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西年的汴京,秋意己深。相国寺前的银杏树洒下满地金黄,踩上去沙沙作响,为这座千年古都平添了几分萧瑟。然而这日清晨,一阵急促的铜锣声打破了往日的宁静。
"快来看!卦王下战书了!"一个报童模样的少年边敲锣边喊,将手中的揭帖分发给过往行人。
不过片刻工夫,相国寺山门前己围得水泄不通。那对饱经风霜的石狮子之间,赫然贴着一幅丈余长的朱砂战书,字迹张扬跋扈,宛如刀剑相击:
"竖子谢石,恃邪术惑众,乱我汴京玄门清誉。三日之后,辰时三刻,汴河畔设坛斗法三场,邀三教九流共鉴。败者永离汴京,敢应否?"
落款处,"王守拙"三个字铁画银钩,下面郑重其事地盖着那方"神机妙算"的朱文印。
人群顿时炸开了锅。卖炊饼的老汉忘了翻动锅里的饼,绸缎庄的伙计探出大半个身子,连过往的轿子都停了下来。
"卦王这是要动真格的了!"
"谢先生才来几个月,就惊动了这位爷?"
"这下可有好戏看了!"
消息如野火般蔓延,不到一个时辰,整个汴京城都在议论这场突如其来的对决。
州桥夜市,谢石刚摆开摊子,就见太学生陈东急匆匆赶来,额上还带着细密的汗珠。
"先生,大事不好!"陈东压低声音,将谢石拉到一旁,"王半仙在相国寺前下了战书,要与您公开斗法!"
见谢石神色如常,陈东更加着急:"先生有所不知,那王半仙与宫中宦官往来密切。去年有个从江南来的相士,就是被他设计赶出汴京的。此战恐怕..."
"恐怕并非单纯的术法之争?"谢石微微一笑,拍了拍陈东的肩膀,"陈兄放心,我自有分寸。"
这时,苏琬也闻讯赶来,小姑娘脸色发白,手中还攥着刚买来的笔墨:"先生,我听说那卦王心狠手辣,去年那个相士离京时,还断了一条腿..."
谢石安抚地对她点点头,目光落在案头那本翻开的《字林玄解》上。书页正停在"势"字篇,上面有一行小注:"势如张弓,满则必发。"
"卦王重'术'而轻'道',此战正可明辨是非。"他轻声说道,语气平静得仿佛在谈论今日的天气。
与此同时,汴河畔己是一片繁忙景象。王半仙的数十名弟子正在搭建法坛,紫檀木的香案、青铜铸造的鼎炉、绣着八卦图案的锦绣幡幢一一就位。气派之盛,引得路人纷纷侧目。
一个身着道袍的弟子站在高处,对着围观的百姓朗声道:"三日后,且看我家师父如何揭穿这江湖骗子的真面目!"
人群中,邢三手压低斗笠,冷冷地注视着这一切。他转身拐进一条小巷,很快消失在错综复杂的街巷中。
而谢石的测字摊前,依然排着长队。一个老农正絮絮叨叨地说着家中烦忧,谢石耐心倾听,时不时在纸上写画讲解。仿佛那张震动汴京的战书,与他毫无关系。
只有细心的人才会发现,今日谢石为众人测字时,格外强调了"诚"字的重要性。
"字为心画,贵在真诚。"他对每一个求测者都如是说。
夕阳西下,谢石收摊时,苏琬一边帮他整理笔墨,一边忧心忡忡地问:"先生,三日后那场斗法,您真的不担心吗?"
谢石望着汴河上渐起的暮霭,唇角泛起一丝若有似无的笑意:"你可知为何卦王要在汴河畔设坛?"
苏琬茫然摇头。
"汴水东流,终归大海。"谢石提起书匣,"执意逆流而上者,终将被浪潮吞没。"
这句话轻轻飘散在晚风中,却仿佛预示着三日后那场较量的结局。
而在城市的另一个角落,王半仙正对心腹弟子吩咐:"去告诉梁公公,三日后请他派个人来观战。我要让那小子知道,这汴京城,不是他该待的地方。"
烛光摇曳,映出他眼中一闪而过的杀机。
作者“御用作家”推荐阅读《测字祖师》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XJX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