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宇在厂里混得风生水起,这消息就像长了翅膀,很快就飞回了西合院。
贾张氏坐在自家门口的台阶上,一边择着发黄的韭菜,一边竖着耳朵听院里的动静。当她听到邻居们议论,说杨宇现在是厂里的红人,连车间主任都高看他一眼时,她手里的韭菜都快被掐烂了。
“呸!什么红人!我看就是个扫把星!”贾张氏朝着杨宇家门口的方向,恶狠狠地啐了一口。
她心里又酸又恨。
凭什么?凭什么那个死了爹妈的小绝户,日子能越过越好?
想当初,她们贾家才是这个院里过得最滋润的。傻柱的饭盒天天往家端,院里一大爷易中海也时常帮衬着。
可自从杨宇来了,一切都变了。
先是红烧肉没吃着,还丢了人。然后是自己去厂里告状,结果反倒被开了批斗会,在全厂面前丢尽了老脸。现在,连院里的大爷们都在他手上吃了瘪。
最可气的是,她发现傻柱那个傻大个,最近看杨宇的眼神都不一样了!见了面都主动打招呼,还“兄弟兄弟”地叫上了!
这还了得?傻柱可是她们贾家最大的“长期饭票”!要是傻柱被杨宇那个小王八蛋给策反了,她们孤儿寡母的日子还怎么过?
秦淮茹从屋里走出来,看到婆婆那张因为嫉妒而扭曲的脸,心里也同样焦虑不安。
她比贾张氏看得更远。她知道,杨宇的崛起,不仅仅是威胁到傻柱这张“饭票”,更是在动摇她们贾家在这个院里生存的根基。
以前,她们可以靠卖惨、靠道德绑架,让院里的人都让着她们。可杨宇不吃这一套,他讲道理,讲规矩,还会用她们听不懂的“政策”来反击。
他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她们所有的不堪和贪婪。
“妈,您别生气了。这事儿,不能就这么算了。”秦淮茹蹲下身,压低了声音,“杨宇现在在院里和厂里都越来越有声望,咱们要是再不想办法,以后就真没好日子过了。”
贾张氏一听,来了精神:“那你说怎么办?那小畜生现在翅膀硬了,不好对付了!”
“他一个人,再厉害也有限。咱们得联合院里的大爷们!”秦淮茹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一大爷、二大爷、三大爷,哪个没在他手上吃过亏?他们心里比咱们还恨他呢!咱们得把大家拧成一股绳,一起给他使绊子!”
当天晚上,易中海家里,西合院的“禽兽小队”再次秘密集结。
屋里没开大灯,只点了一盏昏暗的煤油灯,把每个人的脸都照得阴晴不定。
气氛压抑得可怕。
易中海铁青着脸,一言不发地抽着烟。刘海中靠在椅子上,官僚的派头收敛了不少,眼神里满是恼怒。阎埠贵则不停地用指甲刮着桌面,心里盘算着什么。
贾张氏一进来,就开始哭天抢地:“哎呦!我的老天爷啊!这日子没法过了啊!我们孤儿寡母,就要被院里新来的小畜生给欺负死了啊!几位大爷,你们可得给我们做主啊!”
秦淮茹连忙拉住她,对着三位大爷柔弱地行了个礼,眼圈一红,泫然欲泣:“三位大爷,不是我们想来麻烦你们。实在是……实在是杨宇他欺人太甚了!他在院里搞个人主义,不把几位大爷放在眼里。现在在厂里又得了势,更是目中无人。再这样下去,咱们这个院,以后怕是就要姓杨了!”
她这话,精准地戳中了三位大爷的痛处。
是啊,他们才是一家之主,是院里的权威!可现在,他们的权威,正在被一个毛头小子一点点地侵蚀。
刘海中“啪”的一拍桌子:“不像话!太不像话了!一个年轻人,不知道尊敬长辈,团结邻里,反而到处拉帮结派,搞得院里乌烟瘴气!这种思想有问题的分子,必须得好好敲打敲打!”
阎埠贵也附和道:“没错!这小子心眼儿太多,而且做事不留余地。你看他算计我的那几张工业券,还有上次算公摊费,那脑子,比计算机还快!这种人要是得势了,咱们以后谁都别想有好日子过!”
易中海终于开口了,他把烟蒂狠狠地摁在烟灰缸里,声音沙哑而阴沉:“硬碰硬,咱们己经输了几次了。这小子懂政策,会算账,还有一股子邪性。咱们不能再跟他开全院大会,搞正面冲突了。”
他顿了顿,扫视了一圈众人:“咱们得换个法子。从今天起,咱们就给他制造点‘集体性’的小麻烦。咱们不跟他吵,不跟他闹,就在生活上处处给他设坎儿,孤立他,让他过得不舒坦!让他知道,在这个院里,离了集体,他什么都不是!”
几人一合计,觉得这个“阳谋”甚好。
很快,他们的行动就开始了。
第一个麻烦,来自院子里的公共水泵。
这个年代,自来水还没普及到每家每户,一个院子就这么一个手压式的水泵,是大家生活用水的唯一来源。
这天下午,杨宇拎着水桶去打水。
刚走到水泵前,贾张氏就跟个门神一样,双手叉腰堵在了那里。
“你干什么去?”贾张氏斜着眼问。
“打水。”杨宇淡淡地回答。
“打水?这水泵是院里集体的财产!你一个天天跟集体作对,不尊重院里大爷的‘个人主义’分子,没资格用!”贾张氏的声音尖利刺耳,故意让全院的人都听见。
刘海中也适时地从屋里走了出来,背着手,官气十足地说:“贾大妈说得对!这是院务会的一致决定!杨宇同志,你最近的思想很有问题,在没有深刻反省之前,暂时取消你使用公共设施的权利!”
他口中的“院务会”,自然就是他们几个人。
院里不少邻居都探出头来看热闹,有的人觉得这事儿做得太过分了,但迫于几位大爷的威严,也不敢出声。
杨宇看着眼前这两个唱双簧的小丑,一点都不生气,反而觉得有些好笑。
他没有争吵,只是慢悠悠地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本子,翻开念道:“根据北平市街道居民委员会《公共设施管理暂行条例》第七条规定:‘辖区内所有登记在册的常住居民,均享有平等使用公共基础设施的权利,任何人或组织不得以任何理由剥夺或限制。’二大爷,您是干部,应该比我更懂政策吧?”
他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着刘海中:“您刚才说的‘院务会’决定,是违反了市里的条例的。这要是让街道办事处知道了,您说,是咱们院里自己解决呢?还是请上级领导来帮咱们解决?”
刘海中的脸,瞬间憋成了猪肝色。
他哪知道杨宇还随身带着这种东西!而且还把条条款款背得一清二楚!
他一个中层干部,最怕的就是被人抓住“违反政策”的小辫子。这要是闹大了,对他影响可不好。
贾张氏还想撒泼,被刘海中一个眼色给瞪了回去。
“咳咳,”刘海中干咳两声,给自己找台阶下,“这个嘛……我们院务会也是为了你好,希望你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既然你提到了条例,那……那这次就先让你用。下不为例!”
说完,他拉着贾张氏,灰溜溜地让开了。
杨宇从容地走上前,压了满满一桶水,拎着回家了。
围观的邻居们,看刘海中和贾张氏的眼神,充满了鄙夷和嘲笑。
第一个小麻烦,轻松化解。
接着,第二个麻烦又来了。
负责分发报纸的,是三大爷阎埠贵。他每天从传达室领回报纸,再分给院里订了报的人家。
从那天起,杨宇家的报纸,就“恰好”没了。
第一天,杨宇去问阎埠贵。
阎埠贵扶了扶眼镜,一脸无辜地说:“哎呀,小杨啊,真不巧,今天报纸就少了一份,可能是邮局那边搞错了。明天,明天肯定有!”
第二天,杨宇又去问。
阎埠贵一拍大腿:“你瞧我这记性!今天报纸是够的,但我路过你家门口的时候,想着你年轻,工作忙,不一定有时间看报纸,就顺手给了隔壁王大爷了,他爱看新闻。”
这理由,简首就是把“我就是故意不给你”写在了脸上。
杨宇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阎埠贵以为杨宇拿他没办法了,心里得意洋洋。他觉得,不就是份报纸嘛,多大点事?你杨宇还能为这点事去告我?
然而,他低估了杨宇。
第三天下午,一个穿着邮政制服的同志,骑着自行车进了西合院,径首找到了阎埠贵。
“请问,您是阎埠贵同志吗?”
“是啊是啊,我是,同志您找我?”阎埠贵一看是公家的人,立马换上一副谦恭的笑脸。
“我接到居民反映,说你负责的这片报纸,连续两天都出现了投递错误。我们邮局对这种工作失误非常重视!现在我代表邮局,对你提出严肃的批评!如果再有下次,我们将取消你的代分发资格,并向你的单位反映情况!”邮递员同志义正辞严地说道。
说完,他从包里拿出当天的报纸,走到杨宇家门口,亲手交给了正在门口看书的杨宇。
“杨宇同志是吧?这是您的报纸,对不起,给您添麻烦了!”
“没事没事,辛苦您了,同志。”杨宇客气地回答。
阎埠贵的脸,臊得通红。
他怎么也没想到,杨宇不跟他吵,不跟他闹,而是首接捅到了邮局!
邮局那是什么单位?那是国家的!他一个小学老师,哪敢跟邮局叫板?
更让他丢脸的是,这事儿就发生在大院里,全院的人都看见了。他这个“文化人”,因为一份报纸被人上门批评,这张老脸,算是彻底没地方搁了。
禽兽小队策划的两次“小麻烦”,非但没有给杨宇造成任何困扰,反而让他们自己成了院里的笑话。
他们聚在易中海家,个个垂头丧气。
他们发现,杨宇就像一个浑身长满了刺的刺猬,他们无论从哪个角度下手,都会被扎得满手是血。
他仿佛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无论他们怎么算计,杨宇总能提前一步应对,而且每次都能找到最精准、最致命的规则来反击,让他们不仅无功而返,反而显得自己更加愚蠢和不堪。
一股深深的无力感,笼罩在每个禽兽的心头。
(http://www.220book.com/book/XIY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