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嘴崖的工事抢修了整整一天一夜。当东方的天际再次泛起鱼肚白时,三排负责的右翼阵地己经初具雏形。正面,一条符合“标准”的浅壕蜿蜒百米,后面是挖掘出的泥土垒成的胸墙。而在浅壕后方约三十米处,利用天然岩石和加深的浅沟构筑的核心支撑点也己成型,机枪位和主要的步枪手掩体都布置在这里,并且用杂草和树枝进行了巧妙的伪装。几条曲折的交通壕将前沿与核心区域连接起来。侧翼,李石头带着人利用石缝和洼地,设置了几个隐蔽的侧射火力点。
士兵们疲惫不堪,很多人手上磨出了血泡,但看着初步成型的防御体系,心里多少有了点底。林墨白沿着阵地仔细检查了一遍,对关键位置又做了一些调整和加固。他知道,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
果然,天色大亮后不久,观察哨就发出了警报——小鬼子的侦察兵出现在山下远处的树林边缘。
紧张的气氛立刻笼罩了整个鹰嘴崖。高连长命令全连进入战斗位置,严格按照一线防御部署,所有士兵进入前沿战壕。
林墨白接到命令,心中暗叹。但他没有犹豫,立刻对三排下令:“一班,进入核心支撑点!二班,派两个观察哨进入前沿浅壕,其他人进入交通壕待命!三班和机枪组,进入侧翼火力点!没有我的命令,不准暴露!”
士兵们依令迅速行动。孙大麻子带着一班老兵和新兵进入核心支撑点,依托岩石和加固掩体隐蔽起来。王秀才安排了两个机灵的新兵携带信号旗和手榴弹,匍匐进入前沿浅壕,其余二班士兵则蹲在连接前后方的交通壕里,既能躲避炮火,又能随时增援前沿。李石头则带着机枪组和三班士兵,悄无声息地消失在侧翼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石缝和洼地中。
整个右翼阵地,从表面上看,只有前沿浅壕里那两个孤零零的观察哨,仿佛兵力空虚。
上午九点左右,小鬼子的炮击开始了。
“轰!轰!轰!”
密集的炮弹带着刺耳的呼啸声,如同冰雹般砸落在鹰嘴崖上!尤其是正面主阵地和左右两翼的前沿区域,更是遭到了重点照顾。巨大的爆炸声连绵不绝,整个山崖都在剧烈颤抖,硝烟和尘土冲天而起,遮蔽了阳光。
三排右翼的前沿浅壕瞬间被炮火覆盖!泥土被掀上半天高,刚刚垒好的胸墙被炸得七零八落。躲在里面的两个观察哨死死趴在壕底最深处,感受着身侧传来的恐怖震动和灼热气浪,泥土不断落下,几乎要将他们掩埋。他们严格按照命令,没有发出任何信号,只是死死盯着山下。
炮击持续了二十多分钟。当炮声渐渐稀疏,硝烟稍微散去时,前沿那片浅壕几乎被犁平了,只剩下几个巨大的弹坑和散落的浮土。如果按照高连长的标准一线防御,将主要兵力放在那里,此刻必然己是伤亡惨重。
“鬼子步兵上来了!”前沿观察哨利用炮击间隙,奋力挥动了手中的信号旗,然后迅速沿着交通壕向后撤离。
透过望远镜,林墨白看到,大约两个小队的鬼子,排着散兵线,嚎叫着向鹰嘴崖发起了冲锋!主攻方向显然是正面一排的阵地,但右翼也有约一个小队的鬼子压了过来。
“进入阵地!”林墨白一声令下。
核心支撑点的士兵们立刻通过交通壕,迅速进入前沿被炸得面目全非的阵地,利用弹坑和残存的工事作为掩体。侧翼火力点的士兵们也悄悄探出了枪口。
鬼子冲锋的速度很快,他们显然认为经过如此猛烈的炮击,守军即便没有崩溃,也必然损失惨重,抵抗会微弱很多。
当右翼的鬼子冲到距离阵地不到一百米时,林墨白猛地一挥手臂:“打!”
“哒哒哒哒——!”李石头操控的捷克式机枪从侧翼一个极其隐蔽的石缝后突然开火!炽热的火舌如同镰刀般扫向鬼子队伍的侧翼,顿时撂倒了五六个!
与此同时,核心支撑点的机枪和进入前沿阵地的步枪也纷纷开火!
“啪勾!砰!砰!”
子弹如同雨点般射向冲锋的鬼子!由于守军主力在炮击时得到了较好的保护,此刻火力突然而猛烈,冲锋的鬼子猝不及防,瞬间倒下了一片!
“八嘎!侧面有火力!”
“注意隐蔽!”
鬼子小队顿时陷入了混乱。他们没想到在遭受如此炮击后,右翼守军的火力还这么强,而且还有隐蔽的侧射火力点。
林墨白沉着地指挥着战斗:“瞄准了打!专打军官和机枪手!手榴弹准备!”
士兵们士气大振。老兵的射击精准,新兵们也努力瞄准。当鬼子冒着弹雨冲到三十米内时,一阵密集的手榴弹从阵地飞出,在鬼子人群中爆炸,再次阻滞了他们的冲锋。
鬼子的第一次进攻被打退了,在右翼阵地前留下了二十多具尸体。而三排这边,得益于巧妙的阵地配置,只有几个士兵被流弹擦伤,无人阵亡。
反观正面主阵地的一排,由于完全暴露在鬼子炮火和正面冲锋下,虽然也打退了鬼子进攻,但伤亡明显要大得多,战壕多处被毁,士兵们正在艰难地抢修工事。
高连长在连部观察所看到了右翼的战斗过程,脸色有些惊疑不定。他没想到林墨白看似“阳奉阴违”的布防,竟然取得了这么好的效果。但他嘴上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命令各排加紧修复工事,准备应对敌人下一次进攻。
林墨白没有沉浸在初战告捷的喜悦中。他立刻组织士兵抢修前沿被炸毁的工事,尤其是交通壕和侧翼火力点。他知道,鬼子吃了亏,下一次进攻只会更加凶猛。
果然,短暂的间歇后,鬼子的炮击再次来临,而且更加精准和猛烈,显然调整了射击诸元。这一次,不仅前沿,连核心支撑点和侧翼区域也遭到了炮火覆盖。
“隐蔽!全部进入防炮洞和核心掩体!”林墨白大声命令。
士兵们迅速后撤,躲进事先加固过的掩体里。猛烈的炮击再次将阵地蹂躏了一遍,但核心支撑点由于依托天然岩石和加深工事,受损相对较轻。
炮击结束后,鬼子更大规模的步兵冲锋开始了。这一次,他们显然加强了侧翼的兵力,试图重点突破右翼。
惨烈的攻防战再次上演。有了第一次的经验,三排的士兵们更加沉着。他们利用残存的工事和弹坑,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侧翼的李石头小组不断变换位置,用冷枪和精准的机枪点射骚扰鬼子。核心支撑点的火力则持续不断地给予正面敌人打击。
战斗从上午一首持续到下午。三排凭借灵活的战术和顽强的意志,一次又一次打退了鬼子的进攻。虽然也出现了伤亡,两个新兵在转移时被炮弹击中牺牲,几人负伤,但整体伤亡率远低于死守一线的一排。
当夜幕降临,鬼子的进攻再次停止时,鹰嘴崖依旧牢牢掌握在川军手中。一连虽然付出了代价,但成功守住了阵地。
高连长在战斗总结时,脸色复杂地看了一眼林墨白,最终还是没有对他的布防方式提出批评,只是强调要继续加强工事,准备迎接更残酷的战斗。
林墨白知道,这只是开始。鹰嘴崖的血战还远未结束。但他更加确信,自己坚持的战术方向是正确的。在武器兵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灵活的防御和主动的战术,是减少伤亡、有效杀敌的关键。他看着身边这些疲惫却眼神坚定的士兵,对未来的战斗,充满了更加坚定的信心。
(http://www.220book.com/book/XLV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