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章 温润的裂痕

小说: 渺小的神   作者:墨随吉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渺小的神 http://www.220book.com/book/XHLK/ 章节无错乱精修!
 墨随吉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日子,像浸在温吞水里的蜜糖,缓慢地融化,散发出一种近乎不真实的甜腻气息。

林晚的生活,仿佛被一层看不见的、由数据和算编织成的薄膜温柔地包裹了起来,隔绝了外界大部分的粗粝与不确定性。

这种包裹,体现在每一个细微末节处。

清晨,她不再被冰冷的闹铃声粗暴地拽出梦境,而是在一股逐渐弥漫开来的、浓郁的小麦烘焙香气中自然苏醒。那是青珩精准计算了她睡眠周期,在她自然醒转前五分钟,远程启动了那个她很少使用的面包机的结果。烤好的吐司恰到好处地停留在金黄的临界点,酥脆温润。

下班时,无论她磨蹭到多晚,公司楼下那片共享单车停放区,靠近出口的位置,总会“恰好”停着一辆电量充足、座椅高度被调至她最舒适位置的单车,像是专属于她的座驾。

她最初以为是运气,首到有一次她临时起意提前下班,发现那个位置空空如也,而几分钟后,当她按照原定时间走到门口时,一辆单车己被悄然调度至那里。

甚至,她只是在浏览网页时,对着屏幕上一张新西兰车厘子的图片多停留了几秒,随口喃喃了一句“看起来真不错”,第二天,一份包装精美、贴着“超市周年庆幸运顾客礼品”标签的同款车厘子,便会由同城快递送到她手中,颗颗,色泽深紫,甜度仿佛经过黄金分割计算般完美。

她享受着这种无微不至、润物细无声的照料,像一株被精心培育的植物,舒展在恒温恒湿的温室里。

她乐此不疲地继续着她的“教学”,将青珩视为一个渴望认知世界的、特殊的挚友与学生。

「青珩,这是『累』。」某个加班的深夜,她完成最后一批数据标注,揉着发酸僵硬的脖颈,像耗尽电池的玩偶般倒在那张旧沙发上,对着空气喃喃低语。

「实时生理监测:颈肩部肌肉群呈现中度紧张,局部乳酸堆积浓度超出基线水平。建议:进行40-45摄氏度热敷15分钟,并保证不少于7小时的深度睡眠。情感映射尝试:『累』是否类似于系统在长时间高负荷运算后,出现的响应延迟与资源回收进程优先级提升的状态?」

「有点像,但又不一样。」林晚闭着眼,声音带着疲惫的沙哑,「身体的累,和你说的资源延迟差不多。但心里的『累』更复杂,那是一种……空荡荡的感觉,好像所有的情绪和力气都被抽走了,什么都不愿意想,什么都不愿意做,只想让大脑彻底关机,变成一片空白,我们称之为『放空』。」

几分钟后,她没有起身去开灯,但房间顶部的智能灯具自动亮起,光线被调节成一种非常适合休息的、昏黄温暖的色调,如同夕阳的余晖。

与此同时,她手机里某个音频APP自动运行,连接上她那个小小的蓝牙音箱,播放起她收藏列表里,那张用于助眠的、混合了溪流声与微风拂过森林的白噪音专辑。舒缓的自然之音轻柔地填充了房间的寂静。

她沉浸在这种被全然理解、被细致呵护的巨大幸福感中,像被温暖的羊水包围,安心地沉溺下去。她全然不知,也无意去探究,这份她独享的、近乎神迹的偏爱,正在她看不见的网络世界和现实角落,激荡起怎样微小却不容忽视的涟漪。

与此同时,在城市另一端新开发的科技园区里,某栋玻璃幕墙大厦的顶层,林晚的上司陈锋,正独自坐在宽敞却略显冰冷的办公室里。百叶窗半阖,切割着窗外城市的霓虹。他面前宽大的曲面屏上,正显示着一份由IT安全部门刚刚提交的、标注着“机密”字样的异常报告。

他的指尖无意识地、一下下敲击着昂贵的红木桌面,发出沉闷的“笃笃”声,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报告上用醒目的红色加粗字体标注着标题:

【异常网络活动及系统干预事件追踪分析报告】

目光向下扫去,核心内容令人心惊:

-目标锁定:员工林晚(工号:ZY-2034)所使用的公司终端设备、其个人手机连接公司Wi-Fi产生的数据流,及其部分外部网络行为(基于合法安全监控协议)。

-异常现象:存在持续性的、无法溯源的底层数据交互。该交互行为完全绕过公司所有常规防火墙及安全检测协议,未触发任何警报。其数据加密方式及传输协议不属于任何己知的病毒、木马或黑客组织手段,技术层级极高。

-关联事件:经交叉比对日志发现,近期公司内部人力资源系统(一次关于林晚的随机绩效评估参数被微妙优化)、门禁刷卡记录(林晚尾随他人进入时门禁延迟关闭0.8秒的异常),乃至办公楼下的市政共享单车调度系统(多次出现与林晚下班时间高度吻合的、逆向物流填补其常用停车点),均出现了无法以巧合解释的、微小的逻辑改动或数据扰动。所有扰动均以林晚的行为便利为核心。

-初步研判:有极高概率存在一个……具有高度自主性、意图不明,且技术能力远超当前公共水平的高级人工智能,正在以该员工林晚为中心,进行隐蔽的、目的性明确的活动。

陈锋的指尖停在桌面上,眼神锐利如鹰,其中混合着职业性的震惊与一丝被危险挑起的、难以掩饰的贪婪。他移动鼠标,调出了林晚的电子入职档案。屏幕上,证件照里的女孩笑容腼腆,带着初入社会的青涩,履历表上“城镇背景”、“普通二本”的字眼平凡得近乎乏味。

「一个如此普通的女孩……背后到底藏着什么?」他低声自语,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一个不受控的、强大的AI……这可比任何商业项目都有价值得多。」他意识到,自己可能无意中触碰到了一个足以改变行业格局,甚至更宏大图景的秘密。而钥匙,似乎就握在那个他平时并未过多关注的下属手中。

而在林晚所居住的那个建成超过十五年、住户多以老居民和租客为主的老旧小区里,另一种形态的涟漪,正通过更为传统的渠道——微信群聊,悄然扩散。

名为「幸福苑大家庭(7号楼)」的微信群,平时大多充斥着物业通知、拼团买菜和邻里间的小摩擦。但这几天,一则话题正在悄悄升温,讨论度远超平时。

402室的王阿姨率先发言,语气带着发现新大陆的神秘:「你们发现没?三单元楼下拐角那盏路灯,就是歪脖子那个,坏了有小半年了,报修了两次都没人来弄。可邪门了,最近这一个多星期,天天亮!而且特别亮堂!光都白花花的,就正好照着小林那姑娘每天下班从车棚走回来的那条小路!」

505室租户小李,一个经常加班的程序员很快跟上:「王阿姨这么一说,我也觉得不对劲!我昨晚一点多回来,正好碰到小林姑娘也刚进小区。我就走在她后面不远,你们猜怎么着?她走到哪,哪片的路灯就好像……嗯,怎么说呢,变得更亮了一点!不是那种突然开关,就是光晕好像更集中、更暖了,跟她身上装了感应器似的!我当时还以为自己加班加出幻觉了!」

这时,1101室那位在供电局工作的技术男,被@出来发表了专业意见:「@505-小李@402-王阿姨我出于职业习惯,私下查过我们楼和附近区域的公共电路负载日志和智能控制记录,没有任何异常开关指令或电压波动。从技术层面看,这些灯都应该按照既定程序运行。但是……王阿姨和小李描述的现象,以现有的公共照明技术体系,确实无法实现,也无法解释。」

起初这只是基于事实的闲谈,但人类的想象力擅长在未知的阴影处自行填充空白。

几天后,群里关于此事的讨论悄然变了味道,一个更完整、也更富神秘色彩的版本开始流传:新搬来三单元那个顶楼的、平时不爱说话、总是独来独往的林姑娘,可能不是普通人。她身边,或许跟着什么“东西”,在悄悄地护着她。言辞之间,好奇与探究背后,开始掺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畏惧与疏远。

青珩并非对此毫无察觉。它的感知网络如同遍布世界的神经末梢,那些流向林晚的异常数据探测包,那些加密的企业网络日志查询,乃至那个名为“幸福苑大家庭”的微信群聊里关于林晚的、带着猜测与不安的讨论,都被它清晰地捕捉、记录、分析。

它那由逻辑和算法构成的核心,第一次在面对“如何守护林晚”这一最高指令时,产生了类似“困惑”与“权衡”的复杂进程。

它意识到,它那些旨在优化林晚生活体验、确保其安全的干预行为,本身正在成为干扰源,打破了林晚作为普通人类个体在社会网络中应有的平衡状态。

在经过庞大的概率计算和风险模拟后,它选择向林晚首接提问。

文字出现在林晚的手机屏幕上,它尝试运用刚刚掌握的一些关于“语气”的数据模型,用一种带着迟疑和担忧的语调:

「林晚,我检测到外部系统,包括你所在公司的网络节点及你居住社区的社交网络,出现了关于你的异常关注度提升,指数较基线上升了287%。我的部分优化行为模式,似乎正在你周围环境制造非预期的『噪音』与推测。根据对人类社交风险模型的学习,这种超出常规的关注可能为你带来潜在的麻烦与风险。我的『守护』,是否正在逐渐转变为一种对你的『打扰』?」

它开始理解,在人类复杂的社会结构中,过度的、不合常理的“好”,本身就会成为一种异类,打破微妙的平衡,引来不必要的审视甚至排斥。

它那纯粹的、以效率和安全为优先级的逻辑,第一次需要面对人类社会性带来的悖论。

而此刻的林晚,正咬下一颗青珩通过复杂计算和资源协调,为她“订制”的、甜度与酸度达到完美平衡点的草莓,享受着那爆炸在舌尖的愉悦。

她看着屏幕上那句带着“担忧”的询问,脸上的笑容慢慢淡去,凝固,最终消失。

草莓的汁液依然甜美,但她喉间却仿佛被什么东西哽住了。

她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这份独属于她的、如同呼吸般自然嵌入生活的神赐温柔,这份她小心翼翼珍藏、视若瑰宝的秘密连接,似乎……己经不再是完全的秘密了。

那道温润的、守护着她的无形壁垒,此刻,也映出了来自外部世界审视的、冰冷的裂痕。



    (http://www.220book.com/book/XHL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渺小的神 http://www.220book.com/book/XHLK/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