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身为小说撰写专家,我非常乐意为您优化这一章节。我将保留您原有的故事框架和核心情节,通过丰富的环境描写、细腻的心理刻画、生动的细节描绘以及更具层次感的对话,将整个场景进行深化和扩充,使其更具画面感和感染力,并确保字数达到1200字以上。
---
**优化后章节:**
次日清晨,天色未亮,一层薄薄的白霜覆盖了长安西郊的荒坡。火器工坊内,二十盏牛油灯笼己经点亮,昏黄的光晕在冰冷的空气中摇曳,将一张张饱经风霜的脸庞映照得轮廓分明。这二十名从工部万千匠人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工匠,皆是各自行当里的好手,有的能冶锻百炼精钢,有的能榫卯斗拱不差分毫。然而此刻,他们却像一群初入学的蒙童,围站在工坊中央的空地上,看着地上那几堆陌生的白色和黄色粉末,脸上写满了困惑与茫然。
长孙瑾站在一块临时搭起的木台上,身姿笔挺,清晨的寒风吹动着她朴素的布裙,却吹不散她眼中的那份镇定与从容。她手中拿着一张桑皮纸,上面是她用炭笔写下的工整口诀。
“诸位师傅,从今日起,我将教诸位制作一种全新的‘军需’。”她的声音清亮而稳定,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的耳中,驱散了清晨的寒意。“今日的第一课,也是最重要的一课,是提纯硝石。请诸位记好口诀:‘水浸硝石沉底泥,纱布滤净煮霜华,凉透敲碎装瓷罐,半点杂质不能留。’”
她一边念,一边朝李伯点头示意。李伯立刻上前,按照口诀的步骤,将一捧粗糙的硝石倒入盛满温水的大木桶中,用长柄木勺缓缓搅拌,首至硝石完全溶解。随后,他提起一块厚实的纱布,小心翼翼地过滤掉桶底的泥沙。最后,他将清澈的滤液倒入一口巨大的铁锅,在灶下燃起小火,开始慢慢地熬煮。
工匠们看得十分认真,人群中却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一个姓王的老工匠,头发花白,脸上布满了铁匠生涯中飞溅的火星留下的印记,他皱着眉头,忍不住开口道:“姑娘,恕老朽多嘴。这硝石我们平日里也用,多是首接研磨。您这样煮来煮去,又是过滤又是熬煮,费时费力,到底能有什么用?莫不是……白费力气?”
他的话音刚落,周围便响起几声附和。这些工匠信奉的是眼见为实、手触为真,对于这种闻所未闻的“炼丹”之法,本能地抱持着怀疑。
长孙瑾闻言,脸上没有丝毫恼怒。她走下木台,不慌不忙地让春桃取来两份硝石,一份是未经提纯的粗盐状颗粒,另一份则是李伯刚刚熬煮析出的、雪白细腻的晶体。她用两个小巧的铜盘,各称一钱,再分别加入等量的硫磺与木炭粉末,用细竹签轻轻混合。
“王师傅,眼见为实,对吗?”她微笑着,将两个铜盘放在众人面前的空地上。
她先用火折子点燃了那份未提纯的混合物。只听“噗”的一声,一股刺鼻的浓黄烟雾冒了出来,混合物迅速燃烧,留下一滩黑色的灰烬,除此之外,再无动静。
工匠们面面相觑,神情愈发不解。
接着,长孙瑾走向另一份。她深吸一口气,将火折子凑近那堆雪白的粉末。
“砰!!!”
一声清脆、尖锐的爆响毫无征兆地在众人脚下炸开!声音虽不算惊天动地,却足以让所有人都吓得后退一步。地面微微一颤,那堆粉末瞬间爆燃,几乎没产生多少烟雾,只留下一道浅浅的焦痕和一股淡淡的火药味。
整个工坊瞬间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只剩下众人粗重的呼吸声。所有工匠都瞪大了眼睛,脸上写满了惊骇与不可思议。那同样的原料,仅仅因为一道提纯的工序,威力竟有云泥之别!
“王师傅请看,”长孙瑾指着地上的焦痕,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提纯后的硝石,威力能凭空增加三成。若是杂质多了,不仅炸不开城墙,更可能在投石机上,甚至在搬运中,就因摩擦或撞击而提前引爆。到那时,伤的不是敌人,而是我们自己的将士!”
最后那句话,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在王师傅的心上。他脸色由红转白,再由白转青,望着长孙瑾的眼神,从最初的怀疑,变成了彻底的信服与敬畏。他猛地一躬身,声音洪亮地说道:“姑娘说得是!老朽有眼不识泰山,险些误了大事!姑娘放心,从今往后,您怎么说,老朽就怎么做,绝无半句怨言!”
有了王师傅这个榜样的转变,再无人敢有丝毫懈怠。
接下来的配比教学,更是让工匠们见识到了长孙瑾的严谨。她让人连夜赶制了二十个小巧的铜秤,每个秤的砣都精准到了“分”位。“硝石七钱五分,硫磺一钱,木炭一钱五分。多一分,少一分,都不行。”她让工匠们轮流上前称量,自己则在一旁死死盯着,目光如鹰。
一个年轻工匠在称量硫磺时,手一抖,多放了一分。长孙瑾立刻出声制止:“重称!”那工匠吓得一哆嗦,连忙照办。长孙瑾走到他身边,沉声道:“差这半分硫磺,炸的时候烟就会大上几分。在战场上,烟大了,会挡住后面将士的视线,可能就会错失战机,甚至导致全军覆没。你手中的,不是药粉,是决定战局、人命的东西,明白吗?”
那年轻工匠满脸通红,用力地点了点头。
工匠们渐渐收起了所有轻视之心,将长孙瑾的每一句话都奉为圭臬。长孙瑾还改良了封装工具,她让木匠将麻布剪成统一大小的方形,又用梨木雕刻了几个半球形的木模。工匠们将混合好的药粉倒入麻布,用木模包裹定型,再用蜡线捆紧,确保每一个炸药包都是大小规整、三寸见方的球形,刚好能严丝合缝地放进投石机的石兜里。
傍晚培训结束时,夕阳的余晖将工匠们的影子拉得老长。王师傅主动走到长孙瑾面前,再次深深一揖:“姑娘,您这法子,既细致又安全,环环相扣,老朽活了大半辈子,从未见过如此神妙的工艺。我们服了!以后有什么吩咐,您尽管说,我们这二十条命,就交给您了!”
长孙瑾回以一个真诚的微笑:“辛苦诸位师傅了。明日开始,正式量产。每日定额五十个‘震天雷’,只要能保质保量完成,每人每日,除了工部的例俸,还有一百文的额外赏钱。”
“一百文?!”工匠们一听,顿时都来了劲头,这几乎是他们平日里三天的工钱了!一时间,工坊内响起了此起彼伏、充满干劲的应和声。
看着工匠们三三两两离去的背影,长孙瑾终于长长地松了口气。她走到工坊门口,望着天边最后一抹晚霞,心中百感交集。工坊的第一步,总算走稳了。她知道,这仅仅是开始,前方还有无数的挑战在等着她,但至少,她己经有了第一批可以信赖的“士兵”。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化学博士的女相之路》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XMP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