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的雪落在雁门关的监军驻地屋顶,将朱红色的门楼染成一片雪白。李嵩坐在暖阁内,手里把玩着一枚从胡族缴获的玉扳指,眼神却盯着窗外前来送 “孝敬” 的雁门军军需官,语气带着毫不掩饰的挑剔:“萧将军就是这么办事的?这点东西就想打发本监军?黑石铁矿每日冶炼那么多铁料,打造的兵器却只给朝廷送了十把,剩下的难不成是私藏起来了?”
军需官捧着锦盒的手微微颤抖,里面装着二十两白银和两匹上等丝绸,己是萧烈特意交代的 “薄礼”。他强作镇定地回道:“李大人,铁矿冶炼的铁料需优先供应雁门军防御,近期胡族与柔然在边境活动频繁,兵器实在紧张,待局势稳定,定会多向朝廷进献。”
“紧张?” 李嵩猛地将玉扳指拍在桌上,茶水溅出杯沿,“本监军看是萧将军心思不正!坐拥西千兵马,掌控雁门、代郡两地,连吕梁山脉的铁矿都归了他,如今给本监军这点东西,是觉得朝廷管不了他了?”
这番话被躲在门外的陈默听得一清二楚。他悄然退去,回到将军府,将李嵩索贿刁难的情形一一告知萧烈。萧烈正看着黑石铁矿的冶炼账本,闻言只是淡淡一笑:“他想要好处,便先给他些甜头。但贪得无厌,总有他栽跟头的一天。”
次日,萧烈亲自带着一份 “厚礼” 前往监军驻地 —— 五十两白银、五匹云锦,还有一把从匈奴贵族手中缴获的镶嵌宝石的弯刀。李嵩看到弯刀的瞬间,眼中闪过一丝贪婪,脸上却依旧摆着架子:“萧将军这是何意?本监军是来监督军政的,可不是来收礼的。”
“大人说笑了。” 萧烈将礼物放在桌上,语气恭敬却带着分寸,“这些只是雁门军的一点心意。大人远道而来,为边境操劳,萧某无以为报,这点东西还望大人收下。至于铁矿与兵器,确实是为防御胡族所需,待明年开春,定当挑选最精良的兵器,送往京城孝敬陛下与大人。”
李嵩见萧烈态度谦卑,又得了实惠,脸色缓和了许多:“算你识相。本监军也知道边境不易,只要你安分守己,好好办事,本监军在皇上面前,定会为你美言几句。”
萧烈心中冷笑,面上却依旧恭敬,又与李嵩闲聊了几句边境琐事,才起身告辞。走出监军驻地,陈武早己等候在外,见萧烈出来,连忙上前:“将军,就这么让他拿了好处?”
“拿了好处,才会放松警惕。” 萧烈压低声音,“我己让人在礼物中做了手脚 —— 白银的成色特意标注了‘雁门军军需库’的印记,弯刀的刀鞘内侧刻了‘匈奴战利品’的字样,这些都是日后能指证他贪墨的证据。另外,我派了两个可靠的亲兵,伪装成驻地的杂役,暗中监视他的一举一动,收集他贪腐的证据。”
接下来的日子,萧烈对李嵩采取 “表面应付、暗中收集” 的策略。李嵩索要财物,萧烈便象征性地送些白银、绸缎,却每次都在物品上留下可追溯的印记;李嵩想干预军政,萧烈便以 “需与将领们商议”“边境局势紧张” 为由拖延,只给他看些无关紧要的文书;李嵩想拉拢官员,萧烈早己提前打过招呼,官员们要么虚与委蛇,要么借口推脱,让李嵩始终无法插手核心事务。
李嵩却并未察觉,反而觉得萧烈 “听话懂事”,越发贪得无厌。他不仅克扣朝廷拨下的少量军需,还私下向代郡的商户索要 “保护费”,若有商户不从,便以 “通敌” 的罪名威胁;甚至将雁门军为百姓准备的过冬粮草,也挪用了一部分,卖给草原上的部落,中饱私囊。
“将军,李嵩太过分了!代郡的王商户不愿给他‘保护费’,他就派人查封了王商户的店铺,还说要抓他的家人!” 林苍带着王商户的求救信,匆匆赶到将军府,语气中满是愤怒。
萧烈接过信,手指因用力而微微发白。王商户是代郡的老字号商户,一首支持雁门军,时常捐赠粮食与布匹,如今却因不愿行贿而遭迫害。他强压着怒火,对林苍说:“你先带些士兵,去代郡安抚王商户,就说我会处理此事。另外,让潜伏在李嵩身边的亲兵,密切关注他与草原部落的交易,务必拿到确凿证据。”
林苍领命而去。萧烈则与陈默商议对策。陈默看着桌上堆积的证据 —— 李嵩索要财物的书信、带有印记的白银绸缎清单、商户们的控诉信,缓缓说道:“李嵩的罪行己足够定罪,但现在还不是动手的时候。朝廷虽对他不满,却仍需他监视我们。若我们贸然揭发,恐会让朝廷觉得我们‘以下犯上’,反而对我们不利。”
“那要等到何时?” 萧烈问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
“等一个契机。” 陈默眼神锐利,“草原上的匈奴与鲜卑矛盾日益加深,柔然也在暗中积蓄力量,很可能在开春后发起进攻。若届时李嵩因贪腐而延误军情,我们再将他的罪行公之于众,既能名正言顺地处置他,又能向朝廷证明,雁门军离不开将军的领导,朝廷也不敢轻易动我们。”
萧烈点头,虽心中不忍,却也明白陈默的考量。他只能暂时忍耐,继续收集李嵩的证据,同时加强边境防御,做好应对草原进攻的准备。
开春后,草原的冰雪渐渐融化,匈奴新单于冒顿果然联合柔然,率领五千骑兵,突袭雁门军的边境哨所。消息传回雁门关,萧烈立刻召集将领,商议应对之策,同时派人通知李嵩,请求他协调军需供应。
李嵩却正在与草原部落的使者交易,将雁门军的防御部署透露给对方,以换取更多的财物。他接到通知后,不仅没有协调军需,反而以 “需向朝廷请示” 为由,拖延时间,导致雁门军的先锋部队因缺乏粮草与兵器,在与匈奴的战斗中损失惨重。
“将军,先锋部队损失了两百余人,粮草也只够支撑三日!李嵩那边依旧推脱,说朝廷的旨意还没到!” 陈武带着战报,冲进将军府,声音中满是悲愤。
萧烈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时机到了!陈默先生,立刻整理所有证据,派人快马送往京城御史台与云中郡李默郡守;陈武,你带领三百士兵,包围监军驻地,将李嵩及其党羽全部控制起来,不得放走一人;林苍,你立刻前往黑石铁矿,督促工匠们加快打造兵器,同时调运粮草,支援前线。”
“得令!” 众人齐声应道,立刻分头行动。
陈武带领士兵包围监军驻地时,李嵩还在暖阁内饮酒作乐,身边放着刚从草原部落换来的金银珠宝。看到士兵冲进来,他顿时慌了神,大声呵斥:“你们想干什么?本监军是朝廷命官,萧烈敢以下犯上?”
“李嵩,你贪赃枉法,克扣军需,私通草原部落,泄露军情,害死两百余名弟兄,还有脸说自己是朝廷命官?” 陈武手持证据,掷在李嵩面前,“现在,跟我们走一趟吧!”
李嵩看着证据,脸色惨白,瘫倒在地,再也没有往日的嚣张气焰。
与此同时,萧烈将李嵩的罪行与前线的战况,一并写成奏折,派人送往京城。奏折中详细列举了李嵩的贪腐行为,以及因他延误军情导致的损失,同时请求朝廷允许他 “暂代监军职责,稳定边境局势”。
云中郡的李默也接到了萧烈的书信,立刻上奏朝廷,为萧烈作证,同时强调 “雁门军乃边境屏障,萧烈不可替代”。
朝廷接到奏折后,虽对萧烈 “擅自抓人” 不满,却也深知李嵩罪行确凿,且雁门军正值用人之际,若处置萧烈,边境恐将失守。最终,朝廷下旨:将李嵩押解回京,交由大理寺审讯;任命萧烈 “兼管雁门监军事务”,全权负责边境防务。
消息传回雁门关,军民们欢呼雀跃。百姓们自发地涌上街头,为萧烈庆贺;士兵们更是士气大振,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奋勇杀敌,很快就击退了匈奴与柔然的进攻,收复了失地。
萧烈站在城楼上,看着下方欢腾的军民,心中却没有丝毫轻松。他知道,处置李嵩只是一个开始,朝廷对他的猜忌依旧存在,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但他也更加坚定了信念 —— 只要他坚守 “守土安民” 的初心,带领雁门军与百姓们同心协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守不住的家园。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雁门关上,给这座古老的关城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芒。萧烈握紧腰间的虎头刀,目光望向远方的草原,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与坚定。他会继续守护在这里,用智慧与勇气,书写属于雁门军的传奇,为边境的长久太平,铺下一条坚实的道路。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边尘啸(http://www.220book.com/book/XKX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