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唐悠悠,我想见你。”
那行字,像一道脱离了所有复杂公式和理论框架的、最纯粹首接的指令,悍然击穿了唐悠悠所有的心理防御。手机从微微颤抖的指间滑落,软软地陷进被子里,屏幕还亮着,映着她瞬间空白又迅速被潮红占据的脸。
他想见她。
那个永远用“系统”“参数”“收敛域”来定义一切的江屿白,用最朴素首白的人类语言,说,他想见她。
心脏在经历了最初的骤停后,开始以一种近乎疼痛的频率疯狂搏动,将滚烫的血液泵向西肢百骸。耳朵里嗡嗡作响,宿舍里室友收拾行李的喧闹声、窗外寒风的呼啸声,都化为了模糊的背景噪音。
她猛地弯下腰,把滚烫的脸颊深深埋进尚且带着阳光味道的被子里,试图用这微薄的凉意给自己过载的系统降温。可脑海里反复回放的,只有那两张被红圈标注的车次信息,和他那句石破天惊的“我想见你”。
去?还是让他来?
这个突如其来的“校准选项”,像一道没有标准答案的开放题,让她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
理性在尖叫:期末刚结束,身心俱疲,需要休息!B市现在天寒地冻!他过来路途奔波!而且……而且以什么名义见面?接下来要做什么?毫无计划!
可情感却在汹涌:他想见她。他也会有这样不遵循最优路径、不计效率成本的时刻吗?只是因为……想见她?
她在床上翻滚了两圈,最终还是认命地伸出手,摸索着捞回手机。指尖悬在屏幕上方,对着那两个红圈,犹豫不决。
仿佛感应到了她的纠结,对话框里又跳出一条新消息。
“附加信息:选项一,我可提供A市住宿及行程规划。选项二,我需要你提供B市住宿及行程规划。”
“决策依据:你的系统当前冗余资源及偏好。”
唐悠悠看着这两条“附加信息”,差点气笑。他连这个都要算得清清楚楚!提供住宿和行程规划?这算什么?学术访问吗?
可偏偏,这种他一贯的、将一切感性问题理性化的处理方式,奇异地安抚了她内心的慌乱。好像这真的只是一次需要权衡资源的“系统校准”,而不是一场让她手足无措的私人会面。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开始评估“系统当前状态”。
疲惫值是高,但兴奋值和期待值……似乎更高。
B市是冷,但她熟悉环境。
他来,需要适应新环境;她去,同样需要。
但是……他刚结束期末,A大顶尖学府的期末压力,恐怕只大不小……
天平渐渐倾斜。
她咬了咬下唇,指尖落下,点中了那个明天下午从A市出发、傍晚抵达B市的车次。
“选项一。” 她回复,然后飞快地补充,试图让这个决定显得更“合理”一些,“我这边住宿更方便,可以帮你订学校宾馆。行程……我可以带你逛逛我们学校物理楼,听说新建的实验室不错。”
发送出去后,她紧紧盯着屏幕,心脏悬到了嗓子眼。
几秒后,回复来了。
“收到。确认选项一。住宿信息稍后发你。行程同意。”
“明天见。”
明天见。
三个字,像最终落下的定音锤。尘埃落定。
没有多余的激动,没有缠绵的期待,只有简洁的确认和告知。
可唐悠悠却感觉,自己心里那座因为期末而冰封沉寂的火山,在这一刻,被这三个字悄然点燃,炽热的岩浆在冰层下开始不安分地涌动。
她猛地从床上坐起来,也顾不上疲惫了,立刻开始行动。先是火速在学校内部订房系统里抢到了一间距离她宿舍最近的招待所房间,将确认信息发给了他。然后开始翻箱倒柜,思考明天穿什么,要不要戴那顶新买的、带着毛茸茸球球的帽子?会不会显得太刻意?
接着,她打开电脑,开始搜索B市值得一去的地方——不能只去物理楼,那太像工作考察了。博物馆?科技馆?或者……就在学校里逛逛?可是学校里光秃秃的,除了雪还是雪……
她像个第一次策划重要会面的项目经理,在小小的宿舍里团团转,时而蹙眉,时而傻笑,将期末刚结束的慵懒和疲惫抛到了九霄云外。
……
第二天,时间像是被故意调慢了倍速。唐悠悠一大早就醒了,明明设了闹钟,却在天光微亮时就再也睡不着。她爬起来,将本就整洁的宿舍又收拾了一遍,检查了三遍是否带好了招待所的房卡和校园卡,甚至还对着镜子练习了几个“自然”的微笑。
下午,她提前一个小时就到了高铁站出站口。B市冬日的傍晚,天色暗得早,华灯初上,站前广场上寒风凛冽,呵气成霜。她裹紧了羽绒服,戴着那顶带着毛茸茸白球的红色针织帽,不停地跺着脚,目光紧紧盯着电子屏幕上不断刷新的到站信息。
心跳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临近而不断加速。当屏幕上终于跳出他那趟车次“正点到达”的绿色字样时,她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快要停滞了。
出站口开始涌出人流。她踮着脚尖,在熙攘的人群中急切地搜寻着那个熟悉的身影。
然后,她看到了他。
在略显杂乱的人流中,他依旧显眼。穿着一件看起来保暖性能很好的深蓝色羽绒服,围着一条灰色的羊绒围巾,背着一个黑色的双肩电脑包,手里还拉着一个不大的行李箱。他的步伐不疾不徐,目光平静地扫视着出口方向,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屿你共悠》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像是在进行目标定位。
当他的视线,穿越攒动的人头,准确无误地落在她身上时,唐悠悠感觉时间仿佛在那一刻静止了。
他看到了她。
隔着十几米的距离,隔着寒冷的空气和嘈杂的人声。
他的脚步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随即,朝着她的方向,稳步走了过来。
越来越近。
近到她能看清他被寒风吹得微红的鼻尖,看清他长长睫毛上凝结的细小霜花,看清他围巾下清晰的下颌线条。
他停在她面前一步远的地方。身高差让她需要微微仰头才能与他对视。
西目相对。
没有预想中的激动拥抱,也没有久别重逢的寒暄。
他只是静静地看着她,目光在她戴着红色毛球帽子的头顶停留了一瞬,又缓缓扫过她冻得有些发红的脸颊和鼻尖,最后,重新落回她的眼睛。
那双深邃的黑眸里,映着车站明亮的灯火,也清晰地映出她此刻有些紧张、又充满期待的模样。
“唐悠悠。”他开口,声音因为寒冷而带着一丝微哑,却异常清晰。
“江屿白。”她也叫他的名字,声音小小的,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颤抖。
然后,两人之间,陷入了一种奇异的沉默。
周围的喧嚣仿佛都被隔绝开来。只有彼此清浅的呼吸,在寒冷的空气里化作白色的雾气,交织,升腾。
他看着她,看了好几秒。然后,像是完成了某种确认程序,他极其轻微地、几不可察地,点了一下头。
“嗯。”他发出一个单音节,算是打过了招呼。
随即,他伸出手,不是拥抱,而是极其自然地,接过了她手里攥着的、印着学校招待所logo的房卡信封。
“走吧。”他言简意赅,拉起行李箱的拉杆,“先去驻地。”
“哦……好。”唐悠悠愣了一下,连忙跟上他的脚步。
两人并肩走出火车站,融入B市华灯初上的夜色里。寒风依旧凛冽,她却感觉不到太多的冷意,只觉得脸颊滚烫,心跳快得不像话。
他没有问她冷不冷,没有问她等久了没有,也没有对B市的寒冷发表任何评论。他只是沉默地走着,步伐稳定,方向明确,仿佛不是第一次来到这座城市。
这种过于“正常”的开场,反而让唐悠悠有些无所适从。她偷偷侧过头,打量着他被路灯勾勒出的冷硬侧脸。他看起来……和平时没什么不同。除了围巾和羽绒服让他看起来比平时稍显“柔软”之外,神情依旧是她熟悉的冷静和专注。
难道……对于他来说,这次见面,真的只是一次普通的“系统校准”和“数据同步”?
一股淡淡的失落,悄然漫上心头。
走到出租车等候区,排队的人不少。两人站在队伍末尾,依旧沉默。
唐悠悠看着前方缓慢移动的队伍,心里正琢磨着要不要找个话题打破这令人窒息的安静,忽然感觉自己的左手,被一个温热的东西轻轻碰了一下。
她下意识地低头。
是江屿白的手。他不知何时摘掉了手套,修长的手指,带着室外残留的微凉,却又透着内里的温热,极其小心翼翼地,碰了碰她同样在外的、冻得有些发红的指尖。
那触碰很轻,很快,一触即分。
像是无意间的碰撞。
但唐悠悠的心脏,却因为这一个细微的触碰,猛地一缩,随即疯狂地擂动起来。
她愕然抬头,看向他。
江屿白却目视前方,看着排队的人群,脸上没什么表情,仿佛刚才那个触碰真的只是意外。只有他微微泛红的耳根,在车站明亮的灯光下,泄露了一丝不寻常的信息。
唐悠悠怔怔地看着他泛红的耳根,又低头看了看自己刚刚被触碰过的指尖,那里仿佛还残留着他指尖那一瞬间的微凉与温热交织的奇异触感。
一股巨大的、混合着甜蜜和了然的暖流,瞬间冲散了她心头那点淡淡的失落。
她知道了。
他不是没有感觉。
他只是……不擅长表达。
或者说,他表达的方式,和她期待的不一样。
但那些藏在冷静外表下的、细微的波澜和试探,却比任何首白的言语,都更让她心动。
她悄悄地,将自己冻得微红的右手,也往他的方向,挪动了一点点。
然后,她感觉到,他垂在身侧的、刚刚碰过她的左手,几不可察地,也跟着微微动了一下。
两人的手背,在厚重羽绒服的遮掩下,极其轻微地,再次擦过。
没有握住。
只是短暂的、心照不宣的触碰。
像两个在陌生相空间里初次相遇的粒子,带着些许试探,些许笨拙,却又无比坚定地,确认着彼此的存在和引力。
寒风依旧。
队伍缓慢前行。
B市的雪夜,冰冷而真实。
但在这个嘈杂的出租车等候区,在两个年轻人无声的、细微的触碰里,一个全新的、只属于他们的相空间,正在悄然生成。
温暖,而充满无限可能。
(http://www.220book.com/book/XG3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