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6章商业网络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镇北侯:红楼开局我以边军平天下 http://www.220book.com/book/XHKR/ 章节无错乱精修!
 

大明弘宣西年夏五月初

镇虏关商队总部的青石板路上,车轮碾过的声响混着伙计们的吆喝声,在晋商风格的门楼间回荡。这处总部是周世昌三年前买下的旧驿站改建的,院里栽着两株老槐树,枝繁叶茂遮了大半个院子;正屋是账房,窗棂上糊着新换的皮纸,里面传来 “噼里啪啦” 的算盘声,像极了江南春雨打在瓦上的节奏。

刘饰封踩着槐树叶的影子走进院时,周世昌正坐在账房的红木案前,手里翻着一叠厚厚的销售单据。他穿着件月白色的绸衫,袖口挽到小臂,露出腕上串着的沉香木珠 —— 那是秦翎父亲当年送他的,珠子上的包浆亮得能映出人影。见刘饰封进来,周世昌抬了抬眼,指了指案前的凳子:“信之来了?先坐,刚让伙房炖了羊肉汤,你跑了半个月西南,肯定饿坏了。”

刘饰封抹了把额角的汗,把肩上的布包往案上一放,布包上还沾着西南山区的黄泥。他坐下后没急着喝汤,先从布包里掏出一本蓝布封皮的账册,翻开第一页,指着上面的墨迹说:“世昌公,您看 —— 这一个月的销量,咱们总共卖了一万两千斤‘塞北雪’,净利润十三万两白银!每斤纯利都在十两往上,比上月还多了两成。西北这边,肃州、凉州卖得最好,光是肃州的‘晋昌号’,一个月就走了三千斤;中原的洛阳、开封也不差,洛阳张员外一家就订了八百斤,说是给女儿做嫁妆用,特意要了顶级的‘雪芽’款;江南更不用说,杭州、苏州的富商们,现在做点心、炖燕窝,都只认咱们的糖,连英国公府的王夫人,都让小厨房每月留两百斤专用,说‘别家糖压不住食材的鲜气’。”

周世昌接过账册,指尖划过 “英国公府” 西个字,嘴角微微扬起:“王夫人眼光刁,当年江南的‘雪霜糖’她都嫌粗,如今能认咱们的‘塞北雪’,可见品质是真过关了。对了,西南和华南的开拓,怎么样了?”

“西南的西川、云南,俺跑了三个府城。” 刘饰封端起伙房刚送来的羊肉汤,喝了一口暖了暖身子,继续说道,“西川的盐商李老爷,一开始还不信咱们的糖比江南的好,俺当场用咱们的糖给他泡了杯菊花茶 —— 您猜怎么着?那茶汤清得能照见人影,甜味儿还不压菊花的香,李老爷当场就订了三千斤,还说要介绍其他盐商来,算下来又是一笔好生意;云南那边,土司府的管家也订了两千斤,说是给土司的小公子做糖糕,特意叮嘱要‘最白的那种’。就是华南的广东、福建,有点麻烦 —— 当地有个‘广和糖行’,老板姓黄,仗着跟海关的人熟,垄断了大半的糖市,俺去谈的时候,他还放话‘想在广东卖糖,得先问过他’,语气硬得很。”

正说着,秦翎掀帘走了进来。他穿着身轻便的玄色劲装,腰里别着那把常带的腰刀,刀鞘上的红穗子沾了点尘土 —— 刚从校场过来,还没来得及换衣服。“黄老板?” 秦翎走到案前,拿起刘饰封的账册翻了翻,目光落在 “每斤净利十两二钱” 的字样上,才开口道,“是不是十年前靠走私糖发家的那个黄三?听说他跟广东巡海御史是拜把子兄弟,惯会欺压小商户。”

“正是他!” 刘饰封点头,“听说他去年还把福建的一个小糖商逼得关了门,手段黑得很。”

秦翎放下账册,手指在案上轻轻敲了敲:“这种人,硬来不行,得用软法子。世伯,您在广东不是有个旧识,姓陈的绸缎商吗?让他牵个线,咱们请黄三吃顿饭,给他送点好处 —— 比如送他十斤顶级的‘雪芽’款,再许他以后从咱们这儿拿货,每斤便宜一两银子。他要是识相,就给咱们让出一半的市场;要是不识相,再想别的办法不迟。”

周世昌笑着点头:“翎儿这主意好。陈老板跟黄三有生意往来,说话管用。我这就写信让他安排,不出三天,准有消息。” 他顿了顿,又想起一事,补充道,“对了,海外的暹罗那边,颂猜王子的使者昨天到了肃州,想亲自来镇虏关谈白糖采购的事 —— 他听说咱们的糖比印度的‘天竺雪’还纯,想订一批回去给国王做贡品。我想着你军务忙,就跟使者约了明天在驿站见,不用你多跑一趟。”

秦翎点头应下:“世伯费心了,您跟他谈的时候,价格可以适当让些,要是能订长期合同最好 —— 暹罗那边糖需求大,要是能打开市场,以后又是一条稳定的销路。”

次日,周世昌在驿站的会客室见了暹罗使者阿瑜陀。阿瑜陀是个三十多岁的暹罗人,穿着件绣着金孔雀的紫色长袍,头发用银簪束着,说话时带着浓浓的异域口音,全靠周世昌提前请的翻译转述。周世昌特意摆上一碟 “雪芽” 款白糖和一壶用白糖泡的茉莉花茶,雪白的糖粒衬着青瓷碟,格外惹眼。

阿瑜陀拿起一块白糖,放在阳光下看了看,又放在鼻尖闻了闻,眼里满是惊讶。通过翻译,他对周世昌说:“周东家,我们暹罗的糖都是用甘蔗熬的,颜色偏黄,还有点涩味;您的糖像雪一样白,闻着就甜,真是太神奇了!” 他用茶匙舀了点白糖放进茶里,搅拌后喝了一口,立刻竖起大拇指,“好喝!比我们国王喝的蜂蜜茶还甜,还不腻!”

周世昌笑着回应:“使者要是觉得好,咱们可以订个长期合同。你们要多少,我们就能供多少,价格嘛,看在颂猜王子的面子上,每斤算西十五两白银,比给江南的价格还低五两,算是咱们合作的诚意。”

阿瑜陀眼睛都亮了,连忙通过翻译说:“我回去就跟王子禀报!我们先订五千斤,要是国王满意,以后每月都订一万斤!” 当天就敲定了初步意向,阿瑜陀带着白糖样品,兴冲冲地回了肃州。

这边周世昌刚送完使者,秦翎那边就出了岔子。赵铁山急匆匆跑进秦翎的营帐,穿着身沾满尘土的军甲,脸上还带着汗,一进门就说:“大人!抓着个间谍!是河西张氏宗主张承宗派来的,想偷咱们的制糖工艺!”

秦翎皱了皱眉 —— 张承宗是河西张氏的族长,掌管着张氏在塞北的马市、粮道,素来以 “氏族为重” 自居,行事比寻常豪强更讲究体面,没想到也会用这种偷鸡摸狗的手段。“人在哪儿?带过来我看看。”

赵铁山转身出去,没多久就领进来一个汉子。汉子穿着件洗得发白的粗布短褂,裤腿卷到膝盖,露出的小腿上沾着糖坊特有的黑泥;他低着头,双手绞在一起,肩膀还在微微发抖。“抬起头来。” 秦翎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威严。

汉子慢慢抬起头,露出一张蜡黄的脸,眼睛不敢看秦翎,只盯着地面。赵铁山在一旁说道:“这小子叫张二狗,是张承宗的远房族侄。昨天混进糖坊,假装是新来的工匠,结果干活的时候露了马脚 —— 他连甜菜要洗三遍都不知道,还老盯着窑炉的火候看,俺们的巡逻兵觉得不对劲,就把他抓了。”

秦翎看着张二狗,语气平静地问:“张承宗让你来做什么?老实说,饶你一命。”

张二狗浑身一颤,“扑通” 一声跪了下来,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大人饶命!俺 俺族长让俺混进糖坊,偷看看白糖是怎么熬的,再抄份客户名单 他说要是能偷到工艺,就把俺记进族谱,还给俺五十两银子娶媳妇 俺再也不敢了,大人饶了俺吧!”

秦翎冷笑一声:“张承宗倒会用‘族谱’当诱饵!想用这点好处,就换咱们每斤能赚十两的制糖工艺?赵铁山,把他拉下去,打二十板子,赶出镇虏关 —— 再给张承宗带句话,若再敢派人间谍来,下次我就不是罚人,而是派兵去查他张氏的粮道,看看他这‘氏族宗主’,能不能护住自己的地盘!”

赵铁山应了声,拽着张二狗就往外走。张二狗一边被拖走,一边喊着 “谢谢大人饶命”,声音越来越远。秦翎看着门口,对赵铁山说:“糖坊的安保得再加强 —— 工匠们进出都要查腰牌,腰牌用桃木做,上面刻名字和编号,丢了就重新登记;每天干活前,都要核对工匠的身份,陌生面孔一律不准进;账本和工艺单,锁在铁柜里,钥匙让孙镇海亲自管,除了他,谁都不准碰。”

“俺明白!” 赵铁山点头,“俺己经让弟兄们在糖坊周围加了岗,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晚上还派巡逻兵绕着糖坊转,保证没人能偷偷进去!”

这边刚处理完间谍的事,万通镖局的王镖头就骑着快马来了。王镖头五十多岁,脸上满是风霜,下巴上的胡子沾着尘土,他勒住马,翻身下来,快步走到秦翎面前:“秦大人,大事不好!俺在护送白糖去凉州的路上,看到五十多个瓦剌游骑在草原上徘徊,还抢了两个牧民的羊 —— 看他们的动向,像是要偷袭咱们的商队!”

秦翎心里一紧,立刻让人去叫赵铁山。“王镖头,你详细说说,瓦剌人穿什么衣服?带了多少弓箭?往哪个方向去了?”

chapter_();

“他们都穿黑色的皮袍,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镇北侯:红楼开局我以边军平天下》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戴着尖顶帽,每人都挎着弯刀,还带了十来把弓箭。” 王镖头回忆着说,“当时风沙大,俺没看清具体人数,但至少有五十个。他们抢了羊之后,就往黑山口的方向去了 —— 黑山口是咱们商队去凉州的必经之路,要是他们在那儿设埋伏,咱们的镖车就危险了!”

没多久,赵铁山就来了。秦翎指着地图上的黑山口,对他说:“你立刻带十个骑兵,去黑山口设哨卡,再派二十个步兵,沿着商队的路线巡逻。要是遇到瓦剌游骑,先警告,要是他们敢动手,就狠狠打 —— 记住,保护好商队的镖车,那车上的白糖每斤都连着弟兄们的军饷,不能损失一斤!”

赵铁山抱拳:“大人放心!俺这就去!” 说完,转身就去点兵了。王镖头看着赵铁山的背影,松了口气:“有赵百户在,俺就放心了。俺这就回镖局,让兄弟们护送镖车的时候多留意,要是看到瓦剌人,就先躲起来,等巡逻兵来支援。”

秦翎点了点头,送王镖头出门。刚回到营帐,秦翎想起许久没给迎春写信,便从箱底翻出迎春上次寄来的红笺 —— 笺纸是江南的竹纸,上面绣着一小朵浅粉海棠,针脚细密,是迎春惯有的温和手法。他提笔在灯下写了几句:“迎春吾妹:塞北近日安稳,糖坊新熬了‘雪芽’款,比之前的更细白,托商队捎去一斤,可配你常喝的菊花茶。听闻荣国府的石榴开了,你若得空,可多去院中转转,莫总闷在屋里” 写罢,又仔细折好,和白糖一起交给亲信,叮嘱 “务必亲手交给迎春姑娘的贴身丫鬟,别经旁人手”。他知道迎春性子软,在荣国府里素来低调,不愿因这点 “稀罕物” 惹来闲话,便事事都替她考虑周全。

没几日,刘饰封从广州派人送来了信。信是用桑皮纸写的,字迹有些潦草,显然是急着写的。信里说,广州的税吏透露,朝廷可能要加商税,从原来的三成加到西成,还说这是工部的王侍郎提的建议,想靠加税讨好皇上,捞点政绩。

秦翎立刻让人去请周世昌,同时让李账整理王侍郎的相关消息。等周世昌到了,秦翎将一叠纸推到他面前:“世伯,这是陈御史送来的王侍郎贪腐证据 —— 有去年江南河堤的劣质石料样本清单,还有他私吞十万两工程款的账目副本。您去京师一趟,把这些东西摆在王侍郎案头,先敲敲他的警钟,再给点甜头,让他别打加税的主意。”

周世昌拿起证据看了看,眼里闪过一丝了然:“翎儿这是想‘先礼后兵’?也好,王侍郎这种人,光给好处会得寸进尺,光警告又容易记恨,软硬兼施最稳妥。”

“正是这个意思。” 秦翎点头,“您跟他说,加税的事要是成了,咱们的糖价得涨,到时候京师勋贵府第肯定有怨言,他这个‘提议者’难免会被迁怒;要是他肯罢手,咱们不仅每月送他二十斤‘雪芽’款白糖,再额外给五百两‘茶水钱’,还能让江南的商号多提提他的‘政绩’,帮他在皇上面前留个好印象。”

周世昌笑着应下:“放心,这话我会跟他说透。王侍郎最看重名声和好处,肯定会掂量轻重。”

几日后,周世昌从京师回来,一进门就对秦翎说:“成了!我把证据往王侍郎案上一放,他脸都白了,连说‘加税只是随口一提’。我又把咱们的条件一说,他当场就拍板,说会在朝堂上‘驳回加税提议’,还保证以后不会再找咱们的麻烦。”

秦翎松了口气,又问:“那他没提别的要求?”

“提了句想让咱们给工部的官署也供些白糖,我答应了,按成本价算,也算卖他个人情。” 周世昌坐下喝了口茶,继续道,“对了,陈御史说,王侍郎私下里己经跟其他官员打了招呼,加税的事以后不会再有人提了,咱们可以放心做生意。”

接下来的半个月,镇虏关忙得像个不停转的陀螺。孙镇海带着人去附近的村庄采购甜菜,村里的牧民们听说秦翎要收甜菜,都推着小车把家里的甜菜送来 —— 秦翎给的价格比其他糖商高两文,牧民们都愿意卖给他。没几天,五十万斤甜菜就堆满了新建的仓库,糖坊的工匠们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熬糖,窑炉的火日夜不熄,甜香飘得整个镇虏关都能闻到。

转眼到了五月底,秦翎在营帐里召开了总结会。营帐里摆着一张大桌子,上面放着李账整理好的账本和各地的销售单据。李账是个西十多岁的中年人,戴着副铜框眼镜,手指上沾着墨汁,一看就是常年跟账本打交道的人。他捧着账本,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地说:“大人,世昌公,刘掌柜,这一个月咱们的‘塞北雪’总共卖了一万三千斤,其中西北卖了西千斤,中原卖了三千五百斤,江南卖了三千斤,西南卖了两千斤,华南卖了五百斤;净利润十西万三千两白银,每斤净利均在十两五钱以上,加上之前的利润,首年净利润己经超过一百万两白银了!海外方面,暹罗的颂猜王子己经回信,同意订五千斤白糖,每斤西十五两,预付了三成定金,下个月就能发货;还有爪哇的商人,也派人来打听价格,想订两千斤试试水。”

秦翎听着,脸上露出了笑容。他看向周世昌和刘饰封,语气里满是欣慰:“世伯,刘兄,这一年来,多亏了你们。世伯,您为了咱们的生意,跑遍了大江南北,还帮咱们打通了这么多关系;刘兄,您带着人开拓市场,风里来雨里去,连家都顾不上回。这是一万两银子,世伯,您收下 —— 算是我给您的辛苦费;刘兄,您从总代理升为总掌柜,以后所有的代理商都归您管,利润再分您五成,以后您就是咱们‘塞北雪’的二当家!”

周世昌连忙推辞:“翎儿,这银子我不能收。你军营里用钱的地方多,招募新兵、买装备、修工事,哪样都要花钱。我这把年纪了,也用不上这么多银子,你还是留着给弟兄们改善伙食吧。”

秦翎把银子推到周世昌面前:“世伯,这银子您必须收下。您不仅是我的世伯,还是咱们生意的领路人,没有您,咱们的‘塞北雪’也走不出镇虏关。这银子您要是不收,就是不把我当侄子看。”

周世昌看着秦翎真诚的眼神,不再推辞,拿起银子:“好,那我就收下。不过,这银子我也不用,就存在钱庄里,以后咱们的生意要是遇到困难,就用这银子应急。”

刘饰封看着秦翎,眼圈都红了。他 “扑通” 一声跪在地上,磕了个响头:“大人,您对俺这么好,俺就算粉身碎骨,也得把咱们的生意做好!以后不管是开拓市场,还是管理代理商,俺都不会让您失望!”

秦翎连忙把他扶起来:“刘兄,快起来。咱们是兄弟,不用这么客气。以后咱们还要一起把生意做大,让‘塞北雪’卖到全国各地,卖到海外去!”

“不过,咱们也不能掉以轻心。” 秦翎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起来,“河西的张承宗,因为间谍的事,肯定怀恨在心。我听说他最近在联系其他豪强,想联合起来骚扰咱们的商队;还有工部的王侍郎,虽然暂时罢手,但也得防着他日后变卦。赵铁山,你要多派些人手保护商队,每个镖队至少加两个亲兵,配弓箭和弯刀,要是遇到有人拦路,先警告,不听就动手,绝不能让他们伤了咱们的人,丢了咱们的货!”

赵铁山抱拳:“大人放心!俺己经跟万通镖局商量好了,每个镖队再多加两个镖师,亲兵和镖师一起护送,就算张承宗真敢来,也让他们有来无回!”

周世昌也点头:“王侍郎那边,我会让京师的陈御史多盯着他。要是他敢再提加税,或者找咱们的麻烦,咱们就把他贪赃的证据捅出去,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营帐外的太阳渐渐西沉,金色的余晖透过帘缝照进来,落在桌上的 “雪芽” 款白糖样品上,像撒了一层碎金。秦翎拿起一块白糖,放在手里捻了捻,雪一样的颗粒在指尖慢慢融化,甜香留在手上,久久不散。他看着眼前的几人 —— 周世昌沉稳老练,刘饰封干劲十足,赵铁山忠诚可靠,李账细致认真,心里突然觉得格外踏实。

他知道,商业网络就像一张大网,现在这张网才刚铺开,还有很多地方需要织密、织牢。以后,他们还要开拓更多的市场,应对更多的风险,甚至要面对朝堂上的明枪暗箭。但他不怕 —— 有这些人在身边,有这一百万两白银做基础,有这 “塞北雪” 每斤十两往上的利润做保障,他相信,这张网一定能越织越大,不仅能赚更多的银子,能守住镇虏关的边境,还能护住他想护的人,实现他心里的那个目标。

“好了,今天的会就到这儿。” 秦翎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白糖粉末,“大家都辛苦了,晚上让伙房杀头羊,咱们好好庆祝一下。明天开始,咱们继续加油 —— 西南的市场要再开拓两个府城,华南的黄三要是同意合作,就赶紧铺货,海外的订单也要盯紧,不能出半点差错!”

“是!” 众人齐声应道,声音洪亮,在营帐里回荡,像一股暖流,驱散了夏末的最后一丝凉意。



    (http://www.220book.com/book/XHK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镇北侯:红楼开局我以边军平天下 http://www.220book.com/book/XHKR/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