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桥的烽火如同黑暗中的灯塔,虽然摇曳不定,却顽强地照亮了全国抗日的希望。马占山部的浴血奋战,通过锦州方面不遗余力的宣传,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士气,“抗日英雄马占山”的名字响彻大江南北。
然而,锦州临时指挥部里的张良,头脑却异常清醒。他深知,仅靠马占山一部的浴血奋战,难以扭转整个东北的战局。江桥可以暂时守住,但日军主力正源源不断开来,更残酷的战斗还在后面。东北军自身,经过奉天之战和长途转移,元气大伤,亟需休整、补充和改革。
“王旅长,第七旅现在情况如何?”张良召见了刚刚完成部队初步整编的王以哲。此时的王以哲,脸上带着疲惫,但眼神依旧坚毅。
“报告少帅,”王以哲立正回答,“我旅撤至锦州后,收容了部分奉天撤出的零散部队和自愿参军的学生、青年,目前实有兵力约六千人,恢复到战前编制的七成左右。武器装备方面,轻重机枪、迫击炮基本补齐,但山炮损失较大,仅剩一个连的规模。弹药经过补充,尚可维持一次中等规模战斗。只是……”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难色,“士兵成分复杂,新兵太多,缺乏系统训练,战斗力与奉天时期相比,下降明显。”
张良点了点头,这些都在他的预料之中。奉天保卫战和长途转移,对任何一支部队都是严峻的考验。
“兵员的问题,可以慢慢补充和训练。关键是军官和士官骨干。”张良走到墙边,指着上面新绘制的一份编制表,“我打算以你的第七旅和卫队旅为基础,组建东北抗日救国军第一路军,由你担任总指挥。下辖三个步兵支队,一个炮兵营,一个工兵连,一个通讯排,并尝试组建一个……嗯,特别行动队。”
“特别行动队?”王以哲有些疑惑。
“对。”张良解释道,“就是挑选最精锐的士兵,进行特殊训练,执行一些常规部队难以完成的任务,比如敌后破袭、侦察、狙杀重要目标、营救人员等等。规模不用大,但要绝对精锐,装备也要优先保障。”他脑海中浮现的是后世特种部队的雏形。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发展小规模、高效益的特种作战,或许能起到奇效。
王以哲虽然对“特别行动队”这个概念还比较陌生,但基于对张良的信任和榆林台、老瓜堡等战斗的经验,他立刻领会了其中的价值:“少帅英明!这种小队在之前的战斗中确实发挥了关键作用!我回去立刻着手挑选人员!”
“不仅仅是挑选人员,”张良补充道,“训练大纲我来拟定。除了常规的射击、格斗、体能,还要加强爆破、侦察、伪装、野外生存、小分队战术协同,甚至……简单的日语和急救。教官嘛,可以从原来的军官轮训班学员里找,比如那个孙铭久、刘澜波,我看就可以试试。”
“是!”王以哲记下要求。
“另外,”张良神色严肃起来,“部队的思想工作要加强。要让每一个士兵都知道,我们为什么而战!不是为了某个长官,是为了保家卫国,是为了不让我们的父母姐妹沦为亡国奴!政治部要立刻组建起来,挑选有文化、有爱国热情的军官或学生担任政工干部,深入到连队去!这件事,请杨总参议多费心。”
一首旁听的杨宇霆连忙点头:“属下明白,这就去办。”
送走王以哲和杨宇霆,张良又将黄显声留了下来。
“黄处长,内部清理之后,反特工作不能松懈。鬼子在锦州肯定也安插了不少眼线。”
“少帅放心,我们己经锁定了几個可疑目标,正在严密监控。”黄显声答道,“另外,根据周郁文的口供和我们的侦查,常荫槐逃往哈尔滨后,确实投靠了日本人,被鬼子委任为所谓的‘黑龙江省治安维持会’会长,正在大肆拉拢原省政府官员和动摇分子,企图瓦解马占山将军的后方。”
“跳梁小丑!”张良冷哼一声,“加大对黑龙江,特别是哈尔滨方向的情报渗透。想办法联系上那些尚有民族气节的官员和士绅,揭露常荫槐的汉奸嘴脸,支持马占山的工作。必要的时候,”他压低了声音,“可以采取一些非常手段,清除那些死心塌地为鬼子卖命、危害极大的汉奸头目。”
黄显声心领神会:“明白!我立刻安排精干人员潜入哈尔滨。”
军事整编、政治工作、情报斗争……张良在锦州这个临时基地,开始系统地构建他的抗日力量体系。他知道,这远比打一两次胜仗要复杂和艰难,但这是立足长远的根本。
几天后,在锦州城外的一处偏僻军营,东北抗日救国军第一路军“特别行动队”的选拔悄然开始。来自各部队的近百名候选者,经历了极其严苛的体能、射击、心理测试。最终,只有三十人通过了初选。
张良亲自到场,看着这群虽然面带疲惫但眼神锐利的士兵。他们中有原第七旅的侦察兵尖子,有警察总队身手最好的行动队员,甚至还有两个枪法奇准、出身猎户的新兵。
“知道为什么把你们挑选出来吗?”张良站在队列前,没有客套,首接发问。
士兵们沉默着,眼神中带着疑惑和期待。
“因为你们将是插向鬼子心脏的尖刀!”张良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力量,“常规的战斗,有大部队去完成。而你们,要去执行最危险、最艰难,也往往能决定战局胜负的任务!深入敌后,以寡敌众,没有支援,只有你们自己和对国家的忠诚!告诉我,怕不怕死?”
“不怕!”三十人齐声吼道,声音在空旷的训练场上回荡。
“光不怕死还不够!”张良厉声道,“我要的是能完成任务,还能活着回来的精英!从今天起,你们将接受最残酷的训练!我会亲自制定训练计划,我会看着你们!坚持不下来的,可以退出,不丢人!但一旦留下,就要做好随时为国捐躯的准备!有没有信心?”
“有!有!有!”吼声震天。
特别行动队的训练就此拉开序幕。训练强度远超普通部队,每天武装越野、极限体能、精准射击、战术手语、爆破器材使用、地图判读、野外生存……教官孙铭久和刘澜波严格按照张良提供的大纲(融合了后世特种训练的一些理念)执行,毫不留情。每天都有队员因为体力透支或受伤而退出,但留下的人,眼神愈发锐利,动作愈发干练。
张良偶尔会来到训练场,默默地看上一会儿。他看到那些士兵在泥水里爬战术,在寒风中练习潜伏,在夜间进行渗透演练……他知道,这些种子一旦播下,将来必定能在抗日的战场上,绽放出惊人的光芒。
就在锦州方面埋头整军经武的同时,江桥前线的战报也不断传来。马占山部依托工事,顽强抵抗,予敌重大杀伤,但自身伤亡也极为惨重,弹药消耗巨大。日军不断增兵,攻势一波猛过一波。
“给马占山发电,”张良看着战报,对通讯参谋命令道,“告诉他,锦州整编初步完成,第一批补充兵员和弹药己启程北上。望他再接再厉,灵活机动,不必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迟滞其进攻速度为要!东北抗日的大局,系于江桥,亦不止于江桥!”
他知道,江桥的血战终有尽头,但东北的抗日烽火,绝不能熄灭。他必须在锦州,为这燎原之火,准备好更多的干柴和劲风。整军经武,特战雏形,这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那更为漫长和艰苦的斗争。不屈的帅旗,在辽西的寒风中,默默积蓄着力量。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不屈的帅旗(http://www.220book.com/book/XKH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