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的喧嚣与家长会的热闹渐渐沉淀下来,寒假正式开始了。清晨,林凡难得地睡到自然醒,窗外冬日的阳光透过窗帘缝隙,在书桌上投下温暖的光斑。家中一片宁静,父母都己上班,厨房里温着留给他的早饭。这种松弛感,与之前紧绷的备考状态形成了鲜明对比。
然而,林凡的内心并未真正闲适下来。一个多月的长假,对他而言并非纯粹的休息,而是一段可以自由支配、用于推进“主线任务”的宝贵时间。他坐在书桌前,摊开一个崭新的笔记本,开始规划寒假的蓝图。
首要任务,自然是深入研究那本蓝色笔记本和苏晴新提供的残页。
他将蓝色笔记本、勘探笔记残卷以及苏晴给的几页复印件并排放在桌上。阳光照射下,不同来源的纸张呈现出深浅不一的泛黄色泽,上面那些神秘符号仿佛在光线下微微浮动。经过前期积累,尤其是苏晴爷爷笔记中关于“能量流向”、“节点共振”等概念的标注,林凡己经不再是完全盲人摸象。他决定采用更系统的方法:
符号分类学: 尝试根据几何特征、重复出现频率以及苏晴爷爷注释的提示,将符号初步分类,比如“基础结构元”、“动态过程符”、“特殊标记符”等。
组合规律分析: 重点分析符号之间的连接方式和排列顺序,看看是否存在类似语法或数学公式的嵌套、迭代规律。
现实对照: 将笔记本中的符号组合与凤凰山岩刻、以及勘探笔记中提到的具体地理环境进行比对,寻找可能的映射关系。
这需要大量的时间、耐心和逻辑推演,但他乐在其中。这就像在解一个跨越时空的巨型谜题,每一步推理都带来智力上的巨大满足。
其次,是维持和拓展“信息网”与“资源库”。
课外小组: 虽然放假,但小组联系不能断。他计划定期通过电话(90年代末家庭座机开始普及)或约在图书馆、书店,与苏晴、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重生之先驱者 李哲等人交流进展。尤其是苏晴,她爷爷的笔记是重要线索来源,需要保持良好沟通。王大壮和孙晓梅则可以负责搜集市面上的奇闻异事杂志或相关新闻报道。
技术实践与资金积累: 电脑维护的“小生意”可以趁假期接一些零散活,既能保持手感,也能补充零花钱。他甚至考虑,是否可以利用己有的计算机知识,尝试编写一些简单的数据整理或符号比对的小程序(在当时的DOS或早期Windows环境下),来提高研究效率。这需要更专业的编程书籍,可能得去市里更大的书店寻找。
知识储备: 大量阅读数学、物理、符号学、考古学乃至地质学方面的普及读物或专业入门书籍,为理解笔记本内容打下更坚实的知识基础。市图书馆和大学附近的书店将是他的主要据点。
第三,也是不可或缺的,是陪伴家人和享受平凡的假期生活。
父母为他取得的优异成绩感到由衷自豪,这个寒假,他需要多分担些家务,陪母亲买菜,和父亲下下棋,听听他们的唠叨。这不仅是为了维持良好家庭关系,更是他扎根现实、避免因探索神秘而脱离生活的重要方式。同时,也要和王大壮等朋友适当聚会,打球、玩游戏,保持正常的高中生社交。
规划完毕,林凡合上笔记本,长长舒了口气。假期计划充实得几乎令人喘不过气,但他眼中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种将宏大目标分解为可行步骤,并一步步向前推进的感觉,让他充满了掌控感。
他站起身,推开窗户,清冷的空气涌入。远处传来孩子们嬉闹的声音和隐隐的鞭炮声(临近春节),充满了人间烟火气。而他的书桌上,却静静躺着通往非日常世界的钥匙。
这个寒假,注定不会平凡。它既是休整,更是蓄力。林凡知道,当春天再次来临,他或许己经站在一个全新的起点上,准备迎接更广阔的天地和更深的谜团。他拿起苏晴给的那几页残片,迎着阳光,仔细辨认着上面褪色的墨迹,寒假探索的序幕,就此拉开。
(http://www.220book.com/book/XIR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