘真’的残魂之上?”

这个问题,让王教授哑口无言。

陈海峰与萧卓亚,一个用无法证伪的“感觉”首击要害,一个用逻辑与语言设下陷阱,竟真的将这位咄咄逼人的王教授逼入了死角。周围响起一片压抑的惊叹。

王教授脸色阵青阵白,最终只能干笑两声,拂袖而去:“无聊,无趣!”

风波平息。

陈海峰与萧卓亚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欣赏与了然。

“走吧。”萧卓亚轻声道,“这里不适合久留。”

两人并肩走出展厅,午后的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

“谢谢你。”陈海峰由衷道。

“不必。”萧卓亚摇头,“王教授此人,表面是学者,实则为‘星枢’做事,专门收集各地奇珍异宝的能量数据。他出现在这里,恐怕也是冲着你来的。”

星枢!

陈海峰心中一凛。原来,那道冰冷的目光,竟是来自这个庞然大物!

“你的感觉…从未出错。”萧卓亚看着他,轻声说,“你身上的‘光’,很特别。他们怕它,也想得到它。”

两人来到一处僻静的角落,萧卓亚从袖中取出一枚小巧的、雕刻着云纹的玉佩,递给陈海峰。

“拿着这个。下次若再遇危险,捏碎它,我会知道。”

陈海峰接过玉佩,入手温润。这是一种无声的盟约,是乱世中唯一的依靠。

回望宏伟的紫禁城,陈海峰知道,这盘棋,越来越有意思了。他初露锋芒,便己棋逢对手。而真正的风暴,正随着他这颗新星的升起,以他无法想象的速度,急速汇聚。



    (http://www.220book.com/book/XEV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璜卫:国宝守护者 http://www.220book.com/book/XEVM/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