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6章 胭脂巷语

小说: 津门八艳   作者:嬴一半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津门八艳 http://www.220book.com/book/XKY1/ 章节无错乱精修!
 

津门的胭脂巷藏在八艳楼后身,青石板路被经年的脚步磨得发亮,两侧的院墙爬满了蔷薇,西月里开得泼泼洒洒,把巷子里的脂粉香都染成了甜的。沈砚秋踩着花瓣往巷尾走,手里捏着张纸条,是赵二虎从一个乞丐手里换来的,上面用炭笔写着:“胭脂巷三号,有旧物相赠。”

落款是个模糊的“柳”字,像柳如眉的笔迹,又多了几分刻意的潦草。

巷尾的三号门是扇斑驳的朱漆门,门环上缠着圈褪色的红绸,像只系住的蝶。沈砚秋叩门三下,门“吱呀”一声开了条缝,露出双眼睛,眼尾上挑,带着点戏文里的媚。

“沈探长请进。”开门的是个穿月白衫的女子,梳着双环髻,鬓边簪着朵蔷薇,竟是柳如眉的师妹,小名叫作“蔷薇”的戏班学徒。

院里种着棵老槐树,树底下摆着张石桌,桌上放着个描金漆盒。蔷薇倒了杯茶,指尖缠着圈银线,线尾坠着颗小铃铛,晃一下,发出细碎的响。

“这是柳师姐让我教您的。”她把漆盒推过来,眼睛瞟着沈砚秋胳膊上的绷带,“师姐说,您见了这东西,就知道该往哪儿去。”

漆盒打开,里面铺着层红绒,绒上放着半块玉佩,正是柳轻烟在盘山丢失的蛇形佩,断裂处刻着个“北”字。沈砚秋的指尖刚触到玉佩,就听见院外传来“咚”的一声,像是什么重物落地。

蔷薇的脸色瞬间白了,银线缠得手指发红:“是……是他们来了!”

沈砚秋冲出院门,只见巷口躺着个穿黑衣的男人,胸口插着支银镖,镖尾刻着柳家的标记。男人的手里攥着张地图,上面用红笔圈着个“北”字,旁边写着“军火库”。

“是抗日会的人。”沈砚秋认出男人腰间的徽章,“他被人跟踪了。”

巷子里突然飘起阵香粉味,甜得发腻,是“醉春楼”的招牌香,里面掺了。沈砚秋屏住呼吸,拉着蔷薇往院里退,刚关上门,就听见墙外传来脚步声,杂沓而急促,还夹杂着金属碰撞的脆响——是枪栓拉动的声音。

“他们是冲玉佩来的。”蔷薇躲在石桌下,声音发颤,“师姐说,这半块玉佩能打开北边的军火库,那里藏着抗日会从关外运的枪,被九头蛇的余党盯上了。”

沈砚秋摸着那半块玉佩,断裂处的“北”字被打磨得光滑,显然被人反复过。他突然想起柳轻烟在盘山说的话,她提到“北边有我们的人”,当时以为是疯话,现在看来,柳家早就和抗日会有联系,柳轻烟的养蛇,或许是为了掩护军火库的位置。

院外的香粉味越来越浓,门板被撞得“砰砰”响。沈砚秋从怀里掏出枚铜钱,是苏曼卿给他的“破邪钱”,往门缝里一塞,门外的撞门声突然停了,接着传来几声闷哼,像是人倒了下去。

“是苏老板的铜钱起作用了。”蔷薇探出头,看见门外躺着几个黑衣男人,脸上泛着青,嘴角流着白沫,“这香粉遇了破邪钱,就成了催命符。”

沈砚秋冲出巷口时,正撞见苏曼卿站在巷尾,手里捏着串铜钱,铜钱上还沾着香粉。她的旗袍下摆沾了些泥,显然是刚从别处赶来。

“我在八艳楼看见有人鬼鬼祟祟,就跟了过来。”她把铜钱收好,目光落在那半块玉佩上,“这是柳家的‘北境佩’,另一半在抗日会会长手里,合起来才能打开军火库的机关。”

远处传来警笛声,赵二虎带着人跑过来,看见巷口的尸体,脸色沉了下去:“探长,醉春楼的老鸨报官,说楼里丢了箱‘醉春风’,就是掺的香粉。”

沈砚秋看向醉春楼的方向,那座楼的红灯笼在暮色里晃得像鬼火。他突然想起松井的笔记本,里面提过“醉春楼是九头蛇在津门的联络点”,老鸨是白若霜的远房表妹,专替他们物色“试验品”。

“军火库的位置,柳如眉知道?”

“她今早带着戏班去了北边的‘落霞镇’,说是要演出,其实是去接应军火。”苏曼卿的指尖划过玉佩上的“北”字,“落霞镇外有座废弃的窑厂,就是地图上的军火库。”

沈砚秋将半块玉佩揣进怀里,石桌上的蔷薇正用银线缠着玉佩的断口,试图把它和自己的半块平安扣绑在一起。那平安扣是柳如眉给的,上面刻着个“南”字。

“南北合璧,才能打开机关。”蔷薇把绑好的玉佩递过来,银线缠成个同心结,“师姐说,这是柳家的规矩,南北不相负,枪炮护家国。”

沈砚秋看着那个同心结,突然觉得这半块玉佩变得沉甸甸的。它不仅是钥匙,更是柳家两代人的信念,从柳长风到柳轻烟,再到柳如眉,他们守着这秘密,守着这“南北合璧”的约定,像守着盏不灭的灯。

警笛声越来越近,赵二虎己经开始清理现场。沈砚秋和苏曼卿走出胭脂巷时,蔷薇站在门口送他们,鬓边的蔷薇花被风吹落,落在青石板上,像滴新鲜的血。

“师姐说,让您务必小心,窑厂的机关里……养着东西。”蔷薇的声音被风吹得散,“是……是柳轻烟留下的蛇蛊,认柳家的血。”

沈砚秋回头望了眼那扇朱漆门,门环上的红绸还在晃,像在无声地催促。他摸了摸怀里的玉佩,同心结硌着掌心,带来点微痛的暖意。

落霞镇的方向,暮色正浓,像块浸了墨的布。沈砚秋知道,今晚的窑厂,必然又是一场硬仗,但他不怕。因为他手里握着的,不只是半块玉佩,还有柳家的信念,有抗日会的期盼,有苏曼卿递过来的铜钱——那上面还沾着八艳楼的海棠香。

胭脂巷的蔷薇还在开,泼泼洒洒,把青石板路染成了粉色。沈砚秋想起蔷薇说的“南北不相负”,突然觉得这巷子的名字取得真好,胭脂是柔的,却能藏着最硬的骨,就像那些看似柔弱的女子,心里装着的,从来都是家国大义。

他和苏曼卿的身影消失在巷口,身后的蔷薇花在暮色里轻轻摇曳,像在为他们送行,也像在为即将到来的胜利,提前绽放。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津门八艳》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http://www.220book.com/book/XKY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津门八艳 http://www.220book.com/book/XKY1/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