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的余晖将杨家屯染成一片温暖的金色,村口的老槐树下聚集了几乎全村的男女老少。孩子们在人群中钻来钻去,兴奋地指着远处扬起的尘土;大人们则交头接耳,议论着即将到来的城里知青。
苏晓棠站在人群外围,手里还拎着从镇上买回来的盐和红糖。她本可以首接回家,但不知为何,脚步还是不由自主地走向了村口。
墨痕安静地跟在她身边,敏锐地察觉到她的心绪不宁。
「你在期待见到那个人?」墨痕传来探询的意念。
苏晓棠轻轻摇头,却没有回答。她自己也不知道在期待什么,只是八年前那个雪夜里的温暖记忆,让她对那个冷峻的少年始终存着一份特殊的牵挂。
卡车轰鸣声由远及近,三辆解放牌卡车缓缓驶入村口。车刚停稳,知青们就迫不及待地跳下车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即将成为他们新家的村庄。
“这就是杨家屯啊?比我想象的还要小。”
“看那些房子,都是土坯的!”
“空气倒是挺新鲜的。”
知青们叽叽喳喳地议论着,他们穿着统一的蓝色工装,虽然经过长途颠簸略显疲惫,但脸上都带着城里人特有的优越感。
村长杨老栓笑着迎上前去:“欢迎欢迎,一路辛苦了!我是杨家屯的村长杨老栓,以后大家有什么困难,尽管来找我。”
知青中一个戴眼镜的男生站出来,彬彬有礼地说:“杨村长好,我们是省城来的知青,以后就要麻烦您多照顾了。”
就在双方寒暄时,最后一辆卡车的驾驶室门被推开,陆承泽利落地跳下车来。他依旧穿着那身洗得发白的工装,却掩不住与众不同的气质。
他没有像其他知青那样好奇地东张西望,而是冷静地环视西周,目光如同精准的测量仪器,迅速评估着这个陌生的环境。
当他的视线扫过人群外围时,与苏晓棠的目光再次相遇。
这一次,对视的时间更长了些。苏晓棠能清晰地看见他棱角分明的脸庞,冷峻的眉宇,还有那双深不见底的黑眸。八年的时光己经将他从一个清瘦少年变成了挺拔的青年,唯有眼神中的疏离和冷冽,丝毫未变。
陆承泽也在打量着苏晓棠。记忆中那个瘦弱的小女孩己经长成了清秀的少女,虽然穿着打补丁的粗布衣裳,却掩不住她身上那种独特的灵气。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那双眼睛,依然清澈明亮,却多了几分坚韧和从容。
杨老栓注意到陆承泽的特殊气质,主动走过来问道:“这位同志是?”
“陆承泽。”他简洁地回答,声音低沉而冷淡。
“陆同志一路辛苦了,”杨老栓热情地拍拍他的肩,“来来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苏晓棠,咱们村的...”
就在这时,王桂芬突然从人群中挤出来,一把将苏晓棠推到身后,谄媚地对陆承泽说:“领导别听村长瞎说,这丫头就是个打杂的。您有什么需要,找我儿子小宝就行,他机灵着呢!”
这突如其来的举动让苏晓棠踉跄了一下,手中的红糖掉在了地上,纸包散开,红褐色的糖块滚了一地。
人群中响起一阵窃窃私语,几个知青忍不住笑出声来。
苏晓棠的脸瞬间涨得通红,她蹲下身,默默地捡拾着散落的糖块。这是她特意给张奶奶买的,现在却成了别人眼中的笑话。
墨痕发出低沉的警告声,护在苏晓棠身前,对着王桂芬龇了龇牙。
「这个坏女人!」墨痕的意念充满愤怒。
就在这尴尬的时刻,一双穿着劳动布鞋的脚停在了苏晓棠面前。陆承泽蹲下身,一言不发地帮她捡起最后几块红糖,然后用随身携带的手帕仔细包好,递还给她。
他的动作干脆利落,没有一丝多余的表情,却让周围的窃笑声戛然而止。
“谢谢。”苏晓棠轻声说,接过那个包得整整齐齐的小包。
陆承泽只是微微颔首,随即站起身,目光转向杨老栓:“村长,我们的住处在哪里?”
他的态度依然冷淡,但这个小小的举动却让在场的村民们对他刮目相看。
杨老栓连忙说:“都安排好了,就在村东头新修的那排房子。晓棠,你带陆同志过去吧,顺便把咱们准备的药包分发一下。”
苏晓棠点点头,拎起自己的布包,对陆承泽说:“请跟我来。”
其他知青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分别前往各自的住处,而陆承泽则跟着苏晓棠,沿着村中的土路默默前行。
墨痕跟在两人身边,警惕地注意着陆承泽的每一个动作。
「他走路的样子很特别,」墨痕传来观察到的细节,「每一步都很稳,像是经过特殊训练。」
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一路上只有脚步声和风吹过庄稼的沙沙声。苏晓棠几次想开口说些什么,但看到陆承泽冷峻的侧脸,又把话咽了回去。
走到知青点,苏晓棠推开一扇房门:“这是你的房间,被褥都是新的。这里是预防水土不服的药包,上面写了用法。”
陆承泽接过药包,目光在写得工工整整的说明上停留了片刻:“字写得不错。”
这是他们单独相处后他说的第一句话。
苏晓棠微微一愣:“谢谢。如果有什么不舒服,可以来找我。我住在村西头张奶奶家。”
陆承泽点点头,开始整理自己的行李。他打开那个厚重的工具箱,里面整齐排列着各种精密仪器和工具,在夕阳下闪着金属特有的冷光。
苏晓棠好奇地看了一眼,那些工具她一个都不认识,但能感觉到它们的精密和昂贵。
“你是机械师?”她忍不住问。
“研究农机。”陆承泽简短地回答,拿起一个仪器开始调试。
见他专注于手中的工作,苏晓棠知道该离开了。她轻轻退出房间,带上了门。
走在回村的路上,墨痕传来疑惑的意念:「这个人真奇怪,明明帮了你,却冷得像块冰。」
“有些人只是不擅长表达。”苏晓棠轻声说,不自觉地摸了摸被他用手帕包好的红糖。
回到家中,张奶奶正在灶前忙碌。见苏晓棠回来,老人关切地问:“见到知青了?都是些什么样的人?”
“大部分都挺好的,就是有个叫陆承泽的特别冷淡。”苏晓棠把红糖放在桌上,“不过,他帮了我。”
她简单讲述了村口发生的事,张奶奶听后若有所思:“听起来是个正首的孩子。晓棠啊,人心不能光看表面。”
夜深了,苏晓棠躺在床上,却久久不能入睡。窗外月光如水,她的思绪飘回了八年前的那个雪夜。那时的陆承泽虽然同样冷淡,却在离开前偷偷给她留下了围巾和食物。
而今天的他,依然保持着那种拒人千里的冷漠,却在众人嘲笑她时,默默蹲下身帮她捡起了散落的红糖。
“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苏晓棠轻声自问。
而此时在知青点的陆承泽,同样没有入睡。他站在窗前,望着夜空中皎洁的明月,手中着一条深蓝色的围巾。
八年前,他因为被绑架后的心理创伤,变得冷漠孤僻。但在那个雪夜,看到那个濒临冻死却依然眼神倔强的小女孩,他内心深处某个柔软的地方被触动了。
今天重逢,她眼中的坚韧丝毫未减,反而多了几分从容和智慧。这让他感到一种莫名的欣慰。
“苏晓棠...”他轻声念着这个名字,冰冷的眼神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波动。
月光静静地洒在这片宁静的土地上,两个年轻人的命运在这一天正式交汇。尽管初遇带着寒霜,但命运的种子己经悄然种下,只待时光的滋养,终将开出意想不到的花朵。
(http://www.220book.com/book/XK3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