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完院子里的破事儿,何雨柱把更多精力投到了厂里的工作上。
食堂班长这位置,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管着几十号人的饭,做好了是本职工作,做不好那就是影响生产。
何雨柱不满足于只是把饭菜做熟、分量给足。他寻思着,得搞点变化,把这食堂弄得有点不一样。
他先是把食堂里那几口大锅和灶台彻底清理了一遍,油垢积得太厚,影响火候还串味。这事儿交给胖子那几个闲人干,盯着他们用碱水狠狠刷了几遍,灶台见了本色,锅底亮了,炒菜的火候都准了不少。
接着,他在现有的食材上动脑筋。萝卜白菜土豆是主力,但做法不能老是老三样。萝卜可以切丝清炒,可以擦丝拌点面粉蒸着吃,还可以炖汤的时候放点虾皮提鲜。白菜不光能炖,还能醋溜,能做馅儿包包子(虽然肉少,但多放点油渣和粉条,一样香)。土豆更是花样多,切块炖,擦丝炒,还能做成土豆泥。
他还利用特批的经费,偶尔采购点豆制品,比如豆腐、豆干。虽然量少,但每次做豆腐白菜或者辣椒炒豆干的时候,工人们都跟过年似的。
变化最明显的是主食。以前不是窝头就是二合面馒头,干巴巴的。何雨柱让面点组想办法,粗粮细作。棒子面里掺点白面,发酵好了蒸出来的窝头松软不少。偶尔还用红薯和面,蒸出来的馒头带着甜味,特别受欢迎。
这些改变,工人们吃在嘴里,美在心里。打饭的时候夸赞声多了,浪费的少了。食堂的满意度眼看着往上涨。
后勤处的领导下来检查,看到食堂面貌一新,饭菜花样多了,工人反响好,也对何雨柱刮目相看,觉得这小子确实有两把刷子,没白提拔。
但有人舒服,就有人不舒服。
这个人就是分管后勤的李副厂长。
李副厂长是个西十多岁的中年人,有点谢顶,肚子微凸,平时总端着个架子。他跟杨厂长不太对付,属于不同的派系。何雨柱因为小灶得了杨厂长青眼,李副厂长心里本来就有点疙瘩,觉得何雨柱是杨厂长的人。
现在看到何雨柱在食堂搞得风生水起,名声越来越好,李副厂长就更不爽了。他不能明着反对改善工人伙食这种政治正确的事,但总能想办法找点麻烦。
这天,何雨柱正准备下班,李副厂长的秘书过来通知,让他去副厂长办公室一趟。
何雨柱心里嘀咕,这李副厂长找他准没好事。他整理了一下衣服,去了办公楼。
李副厂长坐在办公桌后面,端着茶杯,慢悠悠地吹着茶叶沫子,没让何雨柱坐。
“何雨柱同志啊,”李副厂长拖着长音,“最近食堂工作,搞得挺热闹嘛。”
“谢谢李厂长关心,都是分内的工作,尽量让工人兄弟吃好点。”何雨柱不卑不亢地回答。
“嗯,想法是好的。”李副厂长放下茶杯,话锋一转,“但是,我听到一些反映,说你们食堂最近采购的东西,有点超标准啊?又是细菜又是豆制品的,这开支,是不是有点大了?”
何雨柱心里明镜似的,这是来找茬了。他早有准备,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上面简单记录着特批经费的用途和采购明细,当然,隐去了他自己截留的部分)。
“李厂长,所有的采购,都是严格按照处里特批的经费额度执行的,每一笔都有记录,您可以核查。采购的物品,也都用于改善食堂伙食,工人同志们都可以作证。至于标准,处里批这个经费,本身就是为了适当提高一下伙食标准,激发大家劳动热情。”
李副厂长接过本子,随便翻了两下,也挑不出什么大毛病,只好把本子扔回桌上。
“就算是特批经费,也要注意影响嘛!现在全国上下都提倡勤俭节约,你们食堂整天弄些花样,会不会让工人同志产生享乐思想?要注意政治影响!”
这顶大帽子扣下来,要是一般人早吓坏了。
但何雨柱不怕,他迎着李副厂长的目光,语气平静却有力:“李厂长,我认为让工人兄弟吃好吃饱,干起活来更有劲,为国家和厂里创造更多价值,这就是最大的勤俭,最大的政治。如果吃不好,没力气,影响了生产,那才是最大的浪费和政治错误。杨厂长也多次强调,要关心工人生活。”
他首接把杨厂长抬了出来。
李副厂长一听杨厂长的名字,脸色更不好看了,但又没法反驳。他憋了半天,才挥挥手:“行了行了,道理一套一套的。反正你注意点,别搞出问题来!下去吧!”
“是,李厂长,我一定注意。”何雨柱心里冷笑,面上恭敬地退了出来。
走出办公楼,何雨柱知道,这梁子算是结下了。以后在李副厂长手底下干活,得更小心才行,不能让他抓住把柄。
回到食堂,马华凑过来小声问:“师父,李副厂长找您啥事?没为难您吧?”
何雨柱哼了一声:“还能有啥事?找不自在呗。没事,咱行得正坐得端,不怕他查。以后采购入库的手续都弄扎实点,账目记清楚。”
“明白!”马华用力点头。
接下来的日子,何雨柱更加谨慎。食堂的改善措施还在继续,但每一步都走得稳当,手续齐全,账目清晰。工人们吃得满意,李副厂长虽然憋着气,一时也找不到什么错处。
而且,何雨柱发现,经过李副厂长这么一刁难,食堂内部反而更团结了。大家都觉得何班长是真心为工人着想,却还要受上面官僚的气,心里都憋着一股劲,要把工作干得更好,不给何班长惹麻烦。
胖子甚至主动找到何雨柱,表忠心说:“班长,您放心,以后采购那边我盯着,保证一点岔子没有!谁要是敢胡说八道,我第一个不答应!”
何雨柱看着食堂里这帮越来越拧成一股绳的弟兄,心里倒是有点因祸得福的感觉。
下班回家,他把这事当笑话跟余莉说了。
余莉听完,担心地说:“柱子哥,这当官的要是成心找麻烦,那可咋办?”
何雨柱搂着她,自信地说:“怕啥?你男人我行的正!他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只要咱把食堂搞好了,工人群众拥护,他就不敢明目张胆把我怎么样。再说了,杨厂长不是还赏识我吗?这就叫上面有人!”
他亲了余莉一口:“你就把心放肚子里,好好跟着我过日子。外面的事,有我呢!”
余莉看着丈夫自信满满的样子,心里的担忧渐渐散去,化作了满满的支持。她知道,柱子哥是个有本事、有担当的人,一定能处理好这些困难。
日子一天天过,何雨柱在厂里的根基越来越稳,在家里的日子也越来越红火。随身空间里的物资悄悄增加,余莉认的字也越来越多。
虽然偶有风波,但大势是好的。何雨柱就像一棵树,把根越扎越深,等待着枝繁叶茂的那一天。而下一场风雨,似乎也在悄然酝酿。李副厂长那边,肯定不会就这么算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XIW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