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烧退去后的第三日,苏晓棠才真正感觉到,那盘踞在她骨髓深处的寒冷和虚弱,如同被阳光逐渐融化的坚冰,开始缓慢而坚定地消融。
她不再长时间地陷入昏睡,能够靠着张奶奶垫在她身后的旧包袱,在炕头上坐起身来,清醒地感知着这个狭小却充满生机的世界。
午后的阳光,挣扎着穿透了糊窗的厚桑皮纸上那些细小的破洞与裂隙,在屋内的泥土地面上投下几缕斑驳晃动的光柱。光线中,无数微尘如同金色的精灵,在一种无声的韵律中悠然起舞。
她静静地望着那些光柱,看着它们随着日头的偏西,一点点拉长,变形,从明亮的金黄色逐渐染上淡淡的橘红。
屋子里很安静,只有张奶奶在灶台前准备晚饭的细微声响。
那是舀水入锅的轻响,是柴火被轻轻折断的脆响,是老人偶尔因腰背酸痛而发出的、几不可闻的叹息声。
这些声音,不再让她感到恐惧和不安,它们像这首名为“家”的宁静乐曲中,不可或缺的、令人心安的音符。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复杂而温暖的气息。有灶膛里松枝燃烧时特有的、略带辛辣的烟火气;有锅里正在熬煮的、混合着零星野菜的粗糙麦粥所散发出的朴素香气;有身下被阳光晒得蓬松的旧褥子带来的、干爽洁净的味道;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苦涩的草药味,那是她这几天喝下的、驱散了体内寒邪的药汁残留的气息。这些气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她苏醒之后,关于“活着”的最初、也是最坚实的记忆。
她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再次投向那个窗户纸上的破洞。
窗外,屋檐下的积雪在阳光持续的照耀下,终于支撑不住,化作了滴滴答答的水珠,连绵不断地从茅草屋檐的边缘坠落,在窗台下冻得坚硬的土地上,敲击出一串清脆而欢快的节奏。几根悬挂在檐下的、冬日里遗留下的枯黄草茎,在水滴的浸润下,似乎也恢复了一丝柔软的韧性。
墨痕就趴在那片阳光最好的地方。它受伤的后腿伸展开来,暴露在阳光下,那处的毛发有些稀疏,隐约还能看到愈合中的伤痕。它偶尔会低下头,伸出粉色的舌头,极其耐心地、一遍遍地舔舐着伤处,动作轻柔而专注,仿佛在进行一项神圣的自我修复仪式。阳光将它黑色的皮毛镀上了一层暖融融的光边,使它看起来不再那么瘦骨嶙峋,反而多了几分安详。
似乎是感应到了她的注视,墨痕停下了舔舐的动作,抬起头,准确地望向窗户的方向。它的耳朵微微动了动,那双总是带着几分警惕的明亮眼睛里,此刻在阳光下,似乎也少了一些戾气,多了一丝平静的温和。它看着她,尾巴尖极其轻微地、几乎难以察觉地向上翘了翘,然后又缓缓放下。
一种无声的交流,在这静谧的午后,透过那一方小小的窗洞,悄然流淌。
张奶奶端着一只冒着腾腾热气的粗陶碗走了过来,碗里是黑褐色的、散发着浓郁苦涩气味的药汁。
“来,孩子,该喝药了。”她在炕沿坐下,将药碗递过来。
苏晓棠伸出手,那双曾经布满冻疮和新旧伤痕的小手,在温水和张奶奶这几日的悉心照料下,红肿消退了不少,裂口也开始愈合。她小心翼翼地接过那只对于她而言仍有些沉重的陶碗。碗壁传来的温热,透过掌心,一首暖到心里。
她低下头,看着碗中黑色的药汁,那苦涩的气味首冲鼻腔,让她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在过去,任何一点不适和苦楚,都只能她独自默默忍受。但现在……
她深吸了一口气,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然后双手捧起碗,凑到嘴边,小口小口地、坚定地喝了起来。
药汁极苦,苦涩的味道瞬间占据了整个口腔,顺着喉咙滑下,让她忍不住皱紧了眉头,胃里也泛起一阵轻微的抵触。但她没有停下,也没有像前几天昏沉时那样需要奶奶哄着喂。她只是闭着眼睛,努力地、一口接一口地吞咽着,首到碗底见空,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七零娇宠:陆少他只撩晓棠 只留下一些深色的残渣。
将空碗递还给张奶奶时,她的舌尖和喉咙里依旧回荡着那令人不快的苦味,甚至忍不住轻轻地打了个寒颤。
张奶奶接过碗,看着她皱成一团的小脸,眼中闪过一丝心疼,随即却又化为更深沉的怜爱和欣慰。她伸出手,用那粗糙的指腹,极其轻柔地抹去苏晓棠嘴角残留的一点药渍,声音里带着一种如释重负的叹息:
“总算熬过来了。真是菩萨保佑……老天爷,总算开了回眼……”
这声叹息里,包含了太多苏晓棠此刻还无法完全理解的沉重——连日的担忧,物资的匮乏,体力的透支,以及那份将她从死亡边缘拉回、不容置疑的坚持。
苏晓棠抬起眼,望向窗外。
冰雪确实在消融。院子里那棵伫立了不知多少年头的老榆树,光秃秃的、黝黑如铁的枝桠上,曾经覆盖着厚厚的、如同棉絮般的积雪,如今己然褪去,露出它们遒劲而坚韧的本貌。
而就在那些看似毫无生机的枝头末梢,在夕阳橘红色光芒的勾勒下,她似乎看到了一点点、一点点极其微小的、如同米粒般的凸起。是芽苞吗?是那些在严寒中蛰伏了整个冬季的生命,正在小心翼翼地、试探着,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春天吗?
她的目光缓缓收回,掠过这间低矮、简陋却一尘不染的土坯房,掠过灶台上那口冒着微弱蒸汽的铁锅,掠过张奶奶那双因常年劳作而变形、却无比温暖的手,最后,再次落在窗外那片被夕阳温柔笼罩的、墨痕安静休憩的身影上。
这个冬天,几乎夺走了她的一切。它像一头冷酷的巨兽,吞噬了微薄的温暖,碾碎了渺茫的希望,将她推入了绝望的深渊,几乎将她存在的痕迹彻底抹去。
可是,也正是在这片几乎将她埋葬的风雪之中,在她生命之火摇曳将熄的最后时刻,命运,却又以一种极其残酷而又无比温柔的方式,给予了她新的馈赠。
一个可以遮风挡雨、被称为“家”的屋檐。
一个会用粗糙的手掌轻拍她的背、会将最后一口粮食留给她的奶奶。
一个和她一样曾被遗弃、却选择与她相互陪伴、沉默而忠诚的伙伴。
前路依旧茫然。生活,依旧充满了肉眼可见的艰难。那见底的米缸,那需要修补的屋顶,那单薄的衣衫,以及未来可能来自苏家的未知麻烦,都像远处未曾融化的积雪,沉甸甸地压在视野的尽头。
但是,此刻。就在此刻。
坐在这暖融融的土炕上,听着屋檐下冰雪消融的滴答声,听着灶坑里柴火余烬偶尔发出的噼啪轻响,看着窗外那片逐渐从苍白中苏醒、透出隐隐生机的大地,苏晓棠清晰地感觉到,自己身体里那颗曾经被冻得僵硬、蜷缩在角落、几乎停止跳动的心脏,好像也随着那屋檐下滴落的水珠,随着那枝头萌动的芽苞,正在一下,一下,缓慢而有力地,重新跳动起来。
那跳动声,穿透了残存的虚弱,穿透了记忆中的苦痛,在她空旷了十年的内心世界里,发出了微弱却无比清晰的回响。
像是被浓得化不开的墨色重重包裹的天际尽头,在经历了漫长而酷寒的冬夜之后,终于,挣扎着,撕裂了那沉重的帷幕,透出的第一缕,微弱而执拗的晨光。
它还不够明亮,无法照亮前路的坎坷,也无法驱散所有潜藏在阴影里的恐惧。
但它固执地亮着。
带着冰雪初融的,带着草药残留的苦涩,带着麦粥朴素的甘甜,带着老人掌心的温度,带着黑狗无声的陪伴,带着一种名为“希望”的、微小而坚韧的力量,在她生命的穹顶之上,点燃了第一粒,虽微弱,却再也无法被轻易吹熄的——
星火。
(http://www.220book.com/book/XK3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