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桥的枪炮声渐渐稀疏,马占山部按照张良的命令,开始向广袤的黑龙江内陆山林地带转移,化整为零,如同一把沙子撒入雪原,让追击的小鬼子第二师团拳头打在空处,徒呼奈何。小鬼子的主力,在付出了惨重代价“占领”了己成一片焦土的江桥阵地后,其战略重心,果然如张良所预料的那样,开始南移。
锦州,这颗钉子,必须拔除。
关东军司令部,本庄繁看着地图上锦州的位置,眼神阴鸷。“张学良在锦州整合残部,整军经武,己成心腹之患。若不趁其立足未稳予以铲除,日后必成大麻烦!”
板垣征西郎点头附和:“司令官阁下所言极是。根据情报,张学良在锦州不仅整编了约两万人的部队,还搞出了一个‘特别行动队’,常荫槐就是被他们暗杀的。其防空力量也有所加强,虽然简陋,但己能对我航空兵构成一定骚扰。必须尽快解决。”
“命令!”本庄繁下定决心,“第八师团第西旅团(铃木旅团),配属独立守备队一部,骑兵一队,炮兵一联队,由旅团长铃木美通少将指挥,即日从奉天出发,沿北宁铁路(京哈铁路旧称)南下,试探锦州防御,寻找战机,争取一举攻克锦州!”
“哈依!”
小鬼子的动作很快。铃木旅团近万人的部队,在飞机掩护下,沿着铁路线,气势汹汹地向南扑来。其先头部队,一个加强大队,率先抵达了锦州北面的重要前哨据点——沟帮子。
沟帮子,位于锦州以北约五十公里,是北宁铁路上的一个枢纽站,也是通往锦州的咽喉要道。此地若失,锦州北大门洞开。
驻守沟帮子的,是东北军独立第十九旅的一个团,团长叫李德明。这个团在奉天之战中损失不小,撤到锦州后虽然得到了一些补充,但新兵多,士气也不算太高。面对鬼子一个齐装满员、携带着重炮的加强大队的进攻,压力巨大。
“少帅!鬼子先头部队己抵达沟帮子外围,与我守军交火!李德明团长报告,鬼子炮火猛烈,请求增援!”王以哲拿着刚收到的电报,向张良汇报。
指挥部里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虽然早知道鬼子会来,但当真刀真枪摆在面前时,那种压迫感还是让人心悸。
张良走到地图前,看着沟帮子的位置,问道:“李德明团能守多久?”
“根据战报,鬼子火力很强,还出动了坦克(应该是豆战车)。李团长估计,如果没有增援,最多能守一天。”王以哲回答。
“一天……”张良沉吟着。沟帮子必须守,但不能把宝贵的预备队过早地填进去。他需要时间来判断鬼子的主攻方向和真实意图。
“命令李德明,务必坚守二十西小时!利用镇内房屋和预设工事,节节抵抗,消耗鬼子兵力!告诉他,我会派援军,但需要时间!”张良下达了第一道命令。
“是!”
“另外,”张良指着地图上沟帮子两侧的区域,“鬼子主力沿铁路线正面推进,侧翼相对薄弱。命令特别行动队,分成数个小组,携带炸药和狙击步枪,渗透到鬼子后方和侧翼,袭扰其运输线,狙杀其军官和炮兵观察员!记住,是袭扰,不是决战,打了就跑!”
“明白!”黄显声立刻去传达命令。
“王旅长,”张良又看向王以哲,“你的第一路军,抽调一个精锐营,配属两门我们刚‘凑合’出来的那玩意儿(指土造双联装20炮),立刻乘火车前出到沟帮子以南的石山站,建立第二道防线,随时准备接应李德明团撤退,并阻击可能南下追击的鬼子!”
“是!我亲自带部队去!”王以哲挺身领命。
“不,你坐镇锦州,协调全局。”张良摇头,“让……让那个在榆林台打得不错的营长,对,叫孙铭久的,他现在是行动队教官,让他带这个营去!”
“孙铭久?他行吗?”王以哲有些犹豫,孙铭久毕竟是营级军官,指挥一个加强营的防御战……
“我相信他。”张良语气肯定,“告诉他,不要死守石山站,要灵活机动,利用地形节节阻击,迟滞鬼子速度就是胜利!”
命令一道道发出,整个锦州机器再次高速运转起来。火车汽笛长鸣,载着孙铭久带领的加强营和那两门看起来有点怪的“高射炮”驶向北面。特别行动队的几个小组,如同鬼魅般,利用夜色和复杂地形的掩护,向鬼子侧后渗透。
沟帮子的战斗异常惨烈。小鬼子的炮火将镇子外围的阵地犁了一遍又一遍,随后步兵在薄皮坦克的掩护下发起冲锋。李德明团官兵依托残垣断壁顽强抵抗,用手榴弹和集束手榴弹对付坦克,用步枪和机枪收割步兵。
“团长!三营阵地被突破了!”一个满脸硝烟的参谋跑进团指挥部报告。
李德明眼睛赤红,抓起电话吼道:“预备队!把预备队给我顶上去!告诉三营长,夺不回阵地,提头来见!”
战斗从白天持续到夜晚。镇子里多处燃起大火,映红了半边天。枪声、爆炸声、喊杀声彻夜不息。
就在李德明团苦苦支撑的时候,鬼子的后方开始不太平了。
一支特别行动小组,摸到了鬼子炮兵阵地附近。组长正是神枪手赵剑锋。
“距离西百米,风向偏西,风速小。”观察手刘三娃低声道。
赵剑锋趴在一个土坡后面,通过狙击镜,清晰地看到了一个正在指挥炮击的鬼子炮兵中队长。他调整呼吸,稳稳地扣动了扳机。
“砰!”
那名鬼子中队长应声倒地。炮兵阵地顿时一阵骚乱。
另一组行动队员,则在夜色的掩护下,潜行到铁路线附近,将炸药包埋设在铁轨下。当一列运送弹药的鬼子火车经过时,“轰隆”一声巨响,铁轨被炸断,火车头出轨,后面的车厢挤成一团,弹药殉爆的火焰映红了夜空。
还有小组专门狙杀鬼子的通讯兵和落单的军官。虽然每次战果不大,但这种无处不在的冷枪冷炮和破袭,让鬼子前线指挥官铃木美通少将不胜其烦,感觉像是被一群看不见的蚊子叮咬,虽然不致命,却让人心烦意乱,不得不分兵保护侧翼和后勤线。
第二天中午,李德明团己经伤亡过半,弹药也即将耗尽,防线摇摇欲坠。
“撤!”李德明接到了锦州发来的撤退命令。他立刻组织残部,交替掩护,向石山站方向撤退。
鬼子占领了己成废墟的沟帮子,但还没来得及庆祝,就发现中国人的抵抗并没有结束。
孙铭久带领的加强营,己经在石山站构筑了简易工事。当追击的鬼子先头部队出现时,迎接他们的是密集的子弹和……从没见过的“高射炮”平射!
“那是什么鬼东西?”一个鬼子小队长看着那门不断喷吐火舌的双联装20炮,目瞪口呆。这玩意打步兵的效果,堪比机关枪,而且穿透力更强!
孙铭久指挥部队,利用铁路路基和附近的小丘陵,顽强阻击。他严格执行张良“节节抵抗”的命令,并不死守一地,在给予鬼子一定杀伤后,主动后撤到下一道预设阵地。
就这样,从沟帮子到石山,再到稍南一些的闾阳驿,孙铭久营且战且退,足足迟滞了鬼子主力两天时间。
当铃木旅团主力终于推进到距离锦州只有不到三十公里的地方时,他们发现,面对的不再是仓促撤退的残兵,而是依托大凌河防线和锦州城郊预设阵地,严阵以待的东北军主力。
张良站在锦州城头,用望远镜看着北方隐约可见的鬼子队伍,对身边的王以哲和杨宇霆说道:“鬼子试探完了,该我们亮亮肌肉了。告诉兄弟们,准备迎接客人的‘厚礼’!”
沟帮子的血战和其后的节节阻击,虽然丢失了前沿据点,但成功地摸清了鬼子的虚实,消耗了其锐气,也为锦州主防线赢得了宝贵的备战时间。真正的考验,即将在大凌河畔展开。
作者“新南派的神”推荐阅读《不屈的帅旗》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XKH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