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2章 云中结盟

小说: 边尘啸   作者:南极老翁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边尘啸 http://www.220book.com/book/XKX4/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边尘啸

芒种过后,雁门关外的麦田泛起金黄,微风拂过,麦浪翻滚,空气中满是成熟谷物的清香。萧烈站在城楼上,望着东侧代州方向的炊烟,眉头却始终紧锁 —— 赵奎的伪善慰问还历历在目,斥候传回的消息显示,代州军仍在频繁调动,与匈奴的暗通从未中断,而雁门关经过数次大战,虽缴获不少物资,可兵器修补的铁料、过冬所需的布匹仍有缺口,仅凭自身之力,难以应对接下来可能的双线夹击。

“将军,若想打破眼下的困境,或许可以向云中郡求援。” 林苍不知何时走上城楼,手里攥着一张泛黄的舆图,指着雁门关西北方向的 “云中郡” 说道,“云中郡郡守李默是出了名的忠勇之臣,早年曾在边境与匈奴作战,素有威望。若能与他结盟,互通粮草、兵器,不仅能解我们的燃眉之急,还能牵制代州的赵奎,让他不敢轻易妄动。”

萧烈接过舆图,指尖在 “云中郡” 与 “雁门关” 之间的路线上划过 —— 两地相隔三百余里,中间虽有几段山路崎岖,却无胡族势力盘踞,只需派一队精锐护送使者,便能安全抵达。他沉吟片刻,目光变得坚定:“好!就派使者去云中郡。陈武,你挑选十个精明能干、熟悉边境路况的士兵,再准备一份厚礼,以‘共御胡族’为名,去云中郡拜见李默郡守,务必说服他与我们结盟。”

“是!将军!” 陈武立刻领命,转身去准备 —— 厚礼选了三样:一是雁门关新收的上好粟米,装了满满十袋;二是之前斩杀鲜卑首领时缴获的一张完整虎皮,毛色光亮,极为珍贵;三是工匠坊新铸的两把弯刀,刀刃锋利,刀柄缠着精致的鹿皮,皆是实用又显诚意之物。

次日清晨,陈武带领十个士兵,护送着厚礼,从雁门关西门出发,朝着云中郡疾驰而去。队伍刚出城门,萧烈便让人传下命令:加强城防巡逻,尤其是东侧代州方向,同时让猎户营加大对黑松林的侦查力度,确保使者往返途中不受匈奴与代州军的骚扰。

陈武一行晓行夜宿,避开了几处可能有胡族游骑出没的山谷,只用了西天时间,便抵达了云中郡城下。云中郡比雁门关更为繁华,城墙高大坚固,城门处来往的商旅络绎不绝,守城士兵个个精神抖擞,甲胄整齐,显然治理得井井有条。

“来者何人?” 守城校尉见陈武一行穿着雁门关军甲,还带着大量物资,立刻上前询问,语气警惕却不失礼貌。

“在下陈武,乃雁门关守将萧烈将军麾下副将,奉萧将军之命,特来拜见李默郡守,有要事相商。” 陈武上前一步,双手递上萧烈亲笔书写的书信,“这是萧将军的亲笔信,还请校尉代为通报。”

守城校尉接过书信,仔细查看一番,又让人核对了陈武等人的身份,才转身入城通报。约莫半个时辰后,校尉匆匆返回,对着陈武拱手道:“陈副将,郡守大人有请,请随我来。”

陈武跟着校尉入城,只见城内街巷整洁,商铺林立,百姓们脸上带着安稳的笑容,与雁门关战时的紧张氛围截然不同。穿过几条繁华的街巷,终于抵达郡守府 —— 府邸不算奢华,却古朴庄重,门口的卫兵站姿挺拔,透着一股严明的军纪。

进入府内大堂,只见一位年约五十的男子正坐在主位上,身穿青色官袍,面容刚毅,眼神锐利,正是云中郡郡守李默。他见陈武进来,起身拱手道:“久闻萧烈将军守雁门关有功,今日得见将军麾下,幸会。”

“在下陈武,见过李郡守。” 陈武连忙躬身行礼,将带来的厚礼一一呈上,“此乃萧将军的一点心意,粟米是雁门关新收的粮食,虎皮与弯刀是斩杀胡族首领所得,望郡守笑纳。”

李默示意手下收下厚礼,目光落在陈武身上,语气平和却带着审视:“萧将军派你来,想必不只是为了送些薄礼吧?有什么事,不妨首说。”

陈武知道李默是爽快之人,便不再绕弯子,将雁门关的处境一一道来:“李郡守,自胡族犯境以来,我雁门关军民拼死抵抗,虽数次击退胡族,可兵力、物资损耗严重。如今代州守将赵奎暗通匈奴,意图夹击雁门关,我军腹背受敌,实在难以支撑。萧将军深知云中郡与雁门关唇齿相依,若雁门关失守,云中郡也将首面胡族威胁,故派在下前来,恳请郡守与我雁门关结盟,互通粮草、兵器,共御胡族,守护边境安宁。”

李默听完,眉头微蹙,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的庭院,陷入沉思。他早听闻雁门关战事频繁,却没想到处境如此艰难,更没想到赵奎竟敢暗通匈奴 —— 代州与云中郡相邻,若赵奎真引胡族入境,云中郡确实会受到波及。可结盟并非小事,需考量的不仅是眼下的利弊,还有后续的风险:若与雁门关结盟,便意味着要承担胡族与赵奎的双重压力,云中郡的物资也会因此紧张,稍有不慎,便会引火烧身。

陈武见李默犹豫,便继续说道:“李郡守,萧将军并非只求援助。我雁门关虽物资短缺,却有不少经验丰富的将士,若云中郡有需,我军可派精锐支援;另外,我雁门关工匠坊新改良了投石机与连环弩,威力远超寻常兵器,若结盟,可将打造之法传授给云中郡,共同提升防务。萧将军说了,结盟不是单方面的付出,而是互利共赢,只求共同守护边境,不让胡族再踏足我大晋土地一步。”

李默转头看向陈武,眼神里多了几分动容。他为官多年,见过不少为一己私利争抢资源的将领,像萧烈这样愿共享兵器改良之法、不求独占利益的,实属难得。他沉吟片刻,对陈武说:“你远道而来,一路辛苦,先下去歇息。结盟之事关系重大,容我与幕僚商议一番,明日再给你答复。”

“多谢郡守!” 陈武连忙行礼,跟着侍从下去歇息。

当天晚上,李默召集了云中郡的幕僚与将领,在府内议事。有人担忧结盟会引火烧身,提议暂时观望;也有人认为雁门关失守对云中郡不利,应抓住机会结盟,共御外敌。争论许久,始终没有定论。

“诸位,” 李默抬手示意众人安静,“结盟与否,不能只看眼下的利弊,更要看萧烈此人是否值得信任,看雁门关军民是否有坚守的决心。明日,我亲自带你们去城外的练兵场看看 —— 陈武带来的雁门关士兵,想必还在那里休整,从他们的言行举止,便能看出雁门关的军风;另外,我己派人去雁门关方向打探消息,看看民间对萧烈将军的评价如何。若雁门关军民同心,萧烈确是忠勇之臣,结盟便可行;反之,则需从长计议。”

众人纷纷点头,觉得此计可行。

次日清晨,李默带着幕僚与将领,来到城外的练兵场。只见陈武正带领十个雁门关士兵操练,他们虽长途跋涉,却依旧精神抖擞,队列整齐,刀术、箭术娴熟,每一个动作都透着一股悍不畏死的劲头。尤其是在演练守城技巧时,士兵们对滚石、热油的使用时机,对陷阱的布设位置,都讲解得头头是道,显然是经历过实战的考验。

“这些士兵,个个都是精锐啊!” 一个将领忍不住赞叹,“看他们的气势,比我们云中郡的老兵还要勇猛几分。”

李默没有说话,却暗暗点头 —— 能将普通士兵训练得如此精锐,萧烈的治军能力可见一斑。

就在这时,派去雁门关打探消息的斥候匆匆返回,带来了雁门关百姓对萧烈的评价:“郡守大人,雁门关百姓都说,萧将军是个好官!他不仅带头守城,还将缴获的物资分给百姓,开放粮仓接济老弱,流民来投,他也尽数收留,分给土地与种子。百姓们都说,跟着萧将军,就算面对胡族,也有活下去的希望。”

李默听完,眼中的犹豫彻底消失。他转身对幕僚与将领说:“雁门关军民同心,萧烈忠勇爱民,这样的盟友,值得我们结交!若能与雁门关结盟,不仅能共御胡族,还能稳固边境,此乃利国利民之举,何乐而不为?”

幕僚与将领们见李默态度坚定,又听闻雁门关军民同心,也纷纷表示赞同。

当天上午,李默再次召见陈武,脸上带着笑容:“陈副将,经我与幕僚、将领商议,决定与雁门关结盟!云中郡愿与雁门关互通粮草、兵器,共享防务经验,若一方遭遇胡族或赵奎袭击,另一方需出兵支援,共同守护边境安宁。”

陈武大喜过望,连忙起身行礼:“多谢郡守!萧将军若知晓,定会万分感激!我这就派人返回雁门关,禀报萧将军这一好消息!”

“不急。” 李默笑着摆手,“我己让人准备了粮草与物资,共五十石粟米、二十匹布匹、五千支箭,还有一批铁料,明日便随你一同返回雁门关,作为结盟的第一批援助。另外,我会派副将张毅带领五百精锐,驻守在云中郡与雁门关之间的‘清风寨’,一来可护送物资往来,二来可随时支援两地,防止胡族与赵奎的骚扰。”

陈武没想到李默如此爽快,不仅答应结盟,还立刻准备了援助物资,甚至派军驻守,心中对李默的敬佩又多了几分:“郡守深明大义,在下实在佩服!我雁门关定不会辜负郡守的信任,日后云中郡有需,我军必全力以赴!”

当天下午,李默与陈武共同起草了结盟文书,双方签字画押,各执一份,正式确立了雁门关与云中郡的联盟关系。文书中明确规定:两地需定期互通情报,共享防务经验;云中郡每月向雁门关提供三十石粟米、十匹布匹,雁门关则向云中郡传授投石机与连环弩的改良之法;若一方遭遇袭击,另一方需在三日内出兵支援,不得推诿。

次日清晨,云中郡的援助物资被装上马车,张毅带领五百精锐护送,与陈武一行一同前往雁门关。李默亲自送到城外,握着陈武的手说:“陈副将,代我向萧将军问好。期待日后与萧将军携手,共退胡族,还边境一个太平。”

“一定带到!” 陈武拱手道别,带着队伍浩浩荡荡地出发。

五天后,陈武带领的队伍抵达雁门关。当百姓们看到马车上满满的粮草、布匹与箭支,看到云中郡派来的精锐士兵,都欢呼起来 —— 他们知道,雁门关不再是孤军奋战,有了云中郡的结盟,守住雁门关的希望又多了几分。

萧烈亲自在城门口迎接,看到陈武与张毅,连忙上前:“张副将远道而来,辛苦了!多谢李郡守的援助,这份恩情,雁门关记下了!”

张毅拱手回礼:“萧将军客气了。李郡守常说,边境守军本就是一家人,互相援助是应该的。今后,我与五百弟兄驻守清风寨,若雁门关有需,只需派人传信,我们定会立刻赶来支援!”

萧烈笑着点头,让人将物资卸下,送入粮仓与兵器库,又安排张毅与五百精锐在城外的营地歇息。随后,他召集将领们,在将军府召开会议,宣布了与云中郡结盟的消息,将结盟文书展示给众人看。

“太好了!有了云中郡的援助,我们再也不用愁粮草与兵器了!” 李山兴奋地说道,“赵奎要是再敢暗通匈奴,我们有云中郡的支援,定能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林苍也点头附和:“没错!现在我们不仅有了物资支援,还有了兵力支援,就算匈奴与赵奎同时来犯,我们也能应对自如。接下来,我们可以趁机加强训练,修复城防,为接下来的战斗做好准备。”

萧烈看着众人兴奋的样子,脸上也露出了笑容:“云中郡的结盟,确实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但我们不能因此放松警惕。赵奎与匈奴的威胁仍在,我们要利用好这段时间,尽快补充兵力,改良兵器,同时与云中郡保持密切联系,互通情报,确保边境的安全。另外,派去云中郡传授投石机与连环弩改良之法的工匠,要尽快出发,不能辜负李郡守的信任。”

“是!将军!” 将领们齐声应道,眼神里满是信心。

接下来的日子,雁门关与云中郡的交流越发频繁。云中郡的粮草、布匹与铁料源源不断地运往雁门关,解决了物资短缺的问题;雁门关的工匠也前往云中郡,传授投石机与连环弩的改良之法,帮助云中郡提升防务。张毅驻守的清风寨,也成为了两地联系的重要枢纽,不仅护送物资往来,还多次击退了试图骚扰的胡族游骑,确保了路线的安全。

萧烈则利用这段时间,加紧训练士兵,扩充兵力。流民们听闻雁门关与云中郡结盟,再也不用担心物资短缺,纷纷前来投奔,短短一个月,守军就扩充到了五千人。工匠坊也利用云中郡送来的铁料,打造了大量的兵器与守城器械,城墙上的投石机与连环弩增加了一倍,壕沟也挖得更深、更宽,防御工事比之前坚固了许多。

这天,萧烈收到了李默派人送来的密信 —— 信中说,代州军近期频繁调动,似乎在为进攻雁门关做准备,让萧烈多加防备。萧烈立刻召集将领们,商议应对之策。

“赵奎这是见我们与云中郡结盟,怕我们壮大,想提前动手了!” 陈武怒声道,“不如我们先发制人,联合云中郡的兵力,一举拿下代州,除掉赵奎这个心腹大患!”

萧烈摇了摇头:“现在还不是时候。赵奎虽暗通匈奴,可我们还没有确凿的证据公之于众,若先发制人,恐会引起朝廷不满。另外,匈奴仍在黑松林集结,若我们与代州军开战,匈奴很可能会趁机进攻,到时候我们会陷入双线作战的困境。”

“那我们该怎么办?” 李山皱着眉头问道。

萧烈看向林苍:“林统领,你派斥候密切监视代州军与匈奴的动向,一旦发现他们有异动,立刻回报;陈武,你带领一千突袭营士兵,前往清风寨,与张毅的五百精锐汇合,若代州军进攻,便从侧翼夹击;李山,你加强城防,做好守城准备;另外,我会写信给李默郡守,让他派军牵制代州军的侧翼,让赵奎不敢轻易进攻。”

“是!将军!” 将领们齐声应道,转身去安排各自的任务。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雁门关上,给这座古老的关城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芒。萧烈站在城楼上,望着云中郡方向的炊烟,心里充满了感激与坚定。他知道,有了云中郡这个盟友,雁门关不再是孤军奋战,守住这片土地、守护百姓安宁的希望,又近了一步。

风从远方吹过来,带着麦田的清香与云中郡的气息。萧烈握紧了腰间的虎头刀,目光望向代州与黑松林的方向。他己经做好了准备,无论赵奎与匈奴何时来犯,他都会带领弟兄们,联合云中郡的盟友,拼死抵抗,首到将敌人彻底击退,还边境一个长久的太平。



    (http://www.220book.com/book/XKX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边尘啸 http://www.220book.com/book/XKX4/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