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的风褪去了战火的灼热,带着青草的掠过青石峡的城楼。赵烈着城墙上尚未完全修复的箭痕,身后传来熟悉的脚步声——秦风捧着一卷薄册,风尘仆仆从城楼下赶来,甲胄上还沾着晨露。
“将军,这是上月的流民安置名册。”秦风将薄册递到赵烈手中,指尖在“河西堡”三个字上轻点,“咱们在峡谷西侧开垦的两百亩荒地,己经让三十户流民安了家。只是冬小麦的种子不够,还得向朝廷再请一批。”
赵烈翻开册页,泛黄的纸面上密密麻麻记着流民的姓名、籍贯,甚至还有每户擅长的手艺——张老三会打铁,李阿婆擅织羊毛毯,少年狗蛋能识草药。他指尖顿在“狗蛋”那一行,想起半月前在城门口见到的瘦小男孩,如今该是跟着药农在草原上认草药了。
“种子的事我来写奏折,”赵烈合上薄册,目光望向远处炊烟袅袅的河西堡,“另外,让周副将把缴获的蛮族战马挑出五十匹,分给负责巡逻的斥候队。冬天快到了,草原上的风雪烈,得让兄弟们有好马代步。”
两人正说着,城楼下忽然传来一阵喧哗。赵烈俯身望去,只见一队穿着青色官服的人正牵着几匹驮马往城门走,为首者面生,却带着朝廷礼部的令牌。秦风皱眉:“礼部的人来北疆做什么?上次苏明哲的事刚过,他们怎会突然来这偏远之地?”
赵烈眼底掠过一丝警惕,转身道:“走,去看看。”
城门下,礼部主事王怀安正指挥随从卸驮马背上的木箱,见赵烈和秦风走来,立刻堆起笑容拱手:“赵将军、秦校尉,在下王怀安,奉陛下旨意,来北疆督查‘互市’筹备事宜。”
“互市?”赵烈挑眉,他上月才收到萧景渊的密信,说要在青石峡开设汉蛮互市,促进边境贸易,却没料到礼部会来得这么快。王怀安笑着打开一只木箱,里面竟是满满一箱丝绸和瓷器:“陛下说,北疆刚经战火,得让蛮族看到我大靖的诚意。这首批货物,便是用来跟蛮族部落换皮毛和战马的。”
秦风在一旁冷眼看着,见王怀安的随从趁人不注意,悄悄将一只小巧的木盒塞给城门守将,心中顿时起了疑。他不动声色地碰了碰赵烈的胳膊,赵烈会意,面上依旧平静:“王主事远道而来,辛苦了。我己让人备好驿馆,先歇息一日,明日再议互市之事如何?张晗涵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王怀安连连应好,目光却在城门守将手中的木盒上扫过,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
与此同时,京城的东宫书房内,萧景渊正对着一幅北疆地图沉思。案上放着两封奏折,一封是赵烈写的流民安置奏报,另一封则是御史台弹劾礼部侍郎的密折——说他在苏明哲案发后,偷偷将家中财产转移到了江南。
“殿下,”侍卫长轻声走进来,递上一封密信,“这是北疆暗卫传来的消息,礼部主事王怀安带着随从抵达青石峡,途中曾与蛮族的一个小部落接触过。”
萧景渊拆开密信,指尖缓缓捏紧信纸。王怀安是礼部侍郎的门生,如今突然去北疆,还私下接触蛮族,显然没那么简单。他抬头看向侍卫长:“传我命令,让李都尉暗中盯着王怀安,若有异动,立刻回报。另外,把御史台的那封弹劾折交给刑部,让他们暗中调查礼部侍郎。”
侍卫长领命退下,萧景渊重新看向北疆地图,指尖落在青石峡的位置。他知道,苏明哲虽死,但朝中勾结蛮族的势力未必彻底清除,这次王怀安去北疆,或许正是揪出余党的好机会。只是北疆刚稳,他不能再让战火燃起,只能暗中布局,等待时机。
夜色渐深,北疆的驿馆内,王怀安屏退左右,从怀中掏出一只牛角哨子,轻轻吹了一声。片刻后,窗外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一个穿着蛮族服饰的人翻窗而入,单膝跪地:“大人,您找我?”
“青石峡的守军布防如何?”王怀安压低声音问道。
“赵烈把主力放在了峡谷两侧的崖壁上,城门只有五百人守卫。”蛮族使者从怀中掏出一张布防图,递到王怀安手中,“另外,我们部落的首领己经准备好了,只要大人这边发出信号,就会率领三千骑兵突袭互市,抢走货物,再嫁祸给赵烈,让朝廷治他的罪。”
王怀安接过布防图,满意地笑了:“做得好。三日之后,互市开幕那天,我会借口查验货物,把城门守将调开,你们趁机冲进去。记住,一定要让场面混乱,最好能杀几个流民,这样朝廷才会相信是赵烈治理无方,逼反了蛮族。”
蛮族使者点头应下,又翻窗离去。王怀安将布防图藏进枕下,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的草原夜色。他知道,只要这事成了,礼部侍郎就能借题发挥,扳倒赵烈这个萧景渊的得力干将,而他也能凭着这份“功绩”,在朝中更进一步。
却不知,窗外的阴影里,李都尉正握着弓箭,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他轻轻退开,转身消失在夜色中,只留下一道警惕的目光,落在驿馆的屋顶上。北疆的风,似乎又开始变得灼热起来。
(http://www.220book.com/book/XJM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