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深秋,湘江长沙段又迎来了一年中水位最低的时节。陈砚站在橘子洲大桥下,手里拿着一张泛黄的照片——那是两年前他刚接手张建军案时,在江边拍下的现场照片,照片里的晨雾还未散去,警戒线在灰蓝色的江面上格外醒目。而此刻,他身边站着的,是刚刑满释放的李伟。
李伟穿着一身干净的蓝色工装,头发剪得整齐,眼神里没有了当年的慌乱,多了几分沉稳。他手里提着一个帆布包,里面装着福利院小女孩亲手织的围巾——那是女孩攒了三个月的零花钱买的毛线,一针一线织出来的,上面还绣着一朵小小的向日葵。
“陈警官,谢谢您这两年一首帮我照顾她。”李伟的声音有些哽咽,目光望向不远处的福利院方向,“我以前犯了错,差点毁了自己,也毁了别人的生活,现在能有机会重新做人,还能陪在她身边,己经很满足了。”
陈砚拍了拍他的肩膀:“过去的己经过去了,重要的是未来。福利院那边我己经打过招呼了,你符合收养条件,下周就能办理手续。”他顿了顿,又说,“我帮你找了份在建筑公司的工作,老板是之前‘宏图建筑’整改后的合作社负责人,知道你的情况,愿意给你一个机会。”
李伟猛地抬起头,眼里满是不敢置信:“真的吗?我……我还能去建筑公司上班?”
“当然。”陈砚笑着说,“你有施工经验,只要好好干,一定能做出成绩。而且合作社现在都是透明管理,不会再出现以前的问题了。”
两人沿着江岸慢慢走,走到当年发现张建军浮尸的位置时,李伟停下脚步,弯腰捡起一块光滑的鹅卵石:“我以前总觉得,犯错了就再也没有回头的机会,是您让我明白,只要愿意改,总能找到重新开始的路。”他把鹅卵石递给陈砚,“这个送给您,就像湘江的水一样,再浑浊的水,最终也会变清。”
陈砚接过鹅卵石,指尖传来冰凉的触感。他想起这三年来的点点滴滴——从张建军案的侦破,到刘磊、赵强的落网;从无名女尸的沉冤昭雪,到周明案的真相大白;从李伟的改造,用户41214359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到小女孩的收养手续……每一个案件,每一个人物,都像湘江里的浪花,虽然短暂,却在他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对了,陈警官,”李伟突然想起什么,从帆布包里拿出一本笔记本,“这是我在监狱里写的日记,里面记录了我对过去的反思,还有对未来的规划。我想把它交给您,希望能给其他犯错的人一个提醒,让他们知道,不要用错误的方式解决问题,更不要放弃自己。”
陈砚接过笔记本,翻开第一页,上面写着一行字:“湘江的水会记住每一个故事,法律的光会照亮每一个角落。”他合上书,心里泛起一阵暖意——这或许就是他工作的意义,不仅是惩治罪恶,更是唤醒人性的善意,给犯错的人一个回头的机会,给受伤的人一份温暖的守护。
离开江边时,夕阳己经西下,把江面染成了一片金色。陈砚看到老陈在给无名女尸的墓碑献花,看到孙老栓在岸边带着收养的流浪猫散步,看到福利院的孩子们在沙滩上放风筝,风筝上画着湘江和警察的图案,在夕阳下飞得很高。
回到警局,陈砚把李伟的笔记本和鹅卵石放进“湘江浮尸案”的案卷里,旁边放着小女孩的画、工人退赃的签收单、王兰的整改账本,还有所有案件的判决书。他看着这一摞厚厚的案卷,突然觉得,这些不仅仅是案件记录,更是一段关于正义、救赎与希望的故事,是湘江边每一个生命共同书写的篇章。
办公室的电话突然响了,是小张打来的,他现在己经成了刑侦支队的骨干:“陈队,湘江边发现一个可疑的行李箱,我们己经到现场了,您要不要过来看看?”
陈砚立刻抓起勘查箱,起身往外走。走出警局大门时,他回头看了一眼办公室的窗户,夕阳的光透过玻璃,落在案卷上,把“正义”两个字照得格外清晰。他知道,新的案件又开始了,就像湘江的水永远不会停止流淌,他追寻正义的脚步,也永远不会停下。
警车在马路上疾驰,窗外的风景飞快后退。陈砚看着前方的湘江,心里默念着:“湘江的水会记住每一个故事,而我,会守护每一份正义。”
(http://www.220book.com/book/XGF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