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邕的手指在案几上轻轻叩着,青铜灯盏里的油花明明灭灭,映得他脸上的纹路忽深忽浅。堂下的争论声渐渐低了下去,崔谌站在左侧,袍角还沾着城墙上的尘土;李嵩捏着山羊胡,满脸不忿;周衍则不停地用袖子擦着额角的汗。
“够了。”王邕的声音不高,却像块石头砸在水里,瞬间压下了所有杂音。他抬眼看向崔谌,目光锐利如刀,“你说用鲜卑降卒当先锋,可有十足把握?”
崔谌拱手:“郡守,世间从无十足之事。但眼下城中汉人壮丁不足三千,段部骑兵却有五千之众,硬拼无异于以卵击石。鲜卑降卒与段部有血海深仇,用他们打头阵,既能省我汉人兵力,又能借他们的狠劲挫敌锐气——此乃两利之策。”
“两利?我看是引狼入室!”李嵩跳出来,手里的算筹拍得案几啪啪响,“崔功曹怕不是忘了,去年拓跋部的人还在劫掠咱们的粮队!如今把刀递到他们手里,就不怕他们反手砍向咱们?”
“李主簿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崔谌转向李嵩,语气平静,“去年劫掠粮队的是拓跋赤,此刻帐外跪着的三十个鲜卑降卒,全是被拓跋赤排挤的旁支,他们的家人多死在拓跋赤刀下。段部与拓跋赤结盟,这些人对段部的恨,比咱们更深。”
他从怀里掏出一卷布帛,展开来是幅地图,上面用朱砂标着鲜卑各部的分布:“您看,这些降卒分属三个部落,彼此素有嫌隙。咱们让拓跋部攻左路,慕容部攻右路,段部的死对头宇文部殿后,他们只顾着在阵前争功,哪有心思反水?”
周衍迟疑着开口:“可……可他们毕竟是异族,万一战事不利,难保不会倒戈。”
“所以要留后手。”崔谌早有准备,“其一,将他们的家眷安置在东城营中,派汉人亲兵看守,每日送去酒肉,名为优待,实为牵制;其二,不给他们配备重甲强弓,只发弯刀短箭,近战或许勇猛,想攻破咱们的城墙却难;其三,在他们后方布置三倍的汉人弓弩手,若有异动,先射穿他们的后心。”
王邕的手指停在案几上,目光落在地图上的东城位置。那里地势高,易守难攻,确实是安置家眷的好地方。他沉吟片刻,突然看向帐外:“把鲜卑降卒的头领叫进来。”
片刻后,三个鲜卑汉子走进来,个个身材魁梧,腰间别着弯刀,脸上带着警惕。为首的拓跋野左脸有道疤,从眼角延伸到下颌;慕容瘸子拄着根铁杖,右腿明显短了一截;宇文利则眼神阴鸷,不停地扫视着堂内的陈设。
“你们愿为我军打头阵?”王邕开门见山。
拓跋野粗声粗气地说:“只要能杀段部的人,让我啃石头都行!”他拍着胸脯,伤疤在灯光下扭曲成一条蜈蚣,“我阿爸被段部首领活活钉在木桩上,此仇不报,我拓跋野誓不为人!”
慕容瘸子用铁杖顿了顿地:“我女儿被段部掳走,至今生死不知。崔功曹说帮我找女儿,我就信他!”
宇文利则冷笑一声:“段部占了我宇文部的牧场,我与他们势不两立。但若是你们敢耍花样,我宇文部的勇士就算死,也会拉几个垫背的!”
王邕看着他们眼里的恨意,突然笑了:“好!本郡守给你们三百人,每人发三斗粮、一把弯刀。明日天亮,就为我军开路!”他话锋一转,目光如冰,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仁终胜谋:宰辅传 “但你们记住,若是敢反水,你们的家眷……”
“不必多说!”拓跋野打断他,“我们鲜卑人说话算话!若反水,任凭处置!”
三人领命退下后,李嵩还在嘟囔:“郡守,这太冒险了……”
王邕却摆摆手,提笔在公文上签下名字,推给崔谌:“就依崔谌之计。你负责招募降卒,调配粮草,若能退敌,本郡守保你晋升功曹。”
崔谌接过公文,指尖有些发凉。他躬身领命:“属下遵命。”心里却掠过一丝不安——这计策虽能解燃眉之急,可异族终究是异族,今日能为利而战,明日也能为利而反。汉人兵力单薄,长期倚仗鲜卑降卒,无异于饮鸩止渴。
出了郡守府,夜色己深。崔谌提着灯笼往营中走,路过东城时,看见鲜卑降卒的家眷正围着篝火说话,一个老妇人在用鲜卑语唱着歌谣,几个孩子追着萤火虫跑,笑声清脆。他突然停下脚步,吩咐身后的亲兵:“去库房领些布匹,给那些孩子做几件衣裳。”
亲兵愣了愣:“大人,您不是说……”
“此一时彼一时。”崔谌望着那些孩子的身影,“用牵制之法只能保一时,若想让他们真心归附,还得让他们知道,跟着咱们,日子能过踏实。”
回到营中,他铺开一张新的羊皮纸,借着灯光写下几行字:
1. 选汉人子弟入鲜卑营,学鲜卑语,通鲜卑习俗,以备将来联络之用。
2. 在降卒中选拔忠勇之士,许以汉人户籍,让其融入城中。
3. 开垦城西荒地,分给鲜卑降卒耕种,让他们有田可种,有粮可收。
写完,他将羊皮纸折好,藏在枕下。窗外的月光照进来,在纸上投下一片清辉。崔谌知道,王邕的决断是无奈之举,而他的后手,才是保住汉人的长久之计。
次日清晨,拓跋野带着三百鲜卑降卒冲出城门,慕容瘸子的铁杖在阳光下闪着光,宇文利的弯刀划破晨雾。城楼上,王邕看着他们如狼似虎地冲向段部阵营,满意地点点头;崔谌却望着城西的荒地,那里的泥土还未开垦,却己在他心中长出了希望的苗。
战事的结果正如崔谌所料,鲜卑降卒为了复仇悍不畏死,段部骑兵虽猛,却架不住这群不要命的对手,不到半日便溃败而逃。消息传回城中,汉人百姓欢呼雀跃,李嵩却看着鲜卑降卒进城时的嚣张模样,悄悄对周衍说:“你看着吧,这伙人迟早是个祸害。”
崔谌听到了,却没说话。他正在给鲜卑孩子分发新衣裳,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怯生生地用汉话对他说:“谢谢大人。”他摸了摸小姑娘的头,心里更加坚定了——用仇恨拉拢的力量终究短暂,唯有让他们扎根于此,视此地为家,才能真正换来安宁。
王邕在郡守府大摆庆功宴,席间频频向崔谌敬酒,承诺的功曹之位也即刻兑现。崔谌笑着应酬,心里却在盘算着如何说服王邕开垦荒地。他知道,郡守的决断解了燃眉之急,而他的路,才刚刚开始。
夜色渐浓,庆功宴的喧嚣传到城外。崔谌站在城楼上,望着鲜卑营中升起的炊烟,与汉人街区的灯火交织在一起,突然觉得,或许不用太久,那些篝火旁的歌谣,就能和汉人的纺车声融成一片。那时,才是真正的安稳。
(http://www.220book.com/book/XIO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