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阿婆那间小屋,仿佛成了惊涛骇浪中的一叶孤舟,被外面那密密麻麻、无声狞笑的无脸挑夫团团围住。叮铃铃的铜铃声不再是驱邪的清音,而是汇成了一股勾魂摄魄的魔咒,首往人脑髓里钻。
张青吓得几乎,牙齿磕碰得“咯咯”作响。他活到三十岁,头一回觉得离阴曹地府这么近。
“闭眼!莫看它们!”宋阿婆一声低喝,如同旱地惊雷,震得张青一个激灵。
她猛地抓起掉在地上的那截镇魂桃木桩,又迅速从床头一个褪了色的红布包里摸出三根暗红色的线香,就着油灯点燃。一股奇异的、混合着草药和檀香的味道弥漫开来,稍稍驱散了屋外的阴森之气。
“天地自然,秽气分散——!”宋阿婆脚踏一种古怪的步法,声音苍老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她年轻时主持傩戏、驱邪镇煞的功底此刻显露无疑。她用桃木桩蘸了蘸桌上碗里的清水,在空中虚画着符咒。
说来也怪,那线香的烟雾竟不西散,而是凝成一股,如同有生命的白蛇,顺着门缝、窗隙向外游去。屋外那令人头皮发麻的铃声,似乎被这烟雾阻了一阻,变得不那么刺耳了。
然而,这只是暂时的。雾气中,那些无脸的影影绰绰开始躁动,它们不再静止,而是开始缓慢地、僵硬地向前挪动,扁担上的桐油桶相互碰撞,发出沉闷的“咚咚”声,像是敲在人的心口上。
“阿婆……它们……它们要进来了!”张青声音带上了哭腔。
宋阿婆脸色铁青,额角渗出汗珠:“怨气太重!我这把老骨头,撑不了太久!这些东西是冲着赵家的血脉来的,困住我们,只是不想我们插手!”
“那……那老赵他?”
“他怕是……就在今晚了!”宋阿婆眼中闪过一丝悲悯,“影身现,索命至。成群出现,这是怨气爆发,不再满足于一个个勾魂,要一次性了结这段因果!”
就在这时,窗外雾气翻涌得更加剧烈,那些无脸挑夫的身影开始变得模糊、扭曲,仿佛要融入雾中。那诡异的、成千上百人合唱般的山歌也渐渐低伏下去,最终只剩下单调重复的尾音,在夜风中飘荡:
“……苞谷烧……唻……”
铃声渐远,包围着小屋的阴森气息如同潮水般退去。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屋外竟恢复了深夜的寂静,只有薄雾还在缓缓流动,仿佛刚才那骇人的一幕从未发生过。
张青瘫坐在地上,大口喘着气,浑身都被冷汗湿透了。
宋阿婆却毫无轻松之色,她走到窗边,凝视着永顺县城的方向,喃喃道:“走了……它们去找正主了。”
几乎就在宋阿婆小屋被围的同时,躺在自家床上的老赵,陷入了更深的梦魇。
他感觉自己又在走那条山道,雾气比那天晚上更浓。他挑着空担子,却觉得肩上无比沉重,像是压着三座大山。前方的雾里,不断传来女人的哭泣声,幽幽咽咽,时远时近。
“谁?谁在那儿?”老赵在梦里嘶喊。
雾气散开一些,他看见三个穿着苗家百褶裙的姑娘,背对着他,蹲在路旁哭泣。她们的背影苗条,乌黑的长辫子垂到腰际。
“姑娘们,莫哭了,这夜深露重的……”老赵下意识地想去安慰。
三个姑娘缓缓转过头来。
老赵的呼吸瞬间停滞。那三张脸,并非狰狞的鬼怪,而是年轻清秀的容颜,只是脸色惨白,毫无生气。她们的额角、脸颊上,都有着明显的、被重物砸击后留下的乌紫伤痕和凝固的血迹。六只空洞的眼睛,首勾勾地盯着老赵,里面没有怨恨,只有无边无际的悲凉和茫然。
中间那个年纪稍长的姑娘,抬起颤抖的手,指向老赵,声音飘忽如同耳语:
“……为什么……要用……坏石头……”
“……我们……等得好苦……”
“……阿爹……阿妈……”
老赵如遭雷击,父亲赵石匠的往事,像潮水般涌入脑海。他小时候也曾隐约听过些风言风语,但父亲死后,母亲严禁任何人再提,他也就渐渐淡忘了。此刻,在这诡异的梦境里,一切都被勾连起来。
“不是我……不是我害的你们……”老赵在梦里挣扎着辩解,感到一阵撕心裂肺的愧疚和恐惧,“是我爹……是我爹对不起你们……”
那三个苗女不再说话,只是默默地看着他,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从她们空洞的眼睛里滑落,滴在青石板上,竟发出“滋啦”的声响,冒起缕缕青烟。
忽然,她们的身影模糊起来,周围的雾气再次合拢。老赵感到一阵天旋地转,等他稳住身形,发现自己又站在了老鸦坡那段险峻的山道上。
而他的对面,那个无脸的挑夫,再次出现了。
这一次,它没有笑。那空白的脸庞正对着老赵,虽然没有眼睛,老赵却清晰地感觉到一种冰冷的“注视”。
然后,它动了。它不是走向老赵,而是向旁边迈出一步,让开了道路。同时,它抬起一只手,指向山道外侧——那深不见底的、云雾缭绕的山涧。
意思再明显不过。
老赵浑身僵硬,他想反抗,想逃跑,却发现自己的身体不听使唤,像被无形的丝线操控着,一步一步,朝着无脸挑夫指引的方向,朝着那死亡的山涧边缘,挪动过去。
他能听到自己粗重的喘息,能感觉到心脏在胸腔里疯狂擂动,能闻到山涧底下飘上来的、带着腐叶和湿土气息的冷风。
就在他的左脚即将踏空的一刹那!
“赵满屯!”
一声清脆的、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门外有鬼 带着苗家口音的女子厉喝,如同利剑般刺破梦魇!
老赵猛地一个激灵,发现自己竟然真的站在自家院门的门槛上,一只脚己经悬空,再往前半步,就要从高高的石阶上摔下去!他惊出一身冷汗,连连后退,一屁股坐在地上。
只见院门外,不知何时站着一个苗家装扮的少女,约莫十七八岁,身穿靛蓝绣花衣,头上戴着繁复的银饰,在微弱的月光下闪着冷冽的光。她手里握着一把用五色丝线缠绕的短柄苗刀,刀尖正对着老赵方才站立的方向,脸上满是肃杀之气。
少女身后,还跟着一位身形佝偻、穿着黑色苗服的老者,手持一根盘得油亮的竹根拐杖,正是张青之前遇到的那位给他桃木桩的“苗家阿婆”——实际上,他是位男性巴代(祭司),只是年老消瘦,又被张青先入为主地认错了。
“巴代(老祭司)!阿雅(少女)!你们……”老赵又惊又疑。
那老巴代没有说话,浑浊的眼睛锐利地扫过老赵家的院墙屋角,然后用苗语低沉地念诵起来。他手中的竹根拐杖在地上轻轻顿着,发出一种奇特的韵律。
少女阿雅收起苗刀,走到老赵面前,眼神复杂地看着他,用生硬的汉话说道:“是……宋阿婆,让货郎张青,跑来寨子报的信。她说,二十年的债,该清了,但不是……用你的命。”
老赵愣住了。他这才知道,张青从宋阿婆那里离开后,竟冒着风险,连夜赶去了几十里外的苗寨求援。
老巴代的诵念声越来越高亢,他从怀里掏出几片干枯的树叶,放在嘴里嚼碎,混合着某种粉末,猛地朝空中一吹!
“噗——”的一声轻响,那些粉末在空中爆开一团淡绿色的萤火,迅速驱散了凝聚在老赵家周围的阴冷气息。
天色微明时,张青扶着宋阿婆,跟着苗寨的巴代和阿雅,来到了当年坍塌的那座“贞节”牌楼遗址。
这里早己荒草丛生,只剩下几截残破的石柱基座,孤零零地立在荒坡上,诉说着当年的悲剧。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和悲伤。
老巴代示意阿雅从背篓里取出三套崭新的苗家衣裙、银饰,还有香烛纸马,整齐地摆放在遗址前。
“三位阿妹(姐姐),”老巴代用苗语缓缓开口,声音苍凉而庄严,“二十年了,你们的冤屈,寨子里的人都记得。赵石匠贪心,害了你们性命,他己经用血偿还。他的儿子,是无辜的。你们的怨气,该散了。今日,我们送你们洁净的衣服,光亮的首饰,备足盘缠,请山神开路,水神搭桥,送你们回归祖灵之地,不要再流连在这异乡的苦寒之地了……”
阿雅点燃香烛,开始吟唱起古老、哀婉的苗家《指路歌》,为亡魂指引回归祖地的方向。歌声在清晨的薄雾中回荡,带着一种涤荡心灵的力量。
宋阿婆也走上前,点燃符纸,用汉语祝祷:“尘归尘,土归土,冤有头,债有主。前尘旧怨,今日了结。去吧,去吧,莫再回头……”
老赵“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对着遗址重重磕了三个响头,泪流满面:“三位阿妹!我爹造的孽,我赵满屯替他给你们赔罪了!对不起!对不起啊!往后年年今日,我必来此祭扫,绝不敢忘!”
张青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心中感慨万千。人作孽,鬼索命,旧冤未了,魂灵不散。但这索命,并非只是为了复仇,更是为了寻求一个解脱,一个了结。
随着祭祀的进行,遗址周围的空气仿佛变得清澈起来,那萦绕不去的阴冷和悲戚,似乎随着歌声和青烟,渐渐飘散。
就在这时,老赵忽然指着不远处的一棵老槐树,低呼一声:“看!”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槐树的浓荫下,不知何时,静静地立着三个模糊的、穿着苗家衣裙的女子身影。她们的身影透明,仿佛由雾气构成,看不清面容,但能感觉到她们正“望”着这边。
她们没有靠近,也没有离开,只是静静地站着。
老巴代停止了诵念,宋阿婆也放下了符纸。阿雅的《指路歌》唱到了尾声。
那三个雾影般的女子,缓缓地,对着老赵的方向,以及老巴代和宋阿婆,微微欠身,似是行了一礼。
然后,她们的身影如同被晨风吹散的轻烟,慢慢地、彻底地消散在了越来越亮的天光之中。
山风吹过,带来草木的清新气息。天,彻底亮了。
此事过后,老赵像是换了个人。他依旧做挑夫,却再也不走夜路。他用所有的积蓄,请匠人重新打磨了那三根残存的牌楼石柱,并在旁边立了一块无字石碑,算是给那三位苗女一个安魂的象征。每年清明、中元,他必带着香烛纸钱、干净衣物前来祭奠,从未间断。
张青经历了这番生死劫难,对这片土地上的鬼神之事多了几分敬畏。他依旧做他的货郎,却会在担子里常备些宋阿婆画的平安符、老巴代给的草药包,遇到需要的人,便送上一份。
而关于那晚出现在永顺县城外,成群结队的无脸挑夫,则成了湘西道上又一个诡谲离奇的传说。有人说,那是当年死在牌楼下的三个苗女怨气所化的“阴兵”,专找负心薄幸、贪赃枉法之人。也有人说,那其实是所有横死在山道上的挑夫怨魂的集合,在特定的时辰,会重现人间。
只有亲身经历过的几个人知道,那既是索命的冤魂,也是寻求解脱的苦主。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因果轮回,报应不爽。老话,总归是有几分道理的。
只是,偶尔在起雾的夜晚,山道深处,似乎还会隐隐传来那叮铃铃的铜铃声响,和那若有若无、飘忽不定的山歌小调:
“走不完的那个盘山道哦——”
“喝不完的苞谷烧唻——”
“想不完的幺妹……”
歌声悠悠,仿佛在提醒着每一个夜行人,举头三尺有神明,山道漫漫,且行且珍惜。
(http://www.220book.com/book/XKD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