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子农工贸集团荣获“国家现代农业装备示范企业”的消息,像一声春雷,响彻西方。省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题为《从铁匠铺到国家队:河口子集团的奋斗之路》的长篇通讯,省电视台也制作了专题片。陈旭和河口子集团,一时间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乡镇企业转型升级的标杆和传奇。
荣誉纷至沓来,陈旭却异常低调。授牌仪式结束后,他没有举办盛大的庆功宴,而是立即召开了集团高层会议。会议室里,那块金灿灿的牌匾被郑重地放在一旁,陈旭的目光扫过每一位骨干,语气沉稳而有力:
“同志们,这块牌子,是肯定,是鞭策,更是沉甸甸的责任!现在,全省全国的眼睛都盯着我们,期待我们做出更大的成绩。我们绝不能有半点骄傲自满,必须把荣誉转化为动力,把标杆立得更稳!”
他提出了新的工作方针:“练好内功,做好示范,回报社会。”
练好内功是第一位的。 陈旭深知,示范企业不能徒有虚名,必须有硬实力支撑。他推动了一系列旨在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举措:
1. 研发投入再加码。 集团年度研发经费预算在己经不低的基础上,再次提高30%。刘工的农业装备研究院扩建了实验室,引进了更先进的检测设备,并开始与国内顶尖的农业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联合实验室,瞄准智能农机、精准农业等前沿领域进行前瞻性研究。
2. 质量追求零容忍。 在全集团推行“六西格玛”质量管理理念的初步实践,设立“质量红线”,任何产品,哪怕有微小的瑕疵,也绝不允许流出厂门。生产线上的质量看板数据更加细化,奖惩更加分明。
3. 人才战略升级。 启动“百人精英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培养和引进一百名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不仅从大学招聘优秀毕业生,还大胆从国有大企业和科研院所聘请有经验的退休专家,担任技术导师和管理顾问。
做好示范是关键任务。 作为“国家队”成员,河口子集团承担着为行业探索路径、积累经验的责任。陈旭主动向主管部门请缨,承担了多项示范任务:
- 在省内的几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建立“河口子智慧农机示范基地”,展示其智能收割机、节水灌溉系统等最新成果,并免费为周边农户提供技术培训和现场观摩。
- 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将河口子在小型农机可靠性、安全性方面的实践经验,贡献给国家标准的修订工作。
- 对外开放参观,热情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察团,毫无保留地分享其在技术创新、质量管理、市场开拓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这些举措,虽然投入巨大,且短期内经济效益不明显,但极大地提升了河口子集团的行业地位和社会形象,品牌美誉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回报社会是应有之义。 企业发展了,陈旭没有忘记初心。他主导集团设立了“河口子农业教育基金”,每年资助一批农村贫困学生就读农业院校;定期组织“农机义诊服务队”,深入偏远山区,为困难农户免费维修农机具;在发生自然灾害时,积极捐款捐物,支援灾区恢复生产。
这些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也深深凝聚了集团员工的心。大家为自己是“河口子人”而感到无比自豪,工作积极性和归属感空前高涨。
春华秋实,硕果累累。成为示范企业后的第一年,河口子集团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 国内市场上,凭借品牌效应和卓越品质,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50%,高端产品占比显著提升。
- 国际市场上,“国家示范企业”的金字招牌成为最好的信任状,海外订单络绎不绝,成功开拓了东欧和南美等新市场。
- 集团与以色列公司的智能灌溉合作项目取得重大突破,首套适合中国国情的低成本智能灌溉系统研发成功,在示范基地应用效果显著,订单应接不暇。
- 更令人振奋的是,经过多年培育,轻便型稻麦两用收割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对河口子集团技术创新能力的最高认可!
年终总结大会上,集团业绩报表上的数字令人振奋。但陈旭在报告中,花了更多篇幅总结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高端芯片等核心部件还依赖进口、智能农机的算法积累不足、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短缺、同行追赶步伐加快……
“同志们,成绩属于过去,挑战就在眼前!”陈旭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会场,“我们不能有丝毫懈怠!下一步,我们要向‘智慧农业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这是更艰难的攀登,但也是我们必须拿下的高地!”
台下,掌声如雷。这掌声中,有对过往辉煌的自豪,更有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坚定信心。
夜幕降临,陈旭独自走在静谧的厂区。扩建后的厂房巍然矗立,研发中心的灯光依旧明亮。从当年那个为生计发愁的青年,到如今掌舵国家级示范企业的领航者,一路走来,坎坷艰辛,历历在目。
他抬头望向星空,目光深邃而坚定。他知道,农业现代化的征程漫漫,河口子集团的使命远未完成。但他坚信,只要脚踏实地,勇于创新,心怀天下,就一定能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收获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春华秋实,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作者“叙白飞”推荐阅读《沸腾年代1980》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XJ3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