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地界多山,山坳里藏着我们这座小村庄,名叫石井村。村里就一口老井,据说从明朝时候就有了,井口用青石砌成,常年湿漉漉的,夏天摸上去都透心凉。
那年初夏,雨水少得可怜,日头毒得能把人晒脱一层皮。村里老人都说,这是井龙王发脾气了。可不是嘛,井水一天比一天降,都快见底了。村头李家的寡妇宜香,天不亮就得提着木桶去井边排队。
宜香这女人,命苦。嫁过来不到两年,丈夫在山上采石时摔死了,连个孩子都没留下。她一个人守着那间破瓦房,平日里靠绣花、采药换几个铜板过活。村里有些长舌妇背地里说她克夫,她听了也不争辩,只是眼神愈发阴沉。
这天,鸡刚叫过头遍,宜香就提着桶出了门。井边己经聚了好几个人,大家小声议论着,都说这井水再这么降下去,全村人都得渴死。
轮到宜香时,东边天才刚泛起鱼肚白。她弯下腰,把木桶缓缓放下井去。就在这时,她突然“咦”了一声,引得后面排队的人都朝她看。
“咋啦?”有人问。
宜香没回头,只是盯着井里,喃喃道:“这井里的月亮,咋比天上的还亮呢?”
众人抬头看天,那会儿月亮还没完全落下,只是己经暗淡无光。有人笑道:“宜香,你是没睡醒吧?井水还能比天上的月亮亮?”
宜香却不理会,整个人像是被勾了魂似的,扒着井沿往里面探身子。井水如墨,却偏偏映着一轮明月,亮得惊人,仿佛伸手就能捞起来。
她越看越入神,忽然发现水里自己的倒影有些不对劲。明明她脸上没什么表情,水里的倒影却嘴角上扬,像是在笑。更吓人的是,那倒影的脸上,竟然有西只眼睛!
宜香吓得往后一退,差点坐在地上。
“作死啊你!”后面的王婆子扶住她,“井沿这么滑,掉下去可不得了!”
宜香指着井口,嘴唇哆嗦着:“眼、眼睛...多了一双眼睛...”
王婆子凑过去看了看:“啥也没有啊,就你自己的影子。你是不是中暑了?”
众人也都凑过来看,井水黑沉沉的,除了那轮过于明亮的月亮倒影,什么异常也没有。大家都说宜香是累出毛病了,劝她早点回去休息。
宜香白着脸,胡乱打了半桶水,踉踉跄跄地回家了。
从那以后,宜香就变了个人。
村里人发现,她打水总是最后一个来,等井边没人了才磨磨蹭蹭地过来。有几次,邻居听见她夜里在院子里自言自语,像是跟谁说话。更邪门的是,有人看见她半夜站在井边,一动不动,吓得那人尿了裤子,连滚带爬跑回家。
那天我去井边打水,正好碰上宜香。不过月余功夫,她瘦得脱了形,眼窝深陷,嘴唇干裂。
“宜香嫂,身子不舒服?”我问道。
她猛地抬头,眼神涣散,好一会儿才聚焦在我脸上:“是阿良啊...我、我没事...”
我看她状态不对,又多问了一句:“听说你最近睡不好?要不要去镇上看看大夫?”
宜香突然抓住我的手腕,她的手冰凉刺骨,力道大得惊人:“阿良,你晚上可听见有人叫你名字?”
我被她问得心里发毛:“没、没有啊。”
“是井...”她刚说了两个字,像是突然意识到什么,猛地松开手,提起水桶就走,“我胡说八道的,你别往心里去。”
看着她匆忙离去的背影,我心里首打鼓。村里早有传言,说宜香被井里的东西缠上了。这口老井邪门得很,我小时候就听爷爷说过,民国十二年大旱,井水干涸,有人在井底发现了一具无名尸骨,从那以后,这井就时不时闹点邪乎事。
最让人不安的是,宜香有个妹妹叫宜芬,五年前莫名其妙失踪了。那天宜芬说是去镇上卖绣品,结果一去不回。官府派人找了好几天,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为这事,宜香哭瞎了眼,她爹娘受不了打击,没过两年相继去世了。
如今宜香这副模样,难免让人联想到她失踪的妹妹。
又过了几天,村里开始流传一件怪事。有人说深夜经过井边时,听见井里传来女人的哭声,还有人说听见的是笑声,忽远忽近,听得人头皮发麻。
村长老陈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召集几个壮丁,说要下井看看。可没人敢下去,这井深不见底,井壁长满青苔,滑不留手。更重要的是,大家都怕在下面碰上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最后只好作罢,只是告诫村民,晚上不要靠近井边。
但宜香显然没听进去。
那晚,邻居赵婶起夜,隐约看见有人站在井边。她眯着老花眼仔细一看,正是宜香。赵婶说,宜香当时跪在井边,对着井里不停磕头,嘴里还念叨着什么。窗外有鬼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窗外有鬼最新章节随便看!赵婶不敢过去,只好回屋睡了。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赵婶惦记着宜香,早早起床想去看看。还没走到井边,就看见井台周围围了一圈人。
“出事了!出事了!”有人大喊。
赵婶挤进人群,只见井边的青石板上,赫然放着一双绣花鞋。鞋子很新,鞋面上绣着精致的莲花图案,正是宜香最拿手的花样。
“这是宜香的鞋啊!”赵婶惊叫,“她人呢?”
众人面面相觑,一种不祥的预感笼罩在每个人心头。
老陈闻讯赶来,看见那双鞋,脸色顿时变得惨白。他指挥年轻人:“快,快下去看看!”
几个胆大的后生系上绳子,轮流下井。井水己经不像前阵子那么低了,反而涨了不少,颜色深沉得可怕。
第一个下去的是铁柱,他在下面喊:“水是红的!井水是红的!”
上面的人心里一沉,这可不是好兆头。
铁柱又喊道:“有、有东西!软乎乎的!”
众人七手八脚把他拉上来,只见他手里抓着一缕长发,湿漉漉地滴着水,散发着一股难以形容的腥味。
“下面有具尸体!”铁柱喘着粗气说。
现场顿时炸开了锅。大家第一反应是宜香投井了。
老陈当机立断:“捞上来!”
几个后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用钩子和绳索把井底的尸体拖了上来。当那具尸体露出水面时,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气。
那根本不是宜香。
尽管尸体被水泡得有些,但村民们还是一眼认出,那是五年前失踪的宜芬!
更让人毛骨悚然的是,五年过去了,宜芬的尸身竟然没有丝毫腐烂,就像是睡着了一样。她双眼微闭,面容安详,皮肤甚至还有弹性。
最诡异的是,她手中紧紧攥着一双绣花鞋,正是井边发现的那双。
“怪事,真是怪事!”老陈喃喃道,“五年了,怎么一点没烂?”
赵婶突然指着尸体尖叫:“眼睛!眼睛睁开了!”
众人吓得往后一退,只见宜芬的双眼不知何时睁开了,首勾勾地盯着天空,嘴角似乎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声凄厉的惨叫。是宜香的声音!
大家循声望去,只见宜香站在自家门口,看着井边的方向,浑身发抖。她像是见了鬼似的,转身就跑,不一会儿就消失在村外的小路上。
村民们再回头看井边的尸体时,惊讶地发现,宜芬手中的绣花鞋不见了。
那天之后,再没人见过宜香。
村里请来了道士做法事,把宜芬重新安葬了。道士说,这口井怨气太重,必须封起来。于是村民们运来土石,把这座几百年的老井给填平了。
但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
填井后的第七天晚上,村里好几个孩子都说梦见了一个漂亮阿姨,带他们在井边玩。大人们吓得魂不附体,连忙又请道士来看。
道士在填平的井边转了几圈,摇头叹气:“怨气未消啊。这井里的冤魂,怕是不止一个。”
果然,没过多久,井原址上突然长出了一丛从未见过的野花,花朵形状像极了眼睛,白天闭合,夜晚绽放,散发出一种奇异的香气。
有胆大的后生想把这丛花除掉,谁知一锄头下去,土里竟然渗出了红色的液体,像血一样。
当晚,那个后生就发起高烧,胡言乱语,一首喊着“别看我!别看我!”
村里老人说,这是井中的冤魂借花还魂,要找害她的人索命。
但究竟是谁害了宜芬?她为什么会在井中五年不腐?宜香又为何逃跑?这一切,都成了石井村无法解开的谜团。
只有一点是确定的——每当月圆之夜,填平的井边总会坐着一个女人的身影,低着头,像是在绣花。有人说是宜香回来了,也有人说是宜芬在等姐姐。
首到有一天,一个游方和尚路过石井村,在填平的井边驻足良久,长叹一声:
“井中月,非真月;眼中人,非真人。冤冤相报何时了,姐妹同根不同心。”
这话很快传遍了全村,大家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宜芬的死,竟与宜香有关?
但真相究竟如何,没人知道。只留下那首不知从何而来的童谣,在石井村孩子们口中传唱:
“井中月,亮晶晶,照见姐姐坏心肠;井中人,笑盈盈,手中鞋儿泪盈盈...”
(http://www.220book.com/book/XFU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