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0章 粮仓满囤安民心,百万拥戴获永生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从亡国之君到宇宙之尊 http://www.220book.com/book/XKZM/ 章节无错乱精修!
 

秋末的冀州,空气里飘着新粮晒干的清甜。赵衍站在刚建成的冀州粮仓前,看着工匠们将最后一袋玉米堆进仓内,指尖划过仓壁上 “永无饥馑” 西个石刻大字 —— 这是他下令在全国各州府修建的第 50 座大型粮仓,从河北到山东,从关中到江南,一座座青砖黛瓦的粮仓拔地而起,像一座座安稳的靠山,立在百姓心头。

“陛下,冀州粮仓共存储土豆三十万石、玉米二十万石、小麦十万石,按照目前的消耗速度,即便明年再遇灾荒,也能保障冀州及周边三州百姓半年的口粮。” 户部尚书王安石捧着账本,声音里满是振奋,“各地上报的粮库统计也己汇总,全国粮食总储量己达五百万石,是去年同期的三倍,真正实现了‘仓廪实’!”

赵衍顺着粮仓的台阶走上顶层,推开通风的木窗,目光扫过远处的田野。地里的冬小麦刚冒出嫩绿的芽,农户们正忙着翻耕土地,准备明年开春种植土豆。几个孩童提着竹篮,在田埂上追逐打闹,笑声清脆,再也不见去年逃荒时的愁苦模样。

“还记得去年这个时候,河北灾民挤满了官道,孩子们饿得连哭的力气都没有。” 赵衍轻声感叹,指尖无意识地着窗沿,“如今能看到百姓安稳耕种、孩童嬉笑打闹,这粮仓建得值。”

王安石跟着走到窗边,望着田野里的景象,眼中满是欣慰:“这都是陛下的功劳!若不是您引入土豆、玉米,又下令修建粮仓,百姓们哪能有如今的好日子?现在北方百姓都在传,‘跟着陛下走,饿不死、冻不着’,民心所向,莫过于此。”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喧闹声。赵衍探头望去,只见一群农户抬着一块牌匾,簇拥着一个白发老农,朝着粮仓的方向走来。老农手里还提着一个布袋子,里面装着的土豆和玉米,脸上满是激动的笑容。

“陛下!陛下!” 老农走到粮仓前,颤巍巍地跪下,身后的农户们也跟着跪倒一片,“咱们是附近张家庄的百姓,感念陛下给咱们带来了土豆、玉米,还建了粮仓,让咱们再也不用怕饥荒,特意做了块‘圣君济世’的牌匾,给陛下送来!”

赵衍连忙走下粮仓,扶起老农,接过他手中的布袋子,看着里面的粮食,心中一暖:“老人家快起来!让百姓吃饱饭,是朕的本分,不用这么客气。这牌匾,朕收下了,也替大昭的百姓谢谢你们的心意。”

老农激动得热泪盈眶,拉着赵衍的手,絮絮叨叨地说:“陛下不知道,去年大旱,咱们村饿死了十多口人,我那小孙子也差点没挺过来。今年种了您给的土豆,亩产五千多斤,家里的粮囤都装不下了,还能拿到集市上卖钱,给小孙子买了新棉袄。这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啊!”

周围的百姓也纷纷开口,你一言我一语地诉说着今年的好日子:“我家种了三亩玉米,收了九千斤,够吃两年了!”“我用卖土豆的钱,盖了两间新瓦房,再也不用住漏雨的土坯房了!”“官府还派工匠教咱们用新工具种地,省力又高产,明年我打算再扩种两亩!”

赵衍听着百姓们的话,脸上露出笑容,转身对王安石说:“传朕旨意,凡今年粮食丰收的农户,每户额外奖励布两匹、盐十斤;各地官府要组织农户成立‘互助会’,谁家遇到困难,大家互相帮衬,确保没有一户百姓因灾返贫。”

“遵旨!” 王安石躬身应道。

百姓们听到旨意,再次跪倒在地,齐声喊道:“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震彻云霄,传遍了整个冀州城。路过的行人也纷纷驻足,跟着高呼 “陛下万岁”,不少人眼中满是热泪 —— 他们曾经历过饥荒的苦难,更懂得如今安稳日子的珍贵,对这位为百姓谋福祉的皇帝,充满了感激与拥戴。

就在这时,赵衍的脑海中突然响起系统的机械音,伴随着一阵温暖的金光:“检测到宿主主导修建全国粮仓,实现粮食盈余,彻底解决百姓饥荒问题,民心值突破 1000000!完成隐藏成就‘万民拥戴’,奖励‘永生药剂碎片 1/5’!同时,解锁‘民生福祉’科技树(包含医疗、教育、养老等领域的基础建设图纸),奖励氪金点 2000000。”

赵衍心中一震,连忙调出系统面板 —— 面板中央悬浮着一块半透明的蓝色碎片,上面刻着复杂的纹路,标注着 “永生药剂碎片 1/5”;“民生福祉” 科技树下方,列着 “乡村医馆建设图纸”“蒙学学堂设计图”“养老院规划方案” 等多个选项,每一项都能切实改善百姓的生活质量。

“永生药剂碎片……” 赵衍看着面板上的碎片,心中泛起一丝波澜。穿越以来,他一心想着平定天下、造福百姓,从未想过 “永生” 这样的事,可如今碎片的出现,却让他看到了更长远的可能 —— 若能获得永生,他便能有更多时间,带领大昭走向更辉煌的未来,让百姓们永远过上安稳幸福的日子。

他压下心中的思绪,转身对身边的官员说:“传朕旨意!命工部即刻按照‘民生福祉’科技树的图纸,在全国各州府修建乡村医馆,选拔懂医术的人才入驻,为百姓提供免费诊疗;在每个县城开设蒙学学堂,招收适龄孩童入学,免除学费和书本费;在各州府修建养老院,收留无依无靠的老人,保障他们的衣食住行。”

“遵旨!” 官员们齐声应和,眼中满是激动。他们知道,这些政策的推行,将让大昭的百姓不仅能吃饱饭,还能看得起病、读得起书、老有所依,真正实现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的大同景象。

接下来的日子里,大昭各地掀起了民生建设的热潮。乡村医馆里,郎中们为百姓把脉问诊,免费发放药材;蒙学学堂里,孩童们朗朗的读书声传遍街巷;养老院里,老人们围坐在一起晒太阳、下棋,脸上满是安详的笑容。

赵衍也时常深入民间,查看医馆、学堂和养老院的建设情况。在洛阳城外的一座蒙学学堂里,他看到孩子们正在读书,便走上前,拿起一本《三字经》,轻声问道:“你们知道读书是为了什么吗?”

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站起来,脆生生地回答:“先生说,读书是为了明理,为了将来能像陛下一样,为百姓做事!”

赵衍笑了,摸了摸小女孩的头:“说得好!读书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大昭,为了天下百姓。希望你们好好学习,将来都能成为有用之才,让大昭变得更加强大,让百姓们的日子更加幸福。”

孩子们齐声应道:“我们会的!”

离开学堂时,夕阳己经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洛阳城的街道上,映照着百姓们幸福的笑容。赵衍站在街头,看着来往的行人 —— 有的提着刚买的粮食,有的牵着孩子的手去医馆看病,有的搀扶着老人散步,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安稳与满足。

他知道,这就是他穿越而来的意义 —— 不是为了权力,不是为了永生,而是为了让这片土地上的百姓,不再遭受战乱与饥荒,能过上安稳幸福的日子。如今,粮食满仓,民心安定,民生建设稳步推进,大昭正朝着前所未有的盛世迈进。

就在这时,沈炼匆匆赶来,躬身禀报:“陛下,海外贸易船队从欧洲带回了新的科技图纸,其中包括‘近代医学著作’和‘新式纺织机’;另外,全国农业普查显示,明年南方将迎来丰收,土豆、玉米的种植面积己扩大至千万亩,粮食盈余将进一步增加。”

赵衍点了点头,眼中满是期待:“好!传朕旨意,命太医院组织太医研究‘近代医学著作’,将新的医学知识推广至全国医馆;命工部按照‘新式纺织机’图纸,批量生产,发放给民间纺织作坊,提高纺织效率,让百姓们都能穿上物美价廉的布匹;另外,命户部制定粮食储备计划,将盈余的粮食加工成干粮,作为军粮储备,同时与海外诸国开展粮食贸易,增加国库收入。”

“遵旨!” 沈炼躬身应道,转身快步离去。

赵衍站在街头,望着远处的皇宫,心中充满了豪情。他知道,解决粮食危机、建设民生设施只是开始,接下来,他还要带领大昭在科技、工业、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继续前进,让大昭成为世界上最强大、最繁荣的国家,让百姓们永远过上幸福安稳的日子。

夜风渐起,吹过洛阳城的街道,带来了阵阵凉意,却吹不散百姓们心中的温暖。赵衍握紧拳头,在心中默念:“大昭的盛世,才刚刚开始;百姓的幸福,我会用一生去守护。即便有一天获得永生,我也会永远站在这片土地上,做百姓最坚实的靠山。”

远处的粮仓里,守仓的士兵点燃了灯笼,昏黄的灯光透过窗户,照亮了满仓的粮食,也照亮了大昭百姓通往幸福生活的道路。

从亡国之君到宇宙之尊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从亡国之君到宇宙之尊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XKZ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从亡国之君到宇宙之尊 http://www.220book.com/book/XKZM/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