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章 首例病患

小说: 二两拨乾坤   作者:小手冰梁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二两拨乾坤 http://www.220book.com/book/XJQK/ 章节无错乱精修!
 

“二两会治病”的消息,像一颗投入平静池塘的石子,在小小的陈家沟漾开了一圈涟漪。经过给母亲按腰、为父亲艾灸这两件事,尤其是陈老石那多年沉疴的肩痛明显好转的事实,让左邻右舍再看向陈家那个病恹恹的小儿子时,眼神里都带上了几分惊奇和探究。

对于这些探究的目光,二两表现出了超乎年龄的沉静。他深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也更明白《医典》的告诫——“循序渐进,水到渠成”。他并没有因为初步的成功而沾沾自喜,反而更加谨慎。大部分时间,他依旧安静地待在家里,一方面继续休养自己脑后的伤,另一方面则更加专注地“研究”《医典》和熟悉周围的环境。

他让二姐小丫带着,在房前屋后、田埂河边仔细辨认各种植物。哪些是常见的野菜,哪些是猪草,哪些又是《医典》中记载的、或许有用的草药。他像个最勤奋的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物一一对照:开着紫色小花的黄芩(清热燥湿),叶片心形的车前草(利尿通淋),还有蒲公英、马齿苋、益母草……他甚至在一处潮湿的洼地发现了叶片呈盾形的鱼腥草(清热解毒),这可是天然的抗生素!

每认识一种,他都会在脑海中与《医典》沟通,验证其药性,并默默记下其生长环境和采集时节。他知道,这些看似平凡的花花草草,将来可能就是救命的良药。大哥大石见他“玩”草玩得认真,虽不理解,但也由着他,偶尔还会帮他采一些回来。

平静的日子过了两三天。这天下午,二两正坐在院子里,对照着刚采来的金银花花苞,在意识里与《医典》中关于其“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进行印证,忽然,一阵急促而慌乱的哭喊声由远及近,打破了午后的宁静。

“陈大嫂!陈大嫂!救命啊!快救救我家狗娃吧!”

只见邻居赵婶头发散乱,满脸泪痕,抱着一个用破布裹得严严实实的孩子,踉踉跄跄地冲进了陈家院子,身后还跟着几个同样面带焦急的村民。那孩子约莫西五岁,是赵婶的小儿子狗娃,此刻小脸烧得通红,嘴唇干裂,在赵婶怀里不停地抽搐,气息微弱。

“赵家妹子,这是咋了?!”王氏闻声从屋里跑出来,看到这情形也吓了一跳。

“狗娃!狗娃他快不行了!”赵婶噗通一声几乎要跪下来,声音凄厉,“从昨儿夜里就开始发烧,越来越厉害,刚才……刚才都抽起来了!浑身滚烫啊!陈大嫂,你家二两……二两不是会看病吗?求求你,让二两给看看吧!我们实在是没办法了,去镇上请郎中来不及了啊!”

她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目光越过王氏,首接哀求地看向坐在院子里的二两。其他村民也纷纷附和,眼神里充满了期待,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怀疑——毕竟,二两只是个半大孩子。

二两的心猛地一紧。高热、抽搐!这在小儿急诊中是非常危险的信号,很可能是因为高热惊厥,处理不及时会对大脑造成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他立刻站起身,虽然自己还有些虚弱,但步伐坚定地走了过去。“赵婶,你别急,把狗娃抱进屋里,平放在我床上!”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镇定,瞬间压住了现场的慌乱。

这一刻,他不再是农家子二两,而是受过严格训练的医学生陈序。救死扶伤的本能,压倒了一切。

王氏见状,赶紧帮着赵婶把狗娃抱进昏暗的土屋,平放在二两的硬板床上。孩子小小的身体因为抽搐而微微颤抖,呼吸急促而困难,体温高得吓人。

“什么时候开始烧的?抽了多久了?有没有呕吐?有没有说胡话?”二两一边快速询问,一边用手背测试狗娃额头的温度,同时检查他的瞳孔对光反应(还好,瞳孔没有散大),又轻轻撬开他的嘴唇,观察舌苔(舌红,苔薄黄)。

赵婶早己六神无主,语无伦次:“就……就昨天下午开始没精神……晚上就烫起来了……抽,抽了有一会儿了……呕……呕了一点……嘴里念叨着胡话……”

高热、无汗、抽搐、舌红苔黄……二两脑中飞速运转。这符合中医“小儿急惊风”的范畴,多因外感风热,热极生风所致。在现代医学看来,就是严重感染引起的高热惊厥。

首要任务是降温!防止惊厥再次发生和大脑损伤!然后才是抗感染和对因治疗。

“娘,快!打盆凉水来,要最凉的井水!再找几块干净的布!”二两语速飞快地吩咐,“赵婶,你把狗娃的衣服解开,帮他散热!”

王氏和赵婶虽然心慌,但被二两的镇定感染,立刻照做。凉水打来,二两将布巾浸湿,稍微拧干,然后敷在狗娃的额头、脖子两侧(颈动脉)、腋窝、大腿根部(股动脉)等大血管经过的地方,利用水分蒸发带走热量。同时,他用另一块湿布轻轻擦拭狗娃的西肢和身体,进行物理降温。

“大哥!你去房后,快采一把鱼腥草,连根洗净拿过来!要快!”二两又对愣在一旁的大哥大石喊道。鱼腥草清热解毒力强,且新鲜草药汁液起效快,是目前情况下最可能获得的“天然抗生素”。

大石“哎”了一声,像箭一样冲了出去。

“二姐,你去烧点温水,稍微放点盐!”二两又对吓得脸色发白的小丫说。高热惊厥和物理降温都可能导致脱水,需要补充电解质。

院子里和门口围观的村民们都屏住了呼吸,紧张地看着二两有条不紊地指挥着,看着这个瘦弱的少年脸上那与年龄不符的专注和冷静。湿布敷上后,狗娃似乎因为凉爽的刺激,抽搐的频率稍微减缓了一点。

这时,二两的意识再次沉入《医典》。他输入的关键信息是:“小儿高热惊厥,外感风热,二两拨乾坤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二两拨乾坤最新章节随便看!急则治其标,退热定惊。”

《医典》光华流转,显现出应对方案:

【急症处理】

? 针刺放血: 取十宣穴(十指尖端)、耳尖穴,刺血少许,可泻热开窍,镇惊熄风。(旁注:无针时可强力掐按替代。)

? 推拿降温: 清天河水(前臂内侧正中线,从腕横纹推至肘横纹)、退六腑(前臂尺侧,从肘推至腕)、推脊柱,皆有良效。

看到“掐按替代”,二两立刻有了主意。他没有针,但有力气!他让赵婶固定住狗娃的手,自己用拇指指甲,用力掐按狗娃十个手指的指尖(十宣穴)和耳廓顶端(耳尖穴)。每个穴位都掐到出现明显的红痕甚至微微渗血为止。这是一种强刺激,旨在醒神开窍,泻热镇惊。

掐按完毕,二两又按照《医典》图示,用拇指蘸了点凉水,在狗娃的前臂内侧,从手腕向手肘方向快速首推(清天河水),反复数百次。他的动作迅捷而有力,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也许是物理降温起了作用,也许是掐按穴位的强刺激产生了效果,又或者是二两一系列镇定果断的操作带来了心理安慰,狗娃的抽搐竟然渐渐停止了!虽然依旧高热昏迷,但呼吸似乎平稳了一些,最危险的惊厥状态暂时解除了!

“不抽了!不抽了!”赵婶惊喜地低呼,眼泪流得更凶了,但这次是带着希望的泪水。围观的村民中也发出一阵低低的惊叹和议论。

“好像真有效!”

“二两这孩子,神了!”

“看来是真得了传授啊!”

这时,大石捧着洗净的鱼腥草跑了回来,小丫的温水也烧好了。二两接过鱼腥草,放入口中咀嚼——浓烈的鱼腥味瞬间充斥口腔,但他顾不上了,嚼烂后吐出草泥,混合了一点温盐水,示意赵婶:“赵婶,想办法,一点点喂给狗娃,能喂多少是多少。”

鱼腥草清热解毒,虽然味道怪异,但现在顾不上了。赵婶此刻对二两己是言听计从,小心翼翼地接过草泥,一点点抹进狗娃的嘴里。

就在二两稍稍松了口气时,《医典》再次浮现新的信息,是关于惊厥停止后的调理和护理:

【后续调理】

? 方剂: 高热退后,可用银翘散加减(金银花、连翘、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清余热,防复发。若附近有桑树,桑叶、菊花亦可代用。

? 护理: 保持安静,避风,多饮温水。密切观察体温,防止复热。饮食清淡,以米汤为主。

二两心中大定。他看了看窗外,不远处就有一棵桑树。他转头对赵婶说:“赵婶,狗娃的急惊是暂时稳住了,但热还没退,夜里可能还会反复。你记一下:等下我让大石去采点桑叶和菊花,再加点金银花,煮水给他喝,能清余热。晚上一定要有人守着,用凉水继续给他擦身降温,只要不抽风,温度慢慢降下来就不要紧。明天如果还烧,得再想办法。”

二两交代得清晰明了,既有眼前的处理,又有后续的安排,显得极为专业可靠。赵婶感激涕零,抱着虽然依旧昏睡但呼吸平稳了不少的狗娃,就要给二两磕头:“二两!不,小神医!谢谢你!谢谢你救了我家狗娃的命啊!你的大恩大德,我们赵家没齿难忘!”

王氏赶紧扶住赵婶。周围的村民们看向二两的眼神彻底变了,之前的疑虑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真切的敬佩和信任。能处理这么凶险的急症,这己经不是“有点本事”了,这是真真正正的“医术”!

“二两,没想到你这么厉害!”

“以后咱们村有个头疼脑热,可算是有指望了!”

“陈老石,你家这是出了个宝啊!”

陈老石和王氏站在一旁,看着被众人围在中间、从容镇定的二两,心情复杂,有骄傲,有欣慰,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激动。他们知道,他们的二两,真的不一样了。

狗娃在二两的指导下,被赵婶小心翼翼地抱回家去继续护理。村民们又议论了一阵,才渐渐散去,但“陈家二两是个小神医”的消息,却以比之前快得多的速度,在陈家沟传开了。

夕阳西下,将小院的影子拉得很长。二两疲惫地坐在树墩上,连续的精神高度集中和体力消耗,让他几乎虚脱。大哥大石默默递过来一碗温水。

“二两,你……你啥时候学的这些?”大石终于忍不住问道,眼睛里充满了好奇。

二两喝了一口水,看着远处沉落的夕阳,轻轻笑了笑,依旧用了那个借口:“梦里,那个白胡子老爷爷教的。”

这一次,这个借口显得无比真实而有分量。

王氏走过来,心疼地摸了摸二两依旧苍白的脸:“累坏了吧?今晚娘给你煮个鸡蛋补补!”

鸡蛋!在这个家里,鸡蛋是极其珍贵的营养品,通常只有重要的日子或者给最重要的劳动力吃。

二两心里一暖,刚想拒绝,陈老石却开口道:“该吃!二两今天救了狗娃一命,是积了大德!吃个鸡蛋应该!”

看着家人关切的目光,二两点了点头。他知道,他不仅赢得了邻居的信任,更在这个家里,确立了一个全新的、不可或缺的位置。

首例病患的成功救治,如同在黑暗中点燃了一盏灯。虽然光芒微弱,却照亮了他前行的路,也让周围的人,看到了希望。

他抬头望向暮色渐合的远山,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赤脚医生二两的路,从救治这个高热的孩童开始,正式踏上了征程。



    (http://www.220book.com/book/XJQ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二两拨乾坤 http://www.220book.com/book/XJQK/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