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太子萧景渊率领五百禁军,带着大量的粮草、药材和金银珠宝,从京城出发,前往江南。
队伍一路南下,晓行夜宿,速度极快。萧景渊坐在马车内,看着窗外不断倒退的风景,心中满是期待。他不知道神女是否还在江南,也不知道能否顺利找到她,但一想到或许能再次见到那位救了自己和无数百姓的神女,他就忍不住激动。
马车行至江南境内,沿途的景象渐渐变得荒凉。原本肥沃的土地被洪水淹没,只剩下一片片浑浊的积水;倒塌的房屋随处可见,偶尔能看到几个灾民在废墟中搜寻着可用的物品,眼神空洞而麻木。
萧景渊的心不由得沉了下去。他虽然在京城听说了江南的灾情,但亲眼见到,才知道情况比他想象的还要严重。
“停车。”萧景渊对着车外喊道。
马车停下,禁军统领赵虎连忙上前:“殿下,有何吩咐?”
“去看看那些灾民,问问他们的情况,再把车上的粮食分一些给他们。”萧景渊说道。
“是!”赵虎应了一声,立刻让人搬下几袋粮食,走向不远处的灾民。
萧景渊也下了马车,缓步走过去。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农正在废墟中翻找着什么,听到脚步声,抬起头,看到萧景渊身着太子常服,身后跟着一群禁军,吓得连忙跪在地上:“草民见过贵人!”
萧景渊连忙上前扶起他:“老人家,快起来,不必多礼。我是大靖太子萧景渊,此次前来,一是为了查看灾情,二是为了寻访救了大家的神女。你可知神女现在何处?”
老农听到“神女”二字,眼睛瞬间亮了起来,激动地说道:“太子殿下!您是说那位白衣神女娘娘吗?她可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啊!”
他拉着萧景渊的手,絮絮叨叨地说起了那日的情景:“那天洪水把河堤冲垮了,我们都以为要死了,就在这时,神女娘娘从天而降,她站在云端上,手一挥,那缺口就合上了!后来又降下清露,水变清了,病也好了……”
老农越说越激动,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若不是神女娘娘,我们这些人早就成了水里的冤魂了!太子殿下,您一定要找到神女娘娘,替我们好好谢谢她啊!”
周围的灾民听到他们的对话,也纷纷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诉说着神女的恩情。
“神女娘娘的清露可神奇了,我家老婆子得了痢疾,喝了清露第二天就好了!”
“我看到神女娘娘的衣服是白色的,一点都没被水打湿,就像天上的仙女一样!”
“神女娘娘走的时候,天还下着雨,可她一走,雨就小了!”
萧景渊认真地听着,时不时点头,心中对神女的敬畏又深了几分。这些灾民的描述,与他在黑风谷的所见、王大人的奏折完全吻合,这更让他坚信,神女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心怀慈悲。
“大家放心,我一定会尽力寻找神女娘娘,将大家的感恩之情转达给她。”萧景渊郑重地说道,“另外,朝廷己经调拨了大量的粮草和药材,很快就会送到各个安置点,大家再坚持几天,日子一定会好起来的。”
灾民们听到这话,纷纷跪地磕头:“谢谢太子殿下!谢谢朝廷!谢谢神女娘娘!”
萧景渊扶起他们,又让人分了更多的粮食和药材给他们,才继续赶路。
接下来的几日,萧景渊沿着江南的各个灾区巡查,每到一处,都会向灾民询问神女的踪迹,可得到的答案却都一样——神女在救了他们之后,就凭空消失了,没有人知道她去了哪里。
有的灾民说,神女可能回到天上去了;有的说,神女隐居在某个深山里,不愿被人打扰;还有的说,神女化作了一阵风,去了其他需要帮助的地方。
萧景渊虽然有些失望,但并没有放弃。他知道,神女既然能两次显灵,就一定还在凡间。他相信,只要自己足够虔诚,总有一天能找到她。
这日,萧景渊来到了润州,也就是神女第一次显灵的地方。润州的溃堤己经被加固,原本浑浊的洪水也变得清澈,灾民们在安置点里有序地生活着,脸上渐渐有了笑容。
在润州的神女祠堂里,萧景渊看到了那幅根据灾民记忆临摹的画像。画像上的神女,眉眼清冷,身姿缥缈,与他记忆中的模样一模一样。他对着画像深深鞠了一躬,心中默念:“神女娘娘,弟子萧景渊,前来拜谢。若您能听到弟子的心声,还请现身一见,弟子有许多话想对您说。”
拜完之后,萧景渊又向祠堂的看守询问神女的踪迹,可看守也只是摇了摇头:“太子殿下,自从神女娘娘显灵之后,就再也没有人见过她了。不过,每天都有很多百姓来这里祭拜,祈求神女娘娘保佑。”
萧景渊叹了口气,心中有些失落。他在润州停留了三日,走访了所有见过神女的灾民和官员,可依旧没有得到任何有用的线索。
“殿下,我们己经在江南巡查了半个多月,还是没有找到神女的踪迹,要不要先回京城,再从长计议?”禁军统领赵虎小心翼翼地问道。
萧景渊沉默片刻,摇了摇头:“再等等。我总觉得,神女就在江南的某个地方,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而己。再去其他州县看看,或许会有收获。”
赵虎不敢再多说,只能点头应下。
萧景渊看着远处的青山,心中暗暗发誓:无论花多少时间,无论走多少路,他一定要找到神女,向她表达自己和大靖的感恩之情。
(http://www.220book.com/book/XJM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