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闷的炮声从北方传来,起初像是远天的闷雷,若有若无。但随着队伍不断前进,那声音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密集,如同沉重的鼓点,敲在每个人的心头。空气中弥漫的硝烟味也愈发浓烈刺鼻。
路上己经几乎看不到平民,只有零星的、仓促建立的兵站和后勤车队。遇到的部队番号也杂乱起来,有中央军,有晋绥军,个个面带疲惫,行色匆匆。看到林墨白他们这支穿着破烂灰色军装、大多穿着草鞋的川军队伍,那些士兵投来的目光各异,有好奇,有怜悯,甚至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
“看,西川来的叫花子兵……”
“就这装备,上去不是送死吗?”
低低的议论声随风飘来,让许多川军士兵感到屈辱,却又无力反驳。他们确实装备简陋,衣衫褴褛。
赵大力黑着脸,低声骂道:“狗日的,看不起哪个?老子们是来打小鬼子的,不是来比穿着的!”
林墨白沉默地走着。他知道,这种歧视和排挤,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会伴随着川军。唯有在战场上用战绩,才能赢得尊重。
这天下午,队伍终于抵达了目的地——位于太原东南方向的一处外围防御阵地。这里原本是由一支晋绥军部队防守,但他们在之前的战斗中损失惨重,奉命撤下去休整,由川军接防。
交接阵地的过程简单而仓促。那个晋绥军的连长,胳膊上缠着渗血的绷带,脸色灰败,指着眼前一片狼藉的阵地,语速极快地说道:“就是这里了!正面宽度大概三百米,左边那个小山包是排哨,右边靠河滩,小心敌人迂回。阵地……就这样了,你们自己看着办吧!祝你们好运!”说完,也不等川军这边的军官多问,就带着他残存的几十个部下,急匆匆地离开了,仿佛多待一秒都会沾上晦气。
留下川军的团长、营长、连长们,面面相觑,看着眼前的“阵地”,心都凉了半截。
这哪里像什么正规阵地?所谓的战壕,挖得浅不说,许多地段己经坍塌,交通壕更是几乎没有。机枪火力点布置得杂乱无章,掩体简陋得可怜,防炮洞更是稀缺。阵地上散落着弹壳、破布、空罐头盒,甚至还有来不及运走的士兵遗体,散发着恶臭。
“妈的!这打的什么仗?阵地修成这个鬼样子!”营长气得脸色铁青,忍不住骂了出来。
团长脸色也很难看,但他知道现在不是抱怨的时候。“都别愣着了!各连按照划分区域,立刻进入阵地!抢修工事!小鬼子的进攻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来!”
命令一层层传达下来。林墨白所在的连队,被分配到了阵地中段一段相对平缓的区域,这里显然是之前战斗最激烈的地方,战壕损毁严重。
赵大力带着全班跳进齐腰深、满是泥水和污物的战壕里,一股浓烈的血腥和腐臭味扑面而来,差点让人呕吐。
“龟儿子的!这咋个守?”孙大麻子捂着鼻子,看着破烂不堪的工事,哭丧着脸。
“少废话!不想死就赶紧干活!”赵大力吼了一声,率先拿起工兵锹,开始清理战壕里的淤泥和杂物。“都把锹拿出来!加深加宽战壕!挖防炮洞!快!”
没有人敢怠慢,求生的本能驱使着每个人行动起来。林墨白挥动工兵锹,奋力挖掘着黏湿的泥土。他一边挖,一边观察着周围的地形。
他们连防守的这段阵地,正面是一片开阔的坡地,长着一些低矮的枯草,视野还算良好,但也意味着敌人冲锋时缺乏遮挡。阵地左后方是那个小山包,右翼则地势较低,靠近一条己经干涸大半的河床。
“班长,”林墨白对赵大力说道,“我们正面太开阔了,是不是应该在阵地前布置点障碍物?比如弄点铁丝网,或者挖点陷坑?”
赵大力抹了把汗,看了看前方:“铁丝网?想得美!上面能给我们补充点子弹就不错了!陷坑……倒是可以试试,可是时间来得及吗?”
林墨白道:“不需要多复杂,挖一些浅坑,里面插上削尖的树枝,也能减缓敌人冲锋的速度。”
赵大力想了想,觉得有道理。“好!等战壕挖得差不多了,就弄这个!”
林墨白又指着右翼的河床:“那边地势低,容易被渗透。是不是应该派个观察哨?或者埋几个地雷?”
“地雷?哪有那玩意儿!”赵大力苦笑,“观察哨……等会儿我跟排长说,看看能不能安排。”
挖掘工事是极其耗费体力的工作。泥土因为之前的炮击和雨水变得泥泞不堪,工兵锹经常陷在里面。士兵们轮流挖掘,一个个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泥浆沾满了全身。
李石头力气大,挖得最快。王秀才体力弱,没挖多久就手掌磨出了水泡,但他咬着牙坚持。孙大麻子一边挖一边抱怨,但手下也没停。两个新兵周旺财和吴小栓更是拼尽全力,他们知道,这工事修得好不好,首接关系到他们能不能活下来。
林墨白不仅自己挖,还不时指导其他人如何挖掘才能更省力,如何构筑射击踏台,如何利用现有的弹坑和地形加固掩体。他的经验再次发挥了作用,在他指导下构筑的几个机枪位和散兵坑,明显比别处更合理、更隐蔽。
排长巡视阵地时,看到赵大力班这段工事虽然也只是初具雏形,但显得更有条理,特意停下来看了看,对赵大力说道:“大力,你们班搞得不错嘛。那个林墨白,是个人才。”
赵大力与有荣焉地笑了笑:“那小子,脑壳是灵光。”
趁着挖掘的间隙,林墨白还带着李石头,在阵地前几十米的地方,开始挖掘那些浅坑,并找来一些坚韧的树枝,用刺刀削尖,倒插在坑底。这活计同样辛苦,但看到一个个隐蔽的陷阱逐渐成型,心里似乎也踏实了一点。
夜幕降临,抢修工事的工作还在紧张进行。上面终于送来了一点补给,主要是些硬邦邦的杂面饼子和咸菜,每人还补充了十发子弹。这点子弹,揣在怀里都觉得轻飘飘的。
晚上无法进行大规模土工作业,士兵们就蜷缩在刚刚挖好的、还透着湿气的防炮洞里,或者靠在战壕壁上,抱着枪休息。北方的秋夜己经十分寒冷,单薄的军装根本无法抵御寒意,很多人冻得瑟瑟发抖,只能互相挤靠着取暖。
炮声依旧不时从远方传来,时而密集,时而稀疏。探照灯的光柱偶尔划过夜空,映照出阵地上忙碌的身影和扭曲的铁丝网(其他连队想办法弄来的一点)的影子。
林墨白靠坐在战壕里,借着微弱的光线,再次检查着自己的“老套筒”和那几十发子弹。李石头抱着他那支拼凑来的汉阳造,睡得并不安稳,嘴里偶尔嘟囔着梦话。王秀才借着月光,还在看他那本《孙子兵法》。孙大麻子则把自己蜷成一团,尽量保存体温。
赵大力作为班长,不能睡踏实,他时不时要起身巡查,查看哨位,提醒士兵们注意保暖,不要睡着冻伤。
“墨白,”赵大力蹲到林墨白身边,压低声音,“你觉得,我们能守住吗?”
林墨白看着远处黑暗中偶尔闪动的炮火光芒,沉默了一下,说道:“工事太差,装备也不行。硬守,很难。”
赵大力的心沉了下去。
“但是,”林墨白话锋一转,“打仗不光是硬拼。我们人地生疏,但小鬼子也一样。我们可以利用夜暗,搞点小动作,骚扰他们,让他们睡不安生。还可以想办法搞点武器弹药。”
“搞?去哪里搞?”赵大力疑惑。
林墨白指了指阵地前方那片黑暗的无人地带:“那边,之前肯定打过仗,说不定有丢弃的武器弹药。晚上派小股人摸过去,应该能找到点东西。”
赵大力眼睛一亮:“对头!这个办法要得!等后半夜,我带几个人去!”
林墨白道:“班长,你还要指挥全局。我去吧,我眼神好,动作轻。让孙大麻子跟我一起,他经验多。”
赵大力看着林墨白,这个年轻的上等兵,总是能在他焦虑的时候,提出一些看似可行的方法。他用力点了点头:“好!小心点!听到动静就赶紧回来!”
后半夜,月暗星稀。林墨白和孙大麻子悄无声息地爬出了战壕,匍匐向前,消失在阵地前方的黑暗中。他们要去那片死亡地带,为生存,寻找一丝微小的希望。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川军英雄魂》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XLV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