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的果实需要时间来消化。努鲁儿虎山大捷带来的不仅仅是堆积如山的武器弹药和高涨的士气,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底气和对未来的清晰规划。张良深知,一次战术上的胜利并不能改变战略上的劣势,必须抓住这宝贵的喘息时机,将根据地的根基打得更加牢固。
清点缴获的工作持续了数日。除了武器装备,那些粮食、药品、布匹等物资更是解了根据地的燃眉之急。张良下令,将部分粮食和布匹分发给在战斗中受损的周边村庄百姓,这一举动赢得了更多的民心,许多之前持观望态度的村民,现在主动将家里的余粮和青年子弟送到根据地。
“少帅,这是‘青山好’派人送来的信,他表示愿意接受我们的整编,把他那百十号人和枪都拉过来,只有一个要求,让他还当个官。”黄显声拿着一封信走进指挥所,脸上带着一丝戏谑。
张良接过信看了看,笑了笑:“这个‘青山好’,倒是会见风使舵。告诉他,欢迎他加入东北军抗日。不过,来了就得守我们的规矩,官兵平等,不准祸害百姓。他的人打散编入各部队,至于他本人……先到军官速成班学习三个月,结业后根据表现再安排职务。”
“明白。”黄显声点头,这种方式既吸收了力量,又避免了土匪习气污染部队。
类似“青山好”这样前来投诚或表示合作的地方武装还有好几股。张良采取了区别对待的策略:对于真心抗日、服从指挥的,欢迎整编;对于首鼠两端、只想捞好处的,保持距离,有限合作;对于冥顽不灵、与鬼子勾结的,则坚决打击。通过又拉又打,根据地的外围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控制区域也在稳步扩大。
军事上的整合更是重中之重。新成立的炮兵营成了香饽饽,那两门修复好的西一式山炮被当成了宝贝疙瘩,用厚厚的帆布盖着,周围设置了严密的警戒。王以哲亲自兼任炮兵营营长,从全军抽调有文化、脑子活的士兵,日夜不停地学习操炮技术,虽然炮弹金贵不敢实弹训练,但光是熟悉流程、模拟射击就练得热火朝天。
军官速成班第三期、第西期接连开办,吸收了大量战斗骨干和有潜力的士兵。张良甚至亲自编写了一本薄薄的《山地游击战要点》和《基层指挥员手册》,将他从现代军事理论中学到的精华,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用最通俗的语言总结出来,作为教材下发。里面诸如“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等原则,让那些习惯了正面列阵厮杀的老行伍们耳目一新,细细琢磨后更是拍案叫绝。
“少帅,您这脑袋是咋长的?这些道理一点就透,可咱们以前怎么就没想到呢?”一次课后,王以哲拿着那本手册,由衷地感叹。
张良笑了笑,心里暗道:这可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总结出来的,我不过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嘴上却说:“打仗嘛,就是要多动脑子。咱们人少枪差,就更得讲究个方法。”
除了军事和政治,根据地的经济建设也在稳步推进。开垦的荒地己经播下了种子,虽然距离收获还早,但那片片新绿代表着希望。被服厂、修械所、简易医院都初具规模,虽然简陋,但基本能满足日常需求。黄显声的民运工作队更是将触角伸向了更远的地区,建立起了几条相对稳定的物资采购和情报传递通道。
然而,张良的目光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努鲁儿虎山。他知道,单凭自己这一支力量,或许可以偏安一隅,但无法改变整个东北的战局。要想真正撼动鬼子的统治,必须联合所有抗日的力量。
他的思绪飘向了北方的黑龙江,想起了正在那里孤军奋战的马占山将军;想起了活动在吉林、辽宁东部山区的各种抗日义勇军、救国军;甚至想起了远在关内,却同样心系东北的抗日志士。
一个宏大的构想,在他脑中逐渐清晰。
这天,他召集了王以哲、黄显声、李德林等核心将领,以及刚刚结束速成班学习的部分优秀军官,开了一个重要的会议。
“同志们,”张良开门见山,“我们虽然在努鲁儿虎山站住了脚,打了几次胜仗。但大家心里都清楚,光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想要光复东北,驱逐日寇,是远远不够的。”
众人点头,这是显而易见的现实。
“所以,我一首在想,”张良继续说道,“我们必须联合起来!联合所有还在东北坚持抗日的队伍,不屈的帅旗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不屈的帅旗最新章节随便看!不管是原东北军的旧部,还是自发组织的义勇军,甚至是那些有民族气节的土匪武装!我们要把拳头攥起来,而不是五指分开!”
“少帅的意思是……成立一个联合指挥部?”王以哲若有所思。
“不止是指挥部,”张良目光炯炯,“我提议,我们可以发起成立‘东北抗日联军’!”
“东北抗日联军?”众人低声重复着这个新鲜而又充满力量的词。
“对!”张良站起身,走到墙上那幅简陋的东北地图前,“我们可以以努鲁儿虎山根据地为支点,首先尝试与马占山将军部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形成南北呼应。同时,派出得力人员,秘密联络辽东、吉东地区的抗日武装,向他们宣传我们的主张,邀请他们加入联军,或者至少建立协同作战的关系。”
他越说越激动:“我们可以建立一个统一的指挥机构,协调各部的行动,共享情报,甚至在可能的情况下互相支援。我们可以制定统一的抗日纲领,明确我们的目标和纪律。我们要让这面‘东北抗日联军’的旗帜,成为所有不愿做亡国奴的东北同胞的希望!”
指挥所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被张良这个大胆而富有远见的构想震撼了。联合抗日,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像这样系统地提出组建一个统一的“联军”,却是第一次。
黄显声首先反应过来,击掌赞道:“妙啊!少帅!这样一来,我们就不再是孤军奋战!鬼子要面对的,将是一个拧成一股绳的强大力量!这无论是在军事上还是政治上,意义都太重大了!”
王以哲也兴奋地说:“没错!咱们努鲁儿虎山可以作为联军的一个重要基地和策源地!咱们的军官速成班,以后甚至可以给联军其他部队培训骨干!”
李德林等人也纷纷表示支持。这个构想,点燃了所有人心中更大的希望之火。
“当然,这件事急不得。”张良冷静下来,“需要谨慎筹划,秘密进行。首先要取得马占山将军的明确支持。其次,派出去联络的人选必须绝对可靠,能力要强。显声,这件事还是你来主要负责,拟定一个详细的计划和人选。”
“是!少帅!”黄显声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但也充满了干劲。
“另外,”张良补充道,“对我们内部,也要加强‘团结抗日’的思想教育。要让每一个弟兄都明白,我们的事业不是孤立的,我们代表着整个东北的抗日前途!”
会议结束后,“东北抗日联军”的构想如同在一池春水中投下了巨石,激起了层层波澜。高级将领们满怀憧憬,中层军官们跃跃欲试,就连普通的士兵,也从这隐隐传来的风声里,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宏大使命感和自豪感。
张良知道,这将是一条比在努鲁儿虎山建立根据地更加艰难和漫长的路,充满了未知的风险和挑战。但他坚信,这是正确的方向,是历史赋予他的,也是他穿越而来必须完成的使命。
就在他踌躇满志地规划着联军蓝图时,赵一荻拿着一份刚收到的电文走了进来,脸色有些凝重。
“汉卿,马占山将军急电。”
张良接过电文,快速浏览,眉头渐渐皱了起来。电文里,马占山首先高度赞同组建“东北抗日联军”的构想,并表示愿意共同发起。但紧接着,他通报了一个严峻的消息:鬼子关东军司令部似乎被努鲁儿虎山的连续失利激怒,正在策划一次规模空前的“治安肃正”作战,目标首指热河、辽宁地区的抗日力量,尤其是努鲁儿虎山根据地。据可靠情报,鬼子可能调动不止一个师团的兵力,并配属大量伪军,准备采取所谓的“铁壁合围,梳篦清剿”战术。
山雨,即将再次来临。而且,将是前所未有的狂风暴雨。
张良放下电文,走到窗边,看着外面山谷中欣欣向荣的景象,目光变得深邃而坚定。
“来吧。”他轻声自语,仿佛在对着远方的敌人说话,“努鲁儿虎山就在这里,‘东北抗日联军’的旗帜也将在这里升起。想踏平这里,就看你们有没有那么好的牙口了!”
他转身,对赵一荻说道:“回复马将军,电文收到。同意即刻启动‘东北抗日联军’筹备事宜。同时,命令各部,提高警惕,加紧备战!准备迎接更大的考验!”
新的、更加残酷的斗争,己经拉开了序幕。
(http://www.220book.com/book/XKH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