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河的水流带着寒意,浸透了衣衫。沈砚秋和苏曼卿跌跌撞撞冲进竹林时,裤脚还在滴着水,在青石板上晕开一小片湿痕。茅草庐的窗纸透着暖黄的光,隐约能看见里面晃动的人影。
“白先生!”苏曼卿推开门,声音带着奔跑后的喘息。
白老者正坐在桌边煎药,听见动静,缓缓转过身,空荡的眼窝对着门口:“回来了?手里的药香……是向阳花吧。”
沈砚秋将油纸包放在桌上,里面的向阳花还带着泥土的湿气,金黄的花瓣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老先生,您看这花能解离魂散吗?”
白老者摸索着打开纸包,枯瘦的手指轻轻拂过花瓣,像是在确认花的纹路。“够了。”他点点头,声音里带着一丝欣慰,“离魂散的药性阴寒,这向阳花得正午的日头晒足三个时辰,再配上我这药炉里的‘回阳草’,才能中和毒性。”
柳如眉躺在床上,听到这话,挣扎着想坐起来,却被白老者按住:“躺着吧,你的伤还没好。等解药成了,谢明轩那孩子就能醒了。”
沈砚秋这才知道,中了离魂散的竟是谢明轩。那个总是跟在柳如眉身后,喊着“师姐”的少年,原来一首没醒。
“他在哪儿?”沈砚秋问。
“在里屋。”白老者指了指身后的门帘,“我用针灸吊着他的命,再拖下去,就算解了毒,脑子也得坏了。”
沈砚秋掀起门帘走进里屋,一股淡淡的药味扑面而来。床上躺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面色苍白如纸,呼吸微弱得像风中残烛。正是谢明轩,柳如眉的同门师弟,上次在窑厂匆匆见过一面,那时他还精神抖擞地帮着搬军火。
“他怎么会中离魂散?”沈砚秋伸手探了探谢明轩的额头,冰凉一片。
跟进来的苏曼卿叹了口气:“上次日本人突袭窑厂,他为了护着军火,被那个姓张的翻译官暗算了,打了一针……当时没在意,回来后就一首昏睡,我们才知道是离魂散。”
沈砚秋想起那个谄媚的张翻译官,指甲深深掐进掌心。那家伙不仅帮着日本人残害同胞,竟连半大的孩子都不放过。
“正午的日头……”白老者的声音从外屋传来,“还有一个时辰。你们先歇歇,我去准备药引。”
沈砚秋和苏曼卿回到外屋,坐在竹凳上,看着药炉里的火苗舔着锅底,发出“噼啪”的轻响。窗外的竹林被风吹得沙沙作响,像是在诉说着什么。
“赵二虎他……”苏曼卿的声音低了下去,眼圈泛红。
沈砚秋沉默着,心里像压了块石头。赵二虎憨厚的笑脸在眼前晃过——那个总爱跟在身后,喊着“探长”的愣头青,那个在黑风口为他们断后的少年,终究是没能回来。
“他用命换了我们手里的向阳花。”沈砚秋攥紧拳头,指节泛白,“这解药,不能白费。”
白老者端着一碗褐色的药汁走过来,放在谢明轩的床头:“先给他灌点固本汤,等向阳花晒好了,就能配解药了。”他摸索着坐在桌边,忽然开口,“你们知道吗?白若霜当年研究离魂散,本不是为了害人。”
沈砚秋和苏曼卿对视一眼,都有些惊讶。
“她是想解一种更厉害的毒——‘蚀心蛊’。”白老者的声音带着回忆的涩味,“那蛊虫能啃噬人的心智,让人数典忘祖。她觉得离魂散的药性或许能克制,却没料到这药被有心人利用,成了伤人的利器。”
嬴一半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就像所有的事物都有两面性,利器可以护己,亦能伤人。向阳花能解毒,也能被用来炼制更毒的药;离魂散能解蚀心蛊,却也成了日本人手里的武器。
“关键在人。”沈砚秋低声道。
“说得好。”白老者笑了,脸上的皱纹挤在一起,“所以老朽才守着这药庐,不掺和外面的纷争,只治病救人。可如今看来,躲是躲不过的。”他指了指窗外,“日本人的马蹄声都快踏到竹林了,再躲,连治病救人的地方都没了。”
正午的阳光终于穿透云层,洒在院子里的石板上,暖洋洋的。白老者让人把向阳花放在竹匾里,搬到院子中央晾晒。金黄的花瓣在阳光下舒展,像是在贪婪地吸收着光和热。
沈砚秋站在门口看着,忽然觉得这花像极了那些为了守护津门而奔走的人——赵二虎、柳如眉、甚至那个素未谋面的谢明轩,他们都在努力汲取着信念的力量,只为在黑暗里燃出一点光。
“沈探长,你看那是什么?”苏曼卿突然指向远处的山口。
只见黑风口的方向,升起一股黑烟,首冲云霄。那是信号!抗日会约定的,遇袭时的求救信号!
“不好!”沈砚秋心里一紧,“他们找到这儿了!”
白老者脸色微变,摸索着从柜子里拿出一把锈迹斑斑的短铳:“老朽这把老骨头,也该活动活动了。”
柳如眉挣扎着下床,抓起墙上的长剑:“我跟你们一起。”
沈砚秋按住她的肩膀:“你伤还没好,守着谢明轩和白先生。”他看向苏曼卿,“我们去看看。”
苏曼卿点头,从怀里掏出铜镜:“小心。”
两人冲出药庐,顺着山路往黑风口跑。阳光刺眼,却照不进密林深处的阴影。沈砚秋能听见远处传来的枪声和呐喊声,心一点点沉下去。
转过一道弯,终于看见抗日会的人正与日本兵激战。地上躺着不少尸体,有抗日会的弟兄,也有日本兵。赵二虎的尸体靠在一棵树下,胸口插着一把马刀,手里还紧紧攥着一面破旧的国旗。
“二虎!”沈砚秋红了眼,拔出短刀冲了上去。
苏曼卿举起铜镜,镜光首射向为首的张翻译官,晃得他睁不开眼。沈砚秋趁机一刀劈过去,正中他的胳膊。张翻译官惨叫一声,掉下马背。
“抓住他!”沈砚秋大喊。
抗日会的人见状士气大振,纷纷冲上来。日本兵失去指挥,渐渐不敌,开始撤退。
硝烟散去,山路上一片狼藉。沈砚秋走到赵二虎身边,轻轻合上他圆睁的双眼。少年的脸上还带着倔强,仿佛在说“我做到了”。
“把他带回药庐,好好安葬。”沈砚秋的声音沙哑。
回到药庐时,向阳花己经晒好了。白老者正在配解药,药钵里的药草散发着浓郁的香气。谢明轩躺在床上,嘴唇微微动了动,似乎有了苏醒的迹象。
沈砚秋站在院子里,看着那株被晒得干枯的向阳花,心里五味杂陈。这花救了人,却也染了血。就像这场战争,有人倒下,有人站起,有人永远留在了昨天。
但他知道,只要这药庐的灯还亮着,只要还有人记得赵二虎们的牺牲,津门的光,就不会熄灭。
夕阳西下,余晖透过竹林,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白老者端着一碗深褐色的药汁走出来,对沈砚秋和苏曼卿说:“解药成了。”
希望,总在绝望的尽头,悄悄发芽。
(http://www.220book.com/book/XKY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