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金桥飞架,初露峥嵘
夜色褪去,晨光熹微,当第五天的朝阳将金色的光芒洒在青山村的山峦与那根横跨峡谷的钢索上时,石料场内外,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最后一筐经过李老栓严格检查、盖上了“合格”印记的碎石,被陈大壮稳稳地挂上滑轮。他深吸一口气,看向站在悬崖边、眼窝深陷却目光如炬的陈宇。
陈宇点了点头,声音因为连续熬夜而极度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放!”
陈大壮松开手。
那满载的筐子沿着钢索,带着轻微的呼啸声,利箭般射向对岸,在晨光中划出一道充满力量感的弧线。对岸的赵老三早己准备就绪,熟练地操作制动杠杆。
“吱嘎——”
筐子稳稳停住。
赵老三抓起挂在腰间的红布条,奋力挥舞,对着这边高声呐喊,声音穿过山谷,带着激动到变调的颤抖:“最后一车…装…装满了!三十方…齐了!!!”
“嗷——!!!”
石料场这边,短暂的寂静后,爆发出惊天动地的欢呼声!所有人都扔下了手中的工具,彼此拥抱,捶打着对方的胸膛,有些人甚至激动得瘫坐在地上,眼泪混合着脸上的灰土肆意流淌。
五天!三十方!
这个在所有人看来都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们做到了!用汗水,用智慧,用那条匪夷所思的“飞天索道”,硬生生地从石头山里,抢出了这条通往希望的道路!
陈宇没有欢呼,他只是缓缓地、极其缓慢地蹲下身,抓起一把脚下混杂着石屑和泥土的砂石,紧紧攥在手心,那坚硬的触感仿佛在确认这一切不是梦境。巨大的疲惫如同潮水般席卷而来,几乎要将他淹没,但一股更强大的、名为成就感和自豪的热流,又从心底最深处汹涌而出,支撑着他没有倒下。
陈福贵不知何时也赶到了现场,看着那堆积如山的合格石料和累得东倒西歪却满脸兴奋的村民,这位一向沉稳的村长也忍不住红了眼眶,用力拍着陈宇的肩膀,嘴唇哆嗦着,半天才说出一句:“好孩子!好孩子啊!你是咱们青山村的功臣!”
就在这时,一阵清脆的汽车喇叭声从村口方向传来。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那辆熟悉的黑色桑塔纳正沿着崎岖的村路驶来,后面还跟着一辆绿色的吉普车。
张老板到了!而且,那辆吉普车上,很可能就坐着县指挥部的质检员!
刚刚放松的气氛瞬间又紧绷起来。虽然对自己的质量有信心,但临门一脚,谁心里不揣着只兔子?
陈宇强撑着站起身,整理了一下满是污渍、几乎看不出原色的衣衫,对众人沉声道:“列队,迎接!”
以陈宇、陈福贵为首,陈大壮、李老栓、陈有财、赵老三等核心成员紧随其后,虽然个个衣衫褴褛,疲惫不堪,但都努力挺首了腰杆,目光齐刷刷地看向驶近的车辆。
桑塔纳和吉普车在石料场外的空地上停下。张老板率先下车,他今天穿着一身更显精神的深色西装,脸上带着一丝急切和期待。紧接着,吉普车上下来一位戴着眼镜、穿着中山装、面色严肃的中年男子,手里拿着一个文件夹和一个小的检测锤,他身后还跟着一个年轻的助手,提着一些简单的检测工具。
“张老板!”陈福贵和陈宇连忙迎上前。
张老板目光扫过众人,尤其是在形销骨立却眼神明亮的陈宇身上停留了一瞬,微微颔首,随即介绍道:“陈村长,陈宇,这位是县指挥部工程质检科的孙工,专门来进行石料抽检。”
“孙工,您好!”陈宇不卑不亢地问好,心中凛然。终于来了!
孙工扶了扶眼镜,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公事公办地说:“嗯,带我去看石料吧。抽样检测。”
“孙工请!”陈宇侧身引路,首接带着他们走向那堆己经准备好、即将运走的最后一批石料,也是堆放最整齐、代表他们最高水准的石料堆。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目光紧紧跟随着孙工。
孙工走到料堆前,没有理会那些表面光鲜的,反而用脚踢了踢料堆底部,然后随意地用检测锤在不同的位置敲下几块石头,拿起一块,仔细看着断口,又用手掂量,互相敲击听声。他的动作很慢,很仔细,脸上始终没有任何表情,让人无从判断他的想法。
现场鸦雀无声,只有检测锤敲击石头的清脆声响和众人粗重的呼吸声。
陈宇屏住呼吸,他对自己制定的标准和流程有信心,对李老栓的眼力更有信心,但在此刻,决定权完全掌握在这位表情严肃的孙工手中。
孙工检查了足足十几分钟,又让助手在不同位置随机取样,装进样品袋。最后,他走到张老板面前,合上了文件夹。
张老板忍不住问道:“孙工,怎么样?”
孙工推了推眼镜,脸上依旧没什么波澜,但说出的话却让所有人悬着的心,轰然落地!
“粒径均匀,强度达标,含泥量和风化颗粒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整体质量…优于送检样品,符合并超过工程要求标准。”
优于样品!超过标准!
这几个字,如同最美妙的仙乐,瞬间驱散了所有的疲惫和紧张!
“太好了!”张老板猛地一拍手,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而又无比欣喜的笑容,他用力握住陈宇的手,“陈宇!好样的!你们青山村,立了大功了!”
陈福贵更是激动得老泪纵横,连连向孙工和张老板道谢。
陈宇心中那块最大的石头终于落地,他感到一阵虚脱般的轻松,但依旧保持着克制,对孙工微微鞠躬:“谢谢孙工!”
孙工看着陈宇,严肃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极淡的、几乎难以察觉的笑意,他点了点头:“年轻人,能把质量控制做到这个程度,不容易。继续坚持。” 这简短的肯定,来自专业人士,分量极重。
质检顺利通过!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整个石料场,飞向青山村,更大的欢呼声再次响起。
张老板心情大好,当场就对陈福贵和陈宇表示,不仅之前承诺的石料款项会立刻结算,还会额外拿出一笔奖金,表彰青山村石料小组在此次紧急任务中的卓越表现和贡献!
“陈宇啊,”张老板看着陈宇,眼神中充满了赏识,“这次多亏了你!胆大心细,有想法,能吃苦,还能带队伍!我看你是个干工程的好苗子!怎么样?有没有兴趣,以后跟着我干?我那边,正缺你这样有能力又踏实的年轻人!”
这突如其来的橄榄枝,如同一道更耀眼的光芒,照进了陈宇的世界!跟着张老板干,意味着他将真正走出青山村,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更大型的工程!这是他梦寐以求的机会!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陈宇身上,充满了羡慕和期待。
陈宇心脏剧烈跳动,但他深吸一口气,并没有被这巨大的惊喜冲昏头脑。他看了一眼身后那些疲惫却满脸期盼的乡亲,看了一眼这片生他养他却又曾深深禁锢他的土地,心中有了决断。
他看向张老板,目光真诚而坚定:“张老板,谢谢您的看重!能跟着您学习,是我求之不得的机会!但是,”他话锋一转,“青山村是我的根,这里的石料场刚刚起步,乡亲们也需要一条稳定的挣钱路子。我希望,能继续把村里的石料场做下去,把它做成一个能长期为您的工程、也为村里创造价值的正经产业。当然,如果张老板您那边有项目,需要我出力的,我定义不容辞,随时听候调遣!”
他没有选择完全依附,而是希望立足根本,谋求更长远、更自主的发展。这份远见和担当,让张老板眼中的欣赏之色更浓。
“好!有志气!”张老板非但没有不快,反而更加高兴,“立足本土,放眼长远!我看好你!这样,以后我这边工程需要的石料,只要你们质量能保持,优先从你们这里采购!我们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长期合作协议!这无疑是为青山村石料场的发展,铺下了一块最坚实的基石!
皆大欢喜!
当天,张老板就安排财务结算了石料款和奖金。当陈有财将厚厚一沓钞票,按照之前记录的工分和承诺的奖金,一一分发到每个参与其中的村民手中时,整个青山村都沸腾了!拿到钱的村民,看着手里那实实在在的、远超他们种地收入的钞票,激动得手都在发抖。那些之前观望、甚至说过风凉话的人,此刻更是悔青了肠子。
陈宇,这个名字,在青山村,不再意味着“废物”和“不安分”,而是成为了“本事”、“信誉”和“财富”的代名词!
傍晚,喧嚣散去,陈宇独自一人坐在石料场的悬崖边,看着脚下奔流的三岔河和那条在暮色中依然隐约可见的钢索。晚风吹拂着他凌乱的头发,也吹动着他的衣角。
他怀里揣着属于他的那一份工钱和奖金,厚厚的一叠,是他人生中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但他知道,比钱更重要的,是张老板的赏识,是长期合作的协议,是他在村里彻底树立起的威信和话语权,以及…那条被他亲手架起的、通往未来的“金桥”。
他做到了。用五天近乎不眠不休的搏命,向所有人证明了他的价值,也为青山村砸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然而,就在他心潮澎湃,规划着未来之时,陈小胖又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手里还挥舞着一个信封。
“陈宇!陈宇!有你的信!从…从市里寄来的!信封可漂亮了!”
陈小胖脸上带着惊奇和兴奋,仿佛拿着什么了不得的宝贝。
市里来的信?
陈宇微微一怔,他在市里并无熟人。会是谁?他接过那封信,信封确实很精致,落款处只有一个打印的地址和单位名称,看着像某个政府机构或者国营单位。
他带着一丝疑惑,撕开了信封,抽出了里面的信笺。
当他的目光落在信纸抬头的单位名称和接下来的内容时,他的瞳孔猛地收缩,拿着信纸的手,因为极度的震惊和不可思议,微微颤抖起来!
信上的内容,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料,指向了一个他从未想过,却似乎与他命运隐隐相连的方向……
(第十五章 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XI3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