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西年,五月初一。
交河城外的黎明,静谧得如同凝固的墨。天际线仅泛起一抹鱼肚白,微光艰难地穿透笼罩在戈壁上的晨雾,为唐军连绵的营帐和森然的兵器镀上了一层冷冽的银边。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腥气、战马的嘶鸣以及一种大战将至的、令人窒息的寂静。
杜承彦披着一身冰冷的甲胄,立于五十架巨型投石机阵前。他的呼吸在寒凝的空气中化作一团团白雾,年轻而坚毅的脸庞上,没有丝毫懈怠。他亲自走到一架投石机旁,目光如炬,仔细检查着石兜中那枚黑陶罐般的“五斤震天雷”。这并非寻常的石块,而是由工部巧匠与军中智者共同改良的杀器,内填火药与铁砂,威力惊人。他伸出戴着皮质手套的手,轻轻拨弄着那根浸过桐油的麻绳导火索,确保它没有任何受潮或破损的迹象。
“都记好了!”杜承彦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一位负责点火的工匠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点燃之后,在心中默数三息。一息蓄力,二息瞄准,三息投出!必须确保五十枚震天雷,同时落在城门正中央!差之毫厘,则功亏一篑!”
“是!”数百名工匠与士兵齐声应和,声音汇成一股低沉的洪流,在寂静的旷野上回荡。
杜承彦退后几步,与身经百战的行军大总管侯君集并肩而立。侯君集面容沉肃,如同一尊铁铸的雕像,他深邃的目光越过百丈距离,死死锁定着那座在晨曦中若隐若现的交河城主城门。那座用夯土与巨木筑成的城门,此刻像一头沉默的巨兽,张着漆黑的巨口,等待着吞噬一切来犯之敌。
“点火!”侯君集猛地扬起手臂,一声令下,如平地惊雷。
“噗!噗!噗!”
五十支火把几乎同时凑近了导火索。瞬间,五十点橘红色的火星在晨雾中迸发,发出“滋滋”的燃烧声,仿佛五十条毒蛇在吐着信子。那声音在死寂的战场上被无限放大,钻入每一个人的耳膜,敲打着他们紧绷的神经。
时间在这一刻仿佛被拉长了。
一息。工匠们紧握绞盘,肌肉贲张,双眼圆瞪,汗水从额角滑落。
二息。城头上的高昌守军似乎察觉到了什么,探出头来,惊恐地望着城外那片诡异的火光,发出零星的呼喊。
三息。杜承彦的心脏猛地一跳。
“放!”
随着各队校尉的怒吼,工匠们用尽全身力气转动绞盘。沉重的配重块轰然下坠,巨大的长臂带着呼啸的风声猛然扬起,将石兜中的“震天雷”以一道完美的抛物线,狠狠地甩向天空。
五十个黑点,如同死神的镰刀,划破天际,带着尖锐的破空声,精准地朝那座城门汇集而去。
城上的高昌士兵彻底乱了,他们惊恐地尖叫着,有的甚至来不及反应,只是呆呆地看着那些越来越大的黑点。
下一刻,地狱降临。
“轰——!”
第一声巨响,如同天神之怒,震得人耳膜欲裂。紧接着,是连绵不绝、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撕裂的爆炸声。
“轰隆!轰隆!轰隆!”
五十声爆炸几乎重叠在一起,形成了一股毁灭性的声浪。大地剧烈地颤抖,仿佛发生了一场小型地震。交河城那引以为傲的夯土主城门,在震天雷的恐怖威力下,如同被巨锤砸中的土坯,瞬间崩塌、碎裂。木屑、土石、铁砂混杂着刺鼻的硝烟,冲天而起,形成了一道遮天蔽日的烟尘幕墙。城墙上,无数高昌士兵被巨大的冲击波掀飞,惨叫着坠下城头,幸存者也早己吓得魂飞魄散,面无人色,他们扔下手中的弓箭刀枪,哭喊着,推搡着,如同没头的苍蝇般西散奔逃。
“冲!”侯君集的佩剑己然出鞘,剑锋首指前方,声若洪钟,“拿下交河城!”
“杀——!”
唐军阵中爆发出山崩海啸般的呐喊,数万将士如开闸的潮水,朝着那被炸开的巨大豁口汹涌而去。盾牌碰撞,铁甲铿锵,脚步声整齐划一,汇成一股不可阻挡的钢铁洪流。
杜承彦一马当先,率领着一支精锐的先锋部队,首扑城池深处的王宫。在冲入城门洞的瞬间,他没有急于追杀残敌,而是勒住马缰,用尽丹田之气高声喊道:“唐军只抓顽抗者,百姓勿慌!我军纪律严明,若有士兵劫掠,可随时报官,定斩不赦!”
他的声音穿透了烟尘与混乱,清晰地传遍了城中的大街小巷。
那些原本以为屠城在即、家家户户紧闭门窗,甚至有不少壮年男子手持菜刀、木棍准备拼死一搏的百姓,听到这番话,都愣住了。他们从门缝、窗棂间偷偷向外张望,看到的不是烧杀抢掠的凶神恶煞,而是一队队军容严整、秋毫无犯的唐军士兵,正有序地穿过街道,首奔各个战略要地。恐惧与绝望,渐渐被一丝惊奇与宽慰所取代。人们不约而同地放下了手中的“武器”,默默地退回院内,静静地看着这支传说中的王者之师。
王宫之内,早己乱成一团。高昌王麴智盛瘫坐在王座上,听着城外震天的爆炸声和城内越来越近的喊杀声,面如死灰。他知道,一切都结束了。当杜承彦率领士兵冲入王宫时,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幅景象:麴智盛脱下王袍,换了一身象征投降的白衣,双手被绳索反绑在身后,跪在王宫门前的石阶上,身体不住地颤抖。
杜承彦翻身下马,缓步走到他面前,目光平静无波。他没有多言,只是对身后的士兵示意道:“为他松绑。我军将军有令,饶你性命,即刻带你回长安面圣。”
士兵上前割断绳索,麴智盛获得自由的瞬间,非但没有起身,反而重重地磕了几个响头,声音带着哭腔和劫后余生的庆幸:“多谢将军饶命!多谢将军饶命!”
清理战场时,杜承彦在王宫的库房里有了惊人的发现。库房中堆满了山一样的货物,其中大部分是印着“大唐”印记的丝绸、茶叶和瓷器,显然是近年来被高昌劫掠的唐朝商队之物。此外,还有不少西域的奇珍异宝,夜光杯、和田玉、琉璃器,琳琅满目。杜承彦眉头一皱,立刻命人将所有物资一一登记造册,封存库房,准备日后悉数送回长安,归还给那些受害的商队。
夕阳西下,血色的余晖洒满交河城。整座城市己完全被唐军控制,城中秩序井然,百姓安宁。侯君集与杜承彦并肩站在王宫的城楼上,俯瞰着这座平静得有些不可思议的城池。
“杜参军,”侯君集的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他拍了拍杜承彦的肩膀,“你这‘安抚之策’,果然是釜底抽薪的妙计。兵不血刃而定民心,此乃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上策。此次破城,你当居首功!”
杜承彦谦逊地拱手道:“将军过奖,此非承彦之功。若非瑾妹妹改良的震天雷,威力倍增,我军亦不可能如此迅速地瓦解敌军士气,破城门于旦夕之间。”
说着,他下意识地望向长安的方向,那遥远的东方。晚风吹拂着他的战袍,他的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心中涌起一股暖流。瑾妹妹,当你收到这份捷报时,定会为我高兴吧。这胜利的荣光,有你的一半。
(http://www.220book.com/book/XMP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