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的旨意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迅速在京城掀起了轩然大波。
翰林院拟写的昭告文书张贴在京城的各个城门处,百姓围在文书前,踮着脚尖细读,议论声此起彼伏。
“真有神女啊?还救了江南的百姓?”一个挑着菜担的老农,手里还握着没卖完的青菜,满脸惊讶。
“可不是嘛!我表兄在润州当兵,昨天托人捎信回来,说亲眼看到神女堵住了河堤,那水瞬间就清了,比神仙还厉害!”旁边一个年轻后生接过话头,说得绘声绘色。
“那我们可得去祠堂拜拜,求神女保佑咱们京城平安!”一个妇人拉着孩子,眼神里满是向往。
不仅是民间,朝堂之上,关于神女的讨论也从未停歇。早朝时,户部尚书率先奏请,愿捐出半年俸禄,用于修建京城的神女祠堂;紧接着,礼部尚书提议,将神女的诞辰纳入官方祭祀,西时供奉;连向来沉默的御史台,都上书建议,派专人去江南寻访神女的踪迹,以表朝廷的敬意。
萧承乾坐在龙椅上,听着大臣们的奏请,心中却愈发谨慎。他知道,如今百姓对神女的信仰己初见规模,若是处理不当,很容易引发民怨;可若是过度推崇,又恐让神女凌驾于皇权之上,动摇国本。
“关于寻访神女一事,诸位有何看法?”萧承乾看向殿内的大臣,目光扫过丞相周博彦、太尉李嵩等人。
周博彦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臣以为,寻访神女是应当的。一来可表朝廷的感恩之心,二来也能摸清神女的底细,免得日后有人借‘神女’之名招摇撞骗,扰乱朝纲。”
太尉李嵩也附和道:“丞相所言极是。如今边境尚未安定,若能得神女庇佑,对我大靖军威也是一大助力。臣建议,派一支精锐卫队,携带厚礼,前往江南寻访。”
萧承乾微微颔首,正欲开口,却见太子萧景渊走出列:“父皇,儿臣愿往。”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大臣们纷纷看向萧景渊,眼中满是惊讶——太子刚从重伤中痊愈,又何必亲自去江南奔波?
萧景渊迎着众人的目光,语气坚定:“儿臣曾得神女相救,与她有过一面之缘。若由儿臣前往,或许更容易寻到她的踪迹。再者,江南刚经历洪灾,儿臣也想亲自去看看百姓的情况,安抚民心。”
萧承乾看着儿子,心中既有欣慰,又有担忧。欣慰的是,太子有担当,懂得体恤百姓;担忧的是,江南路途遥远,且疫病尚未完全平息,太子的身体未必能承受。
“你刚痊愈,长途跋涉恐有不妥。”萧承乾沉吟道。
“儿臣无碍。”萧景渊躬身道,“为了大靖,为了感谢神女,儿臣这点辛苦算不了什么。”
萧承乾沉默片刻,最终点了点头:“好,那就由你带队前往江南。朕给你调五百禁军,再让太医院派两名医官随行,务必注意安全。若寻到神女,切记不可失了礼数,只需表达朝廷的感恩之意,不可强求她做任何事。”
“儿臣遵旨!”萧景渊心中大喜,躬身领旨。
与此同时,云溪谷深处,凌微正靠在古树下,听着系统播报最新的数据。
“叮!当前信徒数量:5200人,其中江南灾民4800人,京城百姓400人;信徒平均忠诚度:78%;愿力值:15600点;残躯修复度:4.2%。”
凌微睁开眼,指尖轻轻划过一片飘落的树叶。她没想到,江南的一次出手,竟能带来这么多信徒和愿力。京城的百姓虽然数量不多,但忠诚度却不低,想来是帝王的昭告起了作用。
“系统,检索太子萧景渊的动向。”凌微开口,声音清冷。
“叮!太子萧景渊己领旨,将于三日后率领五百禁军、两名医官前往江南,目的为寻访神女,表达朝廷感恩之意。”
凌微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弧度。萧承乾终究还是按捺不住,派人来寻她了。不过,她对朝廷的“感恩之意”毫无兴趣,更不想被卷入皇权的纷争中。
“系统,屏蔽云溪谷的气息,避免被他们察觉。”凌微吩咐道。
“叮!己开启‘气息屏蔽’功能,可阻止凡人及低阶修士察觉谷内动静。”
凌微满意地点点头,重新闭上眼。她知道,萧景渊此行,必然是徒劳无功。她需要的是信徒的愿力,而非帝王的召见。等到合适的时机,她自然会出现在世人面前,而不是现在。
(http://www.220book.com/book/XJM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