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日光透过雕花木窗,在客厅的青砖地面投下斑驳光影。长孙瑾刚用完银耳羹,便见管家躬身来报:“老爷,杜尚书携三公子过府拜访。”
正在书房批阅公文的长孙无忌闻言起身:“快请。”
长孙瑾心头微紧——杜尚书正是杜如晦,而其三子杜承彦,恰是原身记忆里那位青梅竹马的玩伴。零星记忆碎片中,还留着两人曾在府中花园追逐蝶影、杜承彦将拾得的斑斓石子塞进她手心的稚拙画面。
她正思忖是否该回避,柳氏己含笑走来:“瑾儿,承彦许久未来,你也去见见。几个姐妹中,就属你与他最是投缘。”
长孙瑾不便推辞,只得随柳氏走向客厅。还未进门,便听得一道沉稳男声传来:“无忌公,近日朝中为高昌之事争论不休,不知陛下圣意如何?”
正是杜如晦。长孙瑾定了定神,迈步入内。
厅中,杜如晦身着绯色官袍,气度沉凝。身侧立着一位十六七岁的少年,身着宝蓝色襦衫,腰束玉带,眉目清朗,温润如玉——正是杜承彦。他比记忆里高了许多,身姿挺拔,见长孙瑾进来,眼中掠过一丝难掩的喜色。
“瑾妹妹,你大安了?”杜承彦率先开口,声如清泉,“前几日听闻你落水昏迷,我心急如焚,只是家父说你需静养,未敢贸然打扰。”
长孙瑾压下心底的陌生,依礼微微屈膝:“劳承彦哥哥挂念,我己无碍了。”
杜如晦端详她片刻,对长孙无忌笑道:“瑾儿这番病后,倒似出落得更灵秀了,眼神也较往日清亮许多。”
长孙无忌微微颔首,目光在女儿身上停留一瞬,带着不易察觉的审视。长孙瑾敏锐地察觉到这道目光,故意垂下眼帘,露出几分闺阁少女的腼腆。
众人落座后,话题自然转向朝局。杜如晦提及高昌扣押商队、天子震怒之事,认为“若需征讨,粮草兵械须及早筹备”;长孙无忌则微蹙眉头,提到“萧御史等人主和,恐难速决”。
长孙瑾静坐一旁,默默将这些议论记在心里。正凝神间,忽觉袖口被人轻轻一碰,却是杜承彦递来一枚莹润白石:“记得你素爱收集奇石,这是前日我在终南山涧中偶得,觉着剔透,便留与你。”
石子入手温凉,纹理天然。长孙瑾心头一暖,抬头莞尔:“多谢承彦哥哥,我很喜欢。”
这一笑清浅明亮,竟让杜承彦微微一怔。他记忆中的瑾妹妹总是怯怯柔柔,语声低微,何曾有过这般落落大方的神态?更令他讶异的是,方才众人议论朝政时,她凝神静听的模样,竟不似从前只知闺中嬉戏,倒似……真能领会几分。
“妹妹近日可还安好?平日仍以针黹诗书为课吗?”杜承彦忍不住探问。
“仍是如此,”长孙瑾颔首,似不经意般接道,“前日翻看杂记,见载西域有种异矿,遇火即燃,不知承彦哥哥可曾见过?”
杜承彦眼眸一亮:“你说的莫不是硫磺?家父书房确有一块,乃西域使臣所赠,色如澄金,遇火即燃,气味还有些呛人。”
长孙瑾心中暗喜,正欲再问,却听长孙无忌道:“时辰不早,如晦,我送你一程。”
杜承彦起身告辞,临行前又望了长孙瑾一眼,恰撞上她清亮的目光,慌忙转头,耳廓却悄悄染上一抹薄红。
(http://www.220book.com/book/XMP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