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9章 朝廷监军

小说: 边尘啸   作者:南极老翁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边尘啸 http://www.220book.com/book/XKX4/ 章节无错乱精修!
 

霜降的寒风卷着枯叶,落在雁门关的城楼上。萧烈刚在黑石铁矿查看完新一批铁矿的冶炼情况,就见陈武神色凝重地策马而来,手里攥着一封来自京城的公文,甲胄上的寒霜还未融化:“将军,朝廷派监军来了!说是‘协助’我们处理军政,公文上还写着,监军明日就到,让我们出城迎接。”

萧烈接过公文,朱红的 “钦命监军” 西字刺得人眼生疼。公文内容简短却字字透着威压 —— 监军名为李嵩,出身京城勋贵世家,曾在禁军任职,此次前来 “监督军政、整肃军纪”,实则未提半句支援,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朝廷忌惮他势力壮大,派来的眼线。

“朝廷终究还是放心不下。” 陈默不知何时走来,看着公文上的字迹,语气平静却难掩一丝冷意,“李嵩此人,我在京城时略有耳闻,虽出身名门,却无实才,惯会仗着身份作威作福,还极好贪墨。他来雁门,怕是不会安分。”

萧烈将公文揉皱,又缓缓展开,指尖在 “整肃军纪” 西字上反复:“不安分也得受着。他是朝廷派来的监军,明面上我们必须恭敬,不能落人口实。但军政大权,绝不能让他插手。”

他当即下令:“陈武,明带领两百士兵,在东门外的十里亭迎接李嵩,礼数要周全,却也不必过分谦卑;李山,你整理好近年来的军政账本、粮草收支记录,将缴获的胡族珍宝挑选一部分,作为‘接风礼’,但核心的兵力部署、铁矿冶炼数据,绝不能让他看到;林苍,你加强城内巡逻,尤其是监军驻地周边,防止他暗中打探消息;陈默先生,你随我一同接见李嵩,帮我应对他的刁难。”

“得令!” 众人齐声应道,转身分头准备。雁门关内的气氛,一夜之间变得紧张起来,士兵们训练时更加专注,官员们处理政务时也格外谨慎,连百姓们都察觉到了异常,纷纷议论着这位即将到来的 “朝廷大官”。

次日清晨,东门外的十里亭外,李嵩的队伍缓缓抵达。他乘坐着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身穿紫色官袍,腰间挂着玉佩,下车时由两名侍从搀扶,眼神傲慢地扫过迎接的士兵,嘴角带着一丝不屑。

“萧将军何在?” 李嵩的声音尖细,带着京城贵族特有的倨傲,“本监军奉陛下之命前来监军,萧将军不来亲自迎接,是看不起朝廷,还是看不起本监军?”

萧烈从队伍中走出,拱手行礼,语气平和却不失威严:“监军大人远道而来,萧某本应亲自迎接,只是昨夜接到斥候禀报,胡族游骑在边境活动,需坐镇城楼防备,还望大人海涵。”

李嵩冷哼一声,却也找不到理由发作,只能悻悻地坐上马车,前往城内的监军驻地。沿途的百姓们围在道路两旁,好奇地打量着这位朝廷来的大官,却没人敢上前搭话 —— 李嵩身边的侍从眼神凶狠,不时呵斥靠近的百姓,与萧烈平日亲民的作风形成了鲜明对比。

抵达监军驻地后,李嵩借口 “旅途劳累”,拒绝了萧烈设下的接风宴,却在当天下午就召集了雁门军的各级将领,要求查看兵力部署与粮草收支记录。

“李大人,兵力部署涉及边境防务机密,若泄露出去,恐被胡族与柔然利用,还望大人三思。” 萧烈婉言拒绝,将早己准备好的粮草账本递了过去,“粮草收支记录都在这里,大人可随时查阅,若有疑问,萧某定当解答。”

李嵩接过账本,随意翻了几页,就扔在桌上:“萧将军这是怕本监军查出什么问题?朝廷派我来监军,就是要整顿军政,你这样遮遮掩掩,莫非是有什么猫腻?”

陈默适时开口,语气恭敬却带着几分不容置疑:“大人误会了。萧将军并非有意隐瞒,而是边境局势复杂,不得不谨慎。若大人实在担心,可随我们前往练兵场查看士兵训练,或去粮仓清点粮草,这些都是公开的事务,大人尽可监督。”

李嵩见陈默言辞得体,又找不到理由发作,只能顺水推舟,同意前往练兵场。可到了练兵场,他又开始鸡蛋里挑骨头 —— 一会儿指责士兵的铠甲不够整齐,一会儿抱怨训练强度太大 “有违人道”,甚至还要求将骑兵训练改为步兵训练,理由是 “骑兵耗费粮草太多”。

“李大人,” 萧烈强压着怒火,耐心解释,“雁门军面对的是胡族与柔然的骑兵,若不加强骑兵训练,如何抵御他们的突袭?铠甲整齐与否,关乎军容士气,我们会督促士兵改进,但训练强度绝不能降低,这是保命的根本,也是守护边境的根本。”

李嵩被萧烈怼得哑口无言,只能恨恨地拂袖而去。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变本加厉地干预军政 —— 先是要求将黑石铁矿的冶炼所得,分出一半送往京城 “充作国库”,被萧烈以 “铁矿需优先供应军器打造” 拒绝;后又想将归降的草原部落士兵调离雁门军,理由是 “异族不可信”,被陈默以 “部落士兵熟悉草原地形,是防御胡族的重要力量” 驳回;甚至还暗中拉拢原赵奎部的降兵,许以好处,试图挑拨他们与旧部的关系,却因降兵们早己对萧烈信服,收效甚微。

最过分的是,李嵩竟私自克扣士兵的粮饷,将上好的粟米换成发霉的杂粮,还将朝廷拨下的少量军需物资变卖,中饱私囊。士兵们怨声载道,不少人找到萧烈,请求他惩治李嵩。

“将军,李嵩这狗官太过分了!我们拼死拼活守边境,他却在背后克扣粮饷,再这样下去,士兵们的士气都要散了!” 陈武怒不可遏,恨不得立刻带人将李嵩抓起来。

萧烈却摇了摇头,眼神冰冷:“现在还不是时候。他是朝廷派来的监军,我们若动他,就是‘以下犯上’,正好给了朝廷出兵的借口。但他的所作所为,我们也不能坐视不管。”

他与陈默商议后,决定采取 “以退为进” 的策略 —— 先是让士兵们 “不小心” 将发霉的杂粮送到李嵩的驻地,借口 “粮仓储备不足,只能与士兵们同甘共苦”;后又让工匠坊将打造失败的劣质兵器交给李嵩,说是 “铁矿品质不佳,只能造出这样的兵器”;同时,派陈默暗中收集李嵩贪墨、干预军政的证据,通过云中郡的李默,悄悄送往京城的御史台。

李嵩收到发霉的杂粮与劣质兵器后,气得暴跳如雷,却又无可奈何 —— 他总不能当着士兵的面,说自己不愿吃杂粮、用劣等兵器。而他贪墨军需、挑拨军心的证据,也通过御史台传到了皇帝手中。皇帝虽忌惮萧烈,却也不愿因一个监军失去边境屏障,只能下旨斥责李嵩 “办事不力”,让他 “收敛言行,不得干预军政”。

接到圣旨的李嵩,锐气大减,虽仍在雁门,却不敢再明目张胆地干预军政,只能每日在驻地饮酒作乐,偶尔派人打探些无关紧要的消息,聊以

萧烈趁机加强内部整顿 —— 将被克扣的粮饷足额补发,更换了所有发霉的杂粮;对士兵们进行思想教育,讲述守护边境的重要性,稳定军心;同时,加快黑石铁矿的冶炼进度,打造出更多精良的兵器,补充到各营。

百姓们也看出了李嵩的无能与贪婪,对萧烈的支持更加坚定。有百姓主动送来粮食与布匹,慰问士兵;商户们也自发组织起来,抵制李嵩的贪墨行为,拒绝收购他变卖的军需物资。

“将军,李嵩现在就是个纸老虎,再也不敢找我们麻烦了!” 陈武看着李嵩驻地紧闭的大门,笑着说道。

萧烈却依旧谨慎:“他虽然不敢再干预军政,却仍是朝廷的眼线。我们不能放松警惕,要继续做好边境防御,发展生产,只有我们足够强大,朝廷才不敢轻易动我们,李嵩也只能束手无策。”

陈默点头赞同:“将军说得对。朝廷的猜忌不会因为一个监军的收敛而消失,我们要做的,是继续巩固根基 —— 扩大均田制的推行范围,让更多百姓有田可种;加快学堂建设,培养更多人才;加强与草原部落的联系,稳定外部环境。只有内外兼修,才能长久地守住雁门关。”

接下来的日子里,雁门关在萧烈的治理下,继续稳步发展。城外的田地里,冬小麦长势喜人;工匠坊里,新打造的兵器源源不断地送往各营;学堂里,朗朗的读书声与练兵场的喊杀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李嵩虽仍在雁门,却像个透明人,再也无法影响雁门军的正常运作。

夕阳西下,萧烈与陈默并肩站在城楼上,望着远处的边境线。寒风依旧凛冽,却吹不散两人心中的坚定。萧烈知道,朝廷派来监军,只是猜忌的开始,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但只要他坚守初心,带领雁门军与百姓们同心协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守不住的家园。

“先生,你说未来的雁门关,会是什么样子?” 萧烈突然问道,眼神中满是对未来的期许。

陈默望着城内的万家灯火,笑着说道:“会是百姓安居乐业,士兵们无需再征战,草原与中原和睦相处,再也没有战争的样子。而这一切,都需要将军你,还有雁门军的将士们,用智慧与勇气去实现。”

萧烈点头,握紧了腰间的虎头刀。他知道,这条路或许漫长而艰难,但他会一首走下去,为了雁门关的百姓,为了边境的太平,也为了心中那份 “守土安民” 的信念。朝廷的监军,不过是他守护边境路上的一个小插曲,真正能决定雁门关未来的,是他,是雁门军,是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

南极老翁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XKX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边尘啸 http://www.220book.com/book/XKX4/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