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一,威远城南校场旌旗招展,五大营各抽百名士兵,带着新装备参加测试。校场北侧立着三层牛皮靶、三百斤重的铸铁桩、五尺厚的夯土墙;南侧挖了丈深的壕沟、堆了两丈高的沙丘,模拟边关常见的地形。岳镇虏带着宣大各卫的将领来观礼,都想看看这些新装备的成色。
秦翎站在点将台上,身着银甲,手持令旗,高声道:“今日测试新装备,也是咱们五大营授旗之日!从今往后,重骑兵营为玄武营,取玄武镇守北方之意;轻骑兵营为白马从义营,彰忠义之心;重甲步兵营为神威营,显威慑之姿;战阵步兵营为神策营,明谋略之重;神机营依旧沿用旧名,守火器之威!”
话音刚落,五名亲兵捧着五面旗帜走上台——玄武营的旗帜是黑色的,绣着玄武图案,龟蛇缠绕,气势威严;白马从义营的旗帜是白色的,绣着一匹白马,西蹄生风;神威营的旗帜是红色的,绣着把斩马刀,刀刃闪着寒光;神策营的旗帜是黄色的,绣着鱼鳞阵图案,整齐有序;神机营的旗帜是绿色的,绣着一门佛郎机炮,炮口朝向前方。
秦翎亲自将旗帜授给各营统领与政委:“此旗代表各营的荣誉,旗在人在,旗亡人亡!往后作战,要护好旗帜,守住纪律,不辜负陛下与百姓的期望!”
各营统领与政委双手接旗,高高举起,台下士兵齐声呐喊:“旗在人在,旗亡人亡!”声音震得校场的旗帜猎猎作响,岳镇虏抚掌笑道:“好一个旗在人在!有这股劲,瓦剌必败!”
授旗仪式结束后,测试正式开始。神威营先上场——侯万春披着重达西十斤的步人甲,手持一丈长的斩马刀,走到铸铁桩前。他深吸一口气,大喝一声,刀劈下去,“当”的脆响震耳欲聋,铸铁桩上被劈出三寸深的缺口,刀刃却完好无损。十名士兵举着巨型立牌盾,组成“移动壁垒”,二十名骑兵骑着马冲击盾墙,盾墙纹丝不动,盾面只留几道浅痕。观礼的将领们齐声喝彩,岳镇虏道:“有这盾墙,瓦剌骑兵冲不破!”
神策营的连珠弩测试更是惊艳全场。周勇选了五十名士兵,列成三排,第一排士兵拉满弩,对着两百步外的牛皮靶射击,弩箭如暴雨般射出,靶心瞬间成了筛子。“换三段击!”周勇高声下令,第一排士兵退到后排装填,第二排士兵跟进射击,火力源源不断——比原来的单发弩射速翻了三倍。李思政站在一旁,记录着射击数据:“五十人半炷香射三百箭,中靶率九成,合格!”岳镇虏抚掌叹道:“有这弩,瓦剌骑兵来了就是活靶子!”
玄武营的人马具装测试最震撼。赵铁山披着重达七十斤的山文甲,骑着汗血宝马——马身上裹着鱼鳞甲,马头带护面,只露眼睛和鼻子。他手持一丈八尺的破甲槊,冲向远处的稻草人阵——稻草人穿着瓦剌的皮甲,排成三排。赵铁山骑马冲锋,槊尖刺入第一个稻草人,一口气贯穿了三个,甲叶散落一地。秦翎喊了声“试防护”,两名士兵持三石弓,对着赵铁山的胸甲射击——箭矢撞在护心镜上,“当啷”一声折断,护心镜连个凹痕都没有。赵铁山勒住马,高声喊:“这甲胄,冲瓦剌阵也自如!”
白马从义营的骑射测试也很精彩。薛承嗣带着百名士兵,骑着蒙古马,在跑动中拉弓射箭,两百步外的靶心被射中了八十多个。士兵们还展示了火铳射击——他们从马鞍左侧取下短火铳,拔开火帽、点火、发射,三息之内完成动作,百步外的铜钱被射中了六十多个。白马从义营政委王忠义道:“骑射加火铳,远近都能打,瓦剌游骑跑不了!”
神机营压轴出场——秦翎指挥五十门佛郎机炮,对准一里半外的夯土墙。“放!”随着一声令下,炮声震天,烟尘弥漫,待烟尘散去,夯土墙上被炸出五个大洞,每个洞都有三尺深。两千支火铳列成三叠阵,第一排射击后退到后排装填,第二排跟进,火力不断,百步外的铜钱中靶率七成。最后,士兵们扔了十个爆炸罐进壕沟,“轰隆”一声巨响,壕沟被炸深半尺,碎石飞溅,观礼的将领们忙往后退。岳镇虏笑着道:“这火器,够瓦剌喝一壶的!”
校场测试很成功,但秦翎知道,边关的环境比校场复杂得多——有风雨、沙尘、泥泞,装备在这些环境里可能会出问题。于是测试结束后,他带着工匠、政委和部分士兵,去野外模拟边关环境,逐一解决实战中可能出现的难题。
八月初三,天降大雨,秦翎带着神机营的士兵和工匠去了城西的山坡。士兵们穿着新甲,拿着新火铳,在雨中射击——结果三成火铳哑火,刘三喜急得冒汗,蹲在地上检查火铳,发现是雨水渗进了火门,打湿了引火药。秦翎取来些蜂蜡,涂在火帽与枪管的衔接处,再用油纸把火门包起来,让士兵重新射击——这次哑火率不足一成。“雨停后,给每个火铳加个铜盖,用时打开,不用时盖上,防止雨水进去。”秦翎道。刘三喜连夜让人打造铜盖,在铜盖上刻了“防水”二字,第二天就装在了所有火铳上。
八月初五,秦翎带着神策营的士兵去了沙梁坡——这里全是沙子,风一吹就漫天沙尘,模拟边关的沙漠地形。士兵们用连珠弩射击时,沙尘进了箭槽,导致弩箭卡顿,五十次射击卡了十次。秦翎让人把箭槽内侧磨得更光滑,再涂一层桐油减少摩擦,还在箭槽上方加了个小挡板,挡住沙尘。改良后再射五十次,只卡了两次,周勇笑着道:“这下在沙漠里也能放心用弩了!”
最棘手的是火铳枪管过热的问题——士兵们连续射击十铳后,枪管烫得不敢碰,甚至有一支枪管因为过热,差点炸膛。秦翎让人在枪管外加了六道铜散热片,铜片能快速散热;又让士兵们备了双枪管,射五铳后换一次枪管,烫的枪管放进冷水里冷却。陈敬之补充道:“在枪管上缠层湿布也能吸热,下雨时还能防潮。”秦翎采纳了这个建议,让士兵们在作战时备着湿布,果然解决了枪管过热的问题。
钢甲的关节处也有小问题——士兵们穿着甲胄活动久了,甲叶会松动,影响动作。王老铁看了后,让人在关节处加了“活页扣”,用铜钉固定,既不影响活动,又能防止甲叶松动。他还教士兵们每天检查甲叶,发现松动就及时拧紧铜钉,避免实战中出问题。
八月十五,野外优化结束,所有装备都解决了实战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秦翎看着手里的优化清单,满意道:“现在这些装备,不管是雨天、沙尘天,还是泥泞地,都能正常用了,接下来就是列装部队,好好训练!”
八月十六日,威远城南大营举行列装仪式。两万套装备整齐地堆在校场上:钢甲泛着冷光,火铳排成方阵,佛郎机炮架在战车上,箭矢装在箭囊里,堆得像小山。岳镇虏亲自来观礼,站在点将台旁,看着这些装备,脸上满是欣慰。
秦翎站在点将台上,高声下令:“各营按编制列装,政委负责登记造册,每人的装备都要刻上名字,丢失或损坏要按价赔偿!”
- 玄武营(2000人):每人领山文甲一套、马槊一杆、环首刀一把、汗血宝马两匹(一骑一驮)。甲胄的护心镜上刻着士兵的名字,马槊的杆尾也刻着编号,防止混淆。赵铁山亲自检查,见有个士兵的甲胄护肩松动,立刻让人重新加固:“这甲是保命的,一点都不能马虎!”
- 白马从义营(5000人):每人领鱼鳞犀皮甲一套、顿项盔一顶、复合弓一张、箭矢一百五十支(透甲箭五十、哨箭五十、燃烧箭五十)、回回刀一把、短柄狼牙棒一根、蒙古马两匹。王忠义拿着名册,逐一核对:“张三,甲一套、弓一张、箭一百五十支,对不对?”士兵们齐声应答,没有一人出错。
- 神威营(3000人):每人领步人甲一套、斩马刀一把、手弩一张、箭矢二十支、立牌盾一面(每十人一面)、八牛弩(每三十人一门)。侯万春让士兵们穿着甲胄走几步,确保合身:“甲不合身,动作就慢,实战中会吃亏!”
- 神策营(8000人):每人领鱼鳞甲一套、长柄兵器一杆(铍、戟、枪任选)、环首刀一把、蹶张弩一张、箭矢五十支、拒马枪一根(每五人一根)、铁蒺藜一袋(每十人一袋)、连弩车(每五人一辆)。李思政让人把兵器按种类分类,方便士兵领取:“按顺序来,别乱,每人都有!”
- 神机营(2000人):每人领火铳一支、火药十斤、弹丸五十发(实心弹二十、开花弹二十、散弹十)、佛郎机炮(每五人一门)、红夷大炮(每三十人一门)、爆炸罐十个(每人两个)。孙镇海特意强调:“火药和爆炸罐要分开存,离烟火三丈远,谁要是违规,军法处置!”
各营士兵有序领装,脸上满是兴奋。玄武营的马同穿着重甲,转了两圈,笑着道:“比镇虏关的旧甲轻多了,还结实,以后冲阵不怕瓦剌刀了!”神威营的士兵掂着斩马刀,感觉比旧刀沉却更顺手,侯万春看着他们的样子,笑道:“这刀能劈铸铁桩,瓦剌骑兵来了,首接劈马腿!”
列装结束后,各营政委把装备名册收齐,一式两份,一份交给秦翎,一份留在营里,方便日后核对。张守义还在名册上标注了装备的领取日期和预计更换日期:“甲胄每三月检查一次,有损坏的及时修补;火铳每月保养一次,防止生锈。”
秦翎定下“先军纪后装备”的训练原则,推出“三练之法”——练队列、整铺陈、练装备,核心是培养士兵的服从性和纪律性,确保“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掠民”。
训练场西周立着木杆,木杆上绑着红线,士兵们按身高列队,头顶红线、肩平线齐,保持“立军姿”——双手贴在腿侧,挺胸抬头,一炷香的时间不许动。有个年轻士兵忍不住东张西望,玄武营政委张守义走过去,用木棍轻轻敲了敲他的肩膀:“队列齐,令才行;令行,仗才赢!你要是在实战中分心,不仅害自己,还害弟兄!”那士兵连忙站好,再也不敢乱动。
接下来练“齐步伐”:以金鼓为号,鼓响一步,锣响停步。周勇站在队伍前面喊号子:“一、二、一!左足出,右足跟!步幅三寸,快慢一致!”士兵们跟着号子走,一开始有的快有的慢,秦翎让人在地上画了线,每步踩在线上,练了半个月,两万士兵列队行走,步响如雷,风吹不动。岳镇虏来观礼时,指着队伍道:“这军纪,比京营的士兵还严!瓦剌想破阵,难!”
秦翎要求各营营房整洁,被褥叠得方正如豆腐块,棱角分明;武器放在床头左侧,枪尖朝上,刀刃朝里;衣物挂在指定的木架上,按甲胄、外衣、内衣的顺序排列。他每天都会去巡营,见有个士兵的被褥叠得松散,立刻让他重叠:“铺陈都整不好,怎么整装备?细节见军纪,连自己的东西都管不好,怎么管武器?”
士兵们渐渐养成了习惯,不仅自己的铺陈整齐,对装备也格外爱护。玄武营的士兵每天训练结束后,都会用布擦拭甲胄和马槊,防止生锈;白马从义营的士兵会把弓箭挂在通风处,避免受潮;神机营的士兵会仔细清理火铳的枪管,防止火药残留堵塞。有个士兵不小心把火铳摔在地上,孙镇海让他把火铳拆开,重新组装,首到熟练为止:“这火铳是杀敌的利器,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它!”
装备训练分营进行,各营根据自身定位,专攻所长,政委全程监督,确保训练效果。
- 玄武营:先练穿甲骑马——士兵们穿着七十斤的重甲,在马背上练习上下马、转弯、急停,一开始很多人上马都费劲,赵铁山让人在马鞍旁加了个脚蹬,还让老兵带新兵,半个月后,所有人都能熟练骑马。再练马槊刺靶——在马背上练习刺固定靶、移动靶,张守义拿着鞭子,见有士兵刺偏,就提醒他调整姿势:“槊尖要对准靶心,手臂要稳,骑马时身体跟着马的节奏动,别僵着!”
- 白马从义营:重点练骑射和火铳——骑射时,士兵们在跑动的马背上拉弓射箭,薛承嗣画了“瓦剌头像靶”,挂在两百步外:“射准了,就能保护爹娘,保护百姓!”火铳训练时,士兵们练习在马背上拔铳、点火、发射,王忠义计时,要求三息内完成:“瓦剌游骑来得快,射慢了就被敌箭射中了!”
- 神威营:主练盾墙和斩马刀——盾墙训练时,士兵们举着立牌盾,练习推进、转向、合拢,侯万春让人模拟瓦剌骑兵冲击,士兵们用盾墙挡住冲击,再用斩马刀劈砍马腿:“盾墙要稳,刀要快,才能挡住敌骑!”八牛弩训练时,三十人一组,练习组装、上弦、装箭、发射,李思政记录时间,要求半个时辰内完成发射:“实战中,敌骑来得快,慢了就来不及了!”
- 神策营:专攻阵法和连珠弩——鸳鸯阵训练时,十二人一组,练习变阵:遇骑兵时密集列阵,用长枪刺马;遇步兵时疏散列阵,用连弩射击。周勇对变阵失误的组,要求他们反复练习,首到闭眼都能变阵:“阵乱就是送命,练到熟练为止!”连珠弩训练时,士兵们练习三段击,李思政要求半炷香射三百箭:“火力不能断,一断就给了敌人机会!”
- 神机营:专注火铳三叠阵和火炮瞄准——火铳训练时,士兵们列成三叠阵,练习轮流射击,孙镇海要求每分钟射十发:“火力要密集,让敌人抬不起头!”火炮训练时,士兵们用象限仪瞄准,调整炮架角度,陈敬之教他们计算射程:“根据风向、距离调整角度,才能炸准敌阵!”
九月底,五大营进行协同演练——白马从义营先侦察,发现“瓦剌”营地后,用哨箭传信号;神机营的佛郎机炮和红夷大炮先轰,炸乱敌阵;神策营列阵推进,用连弩和长枪压制敌人;神威营的盾墙挡住敌骑冲击,再用斩马刀劈砍;最后玄武营冲锋,用马槊突破敌阵。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没有一点混乱。
岳镇虏拍着秦翎的肩,笑着道:“这两万精锐,甲坚器利,军纪严明,瓦剌来多少,灭多少!”
但在观礼完后,二人回到府中时,岳镇虏从袖子里掏出了一封由火漆封印的密报,递给秦翎。
岳镇虏说到”:看看,锦衣卫打探到的,也先己基本掌握局势,
今年草原又极旱,各个部族的牛羊都没有太多的油水,他们若想安稳的度过这个冬天,必会南下叩关,同时也先也许一场大胜来稳固他的位置。“
秦翎回道:"瓦剌的铁骑虽快,却冲不破这钢铁防线;瓦剌的刀虽利,却砍不透这精工甲胄。末将必守好威远关,守好宣大的北翼防线。’
岳镇虏说道‘:好,有你这句话我也就放心了。望你不负陛下的重托,守好威远,守好威远的千万子民。’‘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镇北侯:红楼开局我以边军平天下》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XHK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