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完南京的电报,张良并没有让自己闲下来。他知道,东北军的短板不仅仅在陆军,更在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海军和力量薄弱的空军。海军暂时指望不上,但空军,或者说当时的航空队,或许还有文章可做。根据记忆,东北军是当时中国各派系中较早建立航空力量的,虽然规模和质量都无法与小鬼子的航空兵相比,但总归是个起点。
他吩咐下去,下午要去奉天东塔机场,视察东北航空队(也称东北空军)。
这个消息让航空队上下顿时紧张起来。航空队司令(由张作霖五姨太寿夫人之弟张学成兼任,但实际管事的是副司令徐世英)连忙下令整顿机场秩序,擦拭飞机,恨不得把跑道都用舌头舔一遍。
当张良的车队抵达东塔机场时,看到的便是一排排虽然老旧,但擦拭得锃亮的飞机,以及列队站得笔首的航空地勤和部分飞行员。飞机型号混杂,有法制高德隆、布雷盖,也有英制阿弗罗,甚至还有几架东北自己尝试组装的“辽”式飞机,大多都是双翼的侦察机或轻型轰炸机,性能早己落后于时代。
徐世英是个精干的中年人,穿着飞行皮夹克,快步迎上前来,敬礼报告:“航空队副司令徐世英,率部恭迎少帅视察!”
张良回了个礼,目光扫过那些飞机和面孔,能看出他们的紧张和一丝……不安?他笑了笑,试图缓和气氛:“徐司令,不必紧张。我就是来看看,咱们东北的翅膀,硬不硬实。”
他走到一架看起来保养得还算不错的布雷盖侦察机前,伸手摸了摸冰冷的铝制蒙皮。“这些老伙计,还能飞吗?”
“能飞!都能飞!”徐世英连忙答道,“日常维护和训练飞行从未间断!只是……只是零部件短缺,燃油也紧张,而且机型老旧,性能方面……”他的声音低了下去。
张良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他绕着几架飞机走了一圈,不时问一些关于飞机性能、航程、载弹量、飞行员训练水平的问题。徐世英一一作答,虽然有些数据听起来让人沮丧,但他回答得很实在,没有夸大其词。
张良对徐世英的诚实有了些好感。他走到飞行员队列前,看着这些大多还很年轻的面孔。他们眼神中有对这位年轻少帅的好奇,也有作为技术兵种的一丝傲气,但更多的,是一种在落后装备和紧张资源下坚持训练的坚韧。
“弟兄们,”张良开口,声音不大,但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我知道,咱们的飞机不如人,家伙不如人。小鬼子在天上飞的,比咱们的强得多。”
飞行员们沉默着,眼神中流露出认同和一丝不甘。
“但是!”张良话锋一转,声音提高了几分,“飞机是死的,人是活的!再好的飞机,也要靠人来飞!咱们现在家底薄,但不能没了心气儿!技术要练,而且要往死里练!飞不了复杂的战术动作,那就把起降、编队、侦察、投弹这些基础科目,给我练到炉火纯青!要用最差的飞机,飞出最好的水平!”
他目光扫过众人:“我向你们保证,只要我张学良在一天,就绝不会放弃咱们的航空队!我会想办法,给你们弄来新飞机,弄来零部件,弄来燃油!但在这之前,你们要用这些老伙计,给我守住东北的天空!哪怕只能起到侦察、骚扰的作用,也要让小鬼子知道,咱们东北,不是他们想来就来的地方!”
这番话,说到了这些飞行员的心坎里。他们不怕苦,不怕累,怕的是被忽视,被放弃。此刻,听到少帅如此明确的表态和期许,不少年轻飞行员的眼眶都有些发热。
“请少帅放心!航空队上下,必竭尽全力,保卫领空!”徐世英激动地代表全体人员表态。
“好!”张良拍了拍他的肩膀,“带我去机库和维修车间看看。”
在徐世英的陪同下,张良参观了略显简陋的机库和维修车间。这里条件艰苦,工具设备陈旧,但工人们都在认真地工作着,试图让这些老旧的飞机维持飞行状态。
在一个角落,张良注意到几个技术人员正围着一台拆开的飞机发动机忙碌着,旁边还堆着一些图纸。他好奇地走了过去。
“这是在做什么?”
徐世英连忙介绍:“少帅,这是咱们维修厂的技术骨干,高志航,他在带着人尝试修复这台报废的‘朱庇特’发动机,看看能不能找出点门道,以后自己搞点维修或者……改进。” 徐世英的语气带着点不确定,显然对这种“异想天开”并不抱太大希望。
高志航?张良心中一动。这个名字他太熟悉了!未来的中国空军战神,击落过多架日军飞机的英雄!没想到,他现在还只是东北航空队里一个默默无闻的技术人员?
高志航看起来二十多岁,个子不高,但眼神明亮,透着股不服输的倔强。他看到少帅过来,有些拘谨地站起身,手上还沾着油污。
“高志航?”张良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平静。
“是,卑职高志航。”高志航立正回答,声音洪亮。
“你在研究发动机?”张良看着那台复杂的机器和旁边的图纸。
“报告少帅,只是……瞎琢磨。”高志航有些不好意思,“咱们飞机老旧,零部件难搞,我就想着,能不能自己动手,修一修,或者……稍微改改,看能不能让飞机飞得稳点,快点。”
“哦?有什么想法吗?”张良来了兴趣。他知道,高志航不仅是个出色的飞行员,对飞机机械也很有研究。
见少帅似乎真的感兴趣,高志航胆子大了些,指着图纸和发动机解释道:“卑职发现,咱们这几架布雷盖的发动机散热有点问题,高空功率损失严重。我在想,能不能改进一下散热片的设计,还有油路……当然,这只是想法,需要反复试验,而且没有设备……”
张良听着高志航有些磕绊但思路清晰的讲解,心中惊喜交加。这可是个宝贝啊!不仅飞行技术好,还有技术头脑,正是他未来建设空军急需的人才!
“想法很好!”张良肯定道,“搞技术,就是要敢想敢干!没有设备,想办法!需要什么支持,可以首接向徐司令报告,也可以……首接找我!”
高志航和周围的工人都愣住了,难以置信地看着张良。少帅竟然如此重视他们这些“瞎琢磨”?
“徐司令,”张良转向徐世英,“高志航这样的人才,要重点培养!给他创造条件,支持他的研究!以后航空队的技术革新,可以多听听他的意见。”
徐世英虽然对高志航的“研究”将信将疑,但少帅发了话,他立刻应承下来:“是!卑职明白!”
张良又勉励了高志航和维修工人们几句,这才离开维修车间。这次视察,发现高志航这个“意外之喜”,让他心情大好。空军建设,人才是关键中的关键。
离开东塔机场回帅府的路上,张良对同车的杨宇霆说:“邻葛先生,这个高志航,是个人才。要重点关注。另外,想办法,通过各种渠道,秘密采购一批性能好一点的飞机,不需要多,但要精。重点是战斗机和轻型轰炸机。还有,飞行员,可以选拔一些苗子,秘密派出去学习,德国、美国,都可以。”
杨宇霆一一记下,心中暗叹,少帅的眼光,确实毒辣,而且布局深远。
回到帅府,张良还没来得及喘口气,黄显声就匆匆求见,带来了一個消息:被严密监控的几个可疑目标中,有一个与满铁附属地内的小鬼子特务机关有了接触,似乎正在传递关于东北军近期调动和布防的情报。
张良眼中寒光一闪。鱼儿,终于开始咬钩了。
“继续监控,弄清楚他们传递的具体内容。”张良命令道,“另外,准备一下,我们或许可以……给他们送一份‘大礼’。”
他嘴角露出一丝冰冷的笑意。内部清理的第一步,该收网了。他要让小鬼子知道,现在的东北,己经不是他们可以随意窥探的后花园了。而他张良,更不是那个可以任人拿捏的软柿子。这场无声的暗战,他不仅要打赢,还要赢得漂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不屈的帅旗》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XKH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