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占山将军的急电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努鲁儿虎山根据地的高层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鬼子即将发动大规模“治安肃正”作战的消息,证实了张良之前的预感——敌人绝不会坐视他们壮大。
指挥所里的气氛凝重,煤油灯的光晕映照着张良、王以哲、黄显声等人严肃的面庞。墙上那幅愈发详尽的军事地图上,代表敌军的蓝色箭头正在从多个方向指向努鲁儿虎山区域,其规模和态势远超上次佐藤联队的进攻。
“根据马将军提供的情报和我们自己侦察到的信息综合分析,”黄显声指着地图,语气沉重,“鬼子这次动用的兵力,可能包括驻辽西的第八师团一部、独立混成旅团,以及大量伪军,总兵力预计超过两万人,甚至更多。他们的战术将是‘铁壁合围’,即在外围建立封锁线,逐步向内压缩,同时以主力部队分进合击,企图将我军主力压迫在狭小区域内予以歼灭。”
王以哲补充道:“他们还可能采取‘梳篦清剿’,即以大队甚至中队为单位,像梳子一样反复梳理山区,不放过任何可疑区域,清剿我小股部队和后勤单位。这次,鬼子是下了血本,势在必得啊。”
李德林咂咂嘴:“两万多鬼子,加上伪军,怕不是有三西万人?咱们满打满算能战之兵也就一万多,硬碰硬肯定不行。”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沉思中的张良。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这位年轻的统帅会如何决策?
张良的手指在地图上缓缓划过,最终停留在努鲁儿虎山那一片复杂的等高线上。他抬起头,眼中没有慌乱,反而有一种跃跃欲试的锐利光芒。
“鬼子摆出这么大的阵仗,说明他们怕了!怕我们成了气候!”张良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铁壁合围’?听起来吓人,但也不是没有破绽!”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开始阐述他的应对策略:
“第一,我们不能被动地等着鬼子来合围。要再次发挥我们机动作战的优势!主力部队,必须跳出外线去!”
“跳出外线?”王以哲一愣,“少帅,您的意思是……放弃根据地?”
“不是放弃,是暂时转移,是跳到外线去打击敌人!”张良解释道,“鬼子重兵来围剿,我们如果全部缩在山里,正好中了他们的计,会被活活困死、耗死。我们必须大胆地跳出去,跳到鬼子的身后,跳到他们兵力空虚的地方去!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这个思路让众人眼前一亮。是啊,为什么一定要在鬼子选定的战场作战?
“鼎芳,”张良看向王以哲,“由你率领主力部队,包括炮兵营(携带轻便的迫击炮,山炮暂时隐藏),伺机从鬼子合围的缝隙中钻出去!你的任务不是去攻城略地,而是像上次一样,袭击鬼子的后勤枢纽、交通线、兵力薄弱的据点!要把鬼子的后方搅个天翻地覆!让他们首尾不能相顾!记住,动作要快,打得要狠,撤得要果断!”
“是!保证完成任务!”王以哲挺起胸膛,眼中燃起战意。这种灵活机动的作战方式,正对他的胃口。
“第二,”张良看向黄显声和李德林,“根据地不能丢,但防守策略要变。显声,你带领民运工作队、部分地方武装和精干小分队,留在山区,坚持内线斗争。你们的任务不是和鬼子硬拼,是坚持!利用我们对地形的熟悉,和鬼子打游击,袭扰他们,疲惫他们,保护群众,看守我们隐藏的物资和伤员。记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黄显声重重点头:“明白!少帅放心,只要还有一个弟兄在,努鲁儿虎山的烽火就不会熄灭!”
“李德林!”张良又看向他,“你带一个加强营,作为根据地的核心守备力量,同时负责指挥所有留守部队。你的任务是利用我们修建的核心工事,不屈的帅旗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不屈的帅旗最新章节随便看!在关键时刻给冒进的鬼子以沉重打击,挫其锐气,但切忌死守一点,要灵活机动。”
“是!少帅!”李德林感到责任重大。
“第三,”张良的目光变得深远,“这是我们‘东北抗日联军’构想面临的第一次重大考验。显声,你立刻通过秘密渠道,将鬼子大规模扫荡的消息和我们应对的策略,通报给马占山将军,并尽可能通知其他我们己知的抗日武装。建议他们趁鬼子注意力集中在我们这里的时候,积极活动,牵制鬼子兵力。同时,这也是检验我们能否协同作战的一次机会。”
“我马上就去办!”黄显声意识到这件事的重要性。
“最后,”张良环视众人,语气斩钉截铁,“告诉全体将士和根据地的乡亲们,鬼子的疯狂,正说明我们的斗争打到了他们的痛处!这一次反扫荡,将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加艰苦,可能会流血,可能会牺牲!但是,我们别无选择!退缩就是灭亡,战斗才有生机!我们要让鬼子明白,努鲁儿虎山,不是他们想来就能来,想走就能走的地方!东北抗日联军的力量,将在这次血与火的考验中,得到锤炼和壮大!”
“是!”所有将领齐声应道,声音中充满了决绝和信念。
会议结束后,整个努鲁儿虎山根据地如同一个高速运转的战争机器,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准备。
王以哲的主力部队开始进行轻装准备,检查武器,储备干粮,进行夜间行军和突围演练。战士们都知道即将面临一场恶战,但士气高昂,摩拳擦掌。
黄显声的民运工作队加紧向群众宣传反扫荡的意义,组织群众坚壁清野,将重要的粮食、物资转移到更隐蔽的山洞或密林中。同时,大量精干的工作队员和侦察员被派往周边,严密监视鬼子的一举一动,寻找合围圈可能存在的缝隙。
李德林则指挥留守部队,进一步完善核心工事,设置更多的诡雷、陷阱,储备更多的饮水和弹药。他还组织了几支精干的游击小队,提前进入预设的游击区域,熟悉地形,准备在内线大展身手。
张良也没有闲着。他亲自检查各部队的准备情况,慰问即将出征的将士,看望留守的人员和群众。他的身影出现在训练场、仓库、医院,他那沉稳坚定的态度,极大地稳定了军心和民心。
赵一荻和于凤至也忙碌着,组织文职人员和女眷,帮助转移物资,照顾伤员,她们用自己的方式,为这场即将到来的风暴贡献着力量。
几天后,前沿侦察兵传回确切消息:鬼子的先头部队己经抵达努鲁儿虎山外围,开始建立封锁线。巨大的包围圈,正在缓缓合拢。
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在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王以哲率领着近八千人的主力部队,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努鲁儿虎山核心区域。他们像一股暗流,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和侦察兵提供的准确情报,巧妙地从一个鬼子兵力相对薄弱的结合部穿插了出去,迅速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第二天,当鬼子的大部队开始按照计划向山区腹地推进时,他们惊讶地发现,抵抗远比预想的要微弱和零散。除了冷枪、地雷和小股部队的骚扰外,并未遭遇东北军主力的顽强阻击。
鬼子指挥官们起初以为是东北军怯战,收缩了兵力。但随着搜索的深入,他们渐渐意识到不对劲——东北军的主力,似乎不见了!
而与此同时,在鬼子看似稳固的后方,枪声和爆炸声开始接二连三地响起。王以哲率领的东北军主力,如同猛虎出柙,在广袤的敌后平原丘陵地带,掀起了一场规模空前的破袭战!
一场围绕着努鲁儿虎山根据地、以内线坚持与外线出击相结合的大规模反扫荡作战,正式拉开了惨烈的序幕。张良和他的东北军,将用他们的智慧和鲜血,在这片黑土地上,书写下一段可歌可泣的抗战传奇!
(http://www.220book.com/book/XKH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