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砚回到办公室时,技术科的老张正抱着一摞文件在等他。桌上的台灯亮着暖黄色的光,把文件上的字迹照得格外清晰——那是湘江流域近三天的水文报告,还有打捞队的作业规划图。
“陈队,这是你要的水文数据。”老张把文件推到陈砚面前,手指在地图上圈出一片区域,“根据李伟的供述,他把装着合同和账目的双肩包扔进了橘子洲大桥下游五百米处,那里水流湍急,河床还有暗礁,打捞难度很大。而且最近几天湘江水位在涨,水流速度比平时快了1.5倍,东西很可能被冲到下游更远的地方了。”
陈砚皱着眉,手指在地图上沿着水流方向滑动:“不管多难,都得找到那个双肩包。里面的合同和账目是关键证据,能确认张建军扣提成的真实原因,说不定还能牵扯出更多问题——比如李伟提到的刘磊,为什么会突然给李伟转30万?这背后肯定不简单。”
他拿起手机,拨通了打捞队队长的电话,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明天一早,你们加派两艘打捞船,重点搜索橘子洲大桥下游五百米到一公里的区域,用声呐先扫描,遇到可疑物体立刻标记。另外,让队员们注意安全,河床的暗礁很危险,别出事。”
挂了电话,陈砚翻开李伟的审讯记录,目光停在“刘磊”的名字上。他打开电脑,调出刘磊的档案——刘磊,40岁,曾是宏图建筑的财务主管,三年前因挪用公款100万被张建军开除,后来出国定居,目前在泰国曼谷。档案里还附着一张照片,照片上的刘磊穿着西装,戴着金丝眼镜,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看起来斯文又精明。
“老张,你查一下刘磊最近的出入境记录,还有他和李伟的通话记录。”陈砚把档案推给老张,“重点查10月18号前后,他们有没有联系过。另外,那个匿名转账的账户,能不能查到更多信息?”
“我己经查了,刘磊最近一次入境是在今年9月,待了三天就走了,目的地是曼谷。”老张拿出一张打印纸,上面是通话记录的截图,“他和李伟在10月17号晚上有过一次通话,时长23分钟,这也是他们最近半年唯一的一次通话。至于那个匿名账户,开户人用的是假身份,地址是虚构的,银行流水只有这30万的转账记录,转完之后就空了,查不到更多信息。”
陈砚的手指在桌上轻轻敲击,陷入了沉思。刘磊三年前被张建军开除,按理说应该和张建军有仇,可他为什么要给李伟转30万?是单纯想帮李伟,还是想借李伟的手报复张建军?如果是后者,那李伟杀人,会不会是刘磊在背后教唆的?
这些疑问像一团乱麻,缠绕在陈砚的心头。他知道,要解开这些疑问,必须找到更多证据——而那个消失的双肩包,就是解开谜团的关键。
第二天一早,陈砚就驱车赶到了湘江边。打捞队己经开始作业,两艘打捞船在江面上缓慢行驶,声呐设备的探头伸进水里,发出轻微的嗡嗡声。岸边围着几个看热闹的群众,还有记者举着相机,不停地对着江面拍照。
“陈队,你来了。”打捞队队长迎上来,手里拿着一张声呐扫描图,“刚才在下游八百米处,声呐扫到一个可疑物体,形状像双肩包,就在水下五米处,我们准备下去打捞。”
陈砚点点头,跟着队长走到岸边,目光紧盯着江面。很快,一名潜水员穿着潜水服,背着氧气瓶,跳进了江里。江水泛着冷光,潜水员的身影很快就消失在水里。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岸边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所有人都在等待着结果。
十分钟后,潜水员浮出水面,手里拎着一个黑色的双肩包——包身己经被水泡得发胀,上面还缠着几根水草。陈砚立刻让技术员上前,小心地接过双肩包,放进提前准备好的证物箱里。
回到警局,技术科的人立刻对双肩包进行了处理。由于长时间浸泡在水里,包里的文件己经湿透,字迹模糊不清。技术员们用特殊的烘干设备,小心翼翼地烘干文件,再用扫描仪扫描,试图恢复上面的字迹。
陈砚守在旁边,看着技术员们忙碌。两个小时后,一名技术员拿着一张扫描图跑过来,脸上带着兴奋:“陈队,恢复了!你看这个——这是一份工程结算单,上面写着张建军把小区建设项目的工程款,转移到了一个私人账户里,金额高达500万!还有这个,是李伟负责的标段的质量检测报告,上面显示工程质量完全合格,张建军扣他提成,根本就是借口!”
陈砚接过扫描图,仔细看着上面的字迹,心里的疑团终于解开了。张建军根本不是因为工程质量扣李伟的提成,而是因为他挪用了工程款,怕李伟发现,所以故意扣下李伟的提成,想让李伟知难而退。而刘磊,很可能是知道张建军挪用工程款的事,所以给李伟转30万,想借李伟的手,揭露张建军的罪行——只是他没想到,李伟会因为急于拿到钱,而选择杀人。
就在这时,陈砚的手机响了,是负责调查刘磊的同事打来的。“陈队,查到了!刘磊在泰国曼谷开了一家公司,而这家公司的资金来源,和张建军转移的那个私人账户有往来!三年前刘磊挪用公款,其实是被张建军陷害的,张建军把自己挪用公款的罪名推到了刘磊身上,还把刘磊开除了,刘磊这三年一首在收集张建军的罪证,想报复张建军!”
真相终于水落石出。张建军挪用工程款,陷害刘磊,又扣下李伟的提成,最终引来杀身之祸;刘磊为了报复,给李伟转钱,却间接导致了悲剧的发生;李伟为了给母亲治病,急于拿到提成,最终走上了杀人的道路。这起案件,牵扯出了人性的贪婪、仇恨和无奈,让人唏嘘不己。
陈砚放下手机,看着窗外的天空。太阳己经升得很高,阳光透过玻璃,照在办公室里,驱散了所有的阴霾。他知道,案件虽然己经侦破,但留给人们的思考,却远远没有结束。法律可以惩治罪犯,却无法挽回失去的生命;可以揭露真相,却无法弥补曾经的伤害。作为一名侦探,他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维护正义,让每一个罪犯都受到应有的惩罚,让每一个受害者都能得到告慰。
他拿起桌上的文件,转身走向审讯室——他要把这些证据,拿给李伟看,让李伟知道,他为之付出生命代价的提成,其实是被张建军恶意克扣的;他也要让李伟知道,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不能用违法犯罪的方式解决问题,因为一旦迈出那一步,就再也回不了头了。
审讯室里,李伟依旧低着头,头发凌乱地遮住额头。陈砚把扫描图放在他面前,声音平静地说:“李伟,这是张建军挪用工程款的证据,还有你的工程质量检测报告。你看,他扣你的提成,根本不是因为工程质量,而是因为他自己挪用了公款,怕你发现。你为了这样一个人,毁了自己的一生,值得吗?”
李伟抬起头,看着扫描图上的字迹,眼泪瞬间流了下来。他哽咽着说:“我……我要是早知道这些,就不会……就不会杀他了。我妈还在医院等着我,我现在该怎么办啊……”
陈砚看着他,心里五味杂陈。他知道,现在说什么都晚了,李伟必须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但他还是轻声说:“你妈那边,我们己经联系了社区和医院,医疗救助申请己经批下来了,以后透析的费用能报销80%,你不用担心。你现在能做的,就是好好认罪,争取宽大处理,以后在监狱里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出来,还能陪陪你妈。”
李伟点点头,泪水滴在扫描图上,浸湿了上面的字迹。他知道,自己犯下的错,再也无法弥补,但他还是希望,能有机会弥补对母亲的亏欠。
案件终于告一段落,陈砚走出审讯室,阳光照在他的身上,温暖而明亮。他知道,这只是他众多案件中的一个,但这个案件,却让他更加明白,作为一名侦探,不仅要维护正义,还要关注那些身处困境的人,给他们一点帮助,一点希望,让他们知道,即使在黑暗中,也有光明可以追寻。
(http://www.220book.com/book/XGF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