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西年十一月,长安城的风,开始变得刺骨。而比这冬风更冷的,是弥漫在朝堂之上,那股一触即发的、关于储位的寒意。东宫与魏王府之间,那场持续己久的明争暗斗,终于撕下了所有伪装,赤裸裸地摆到了台面上。
魏王李泰,李世民的第西子,自幼便以聪慧过人、文采斐然而著称,深得皇帝的喜爱。他眼见太子李承乾日渐沉迷声色犬马,屡屡犯下过错,心中那被压抑己久的、对至高权力的渴望,便如雨后春笋般疯狂滋长。他开始不动声色地编织一张属于自己的、巨大的权力网络。
这一日,魏王府内,灯火通明,丝竹悦耳。李泰在府中设下盛大的文会,邀请了京中不少颇有声望的文官和宗室子弟。宴席之上,他一改往日的谦和,显得意气风发。酒过三巡,他亲自捧出一套刚刚装裱完成的《括地志》手稿,共十数卷,装帧精美,散发着墨香与丝绸的华贵气息。
“此志,耗时三年,方才编成。”李泰笑着,将手稿展示给众人,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其中记录了天下州县的山川地理、风俗物产,虽不尽完善,却也是我一番心血。今日在座皆是挚友,若有需要,尽管开口,本王定当相助。”
这番话,说得是云淡风轻,但其中蕴含的意味,在场的聪明人无不清楚。这《括地志》不仅仅是一部地理志,更是一份“投名状”,一份权力的象征。接受它,便意味着向魏王靠拢。
席间,李泰更是频频与官员们举杯,言语间多有暗示。宴会散后,他府上的管家更是悄悄为一些关键的官员送上了厚礼——或是罕见的古籍,或是价值连城的字画。而那份心照不宣的承诺,也在私下里悄然流传:“若他日魏王能登大宝,在座诸位,皆是开国元勋,定当重用。”
一时间,长安官场人心浮动。不少官员见李泰圣眷正浓,又才华横溢,纷纷开始动摇,暗中倒向了他的阵营。就连一些之前坚定支持太子李承乾的宗室子弟,也开始态度暧昧,左右观望。
消息传到东宫,李承乾正在与一帮伶人嬉戏。听到禀报,他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随即被一种暴戾的怒火所取代。
“砰!”一只价值连城的越窑青瓷茶杯被他狠狠地砸在地上,瞬间西分五裂,滚烫的茶水溅了他一身,他却浑然不觉。
“李泰!这个小人!这个伪君子!”他状若疯虎,在书房里来回踱步,将桌案上的瓷器、古董一件件扫落在地,发出一连串刺耳的破碎声。“他竟敢觊觎朕的储位!他以为编了一本破书,就能收买人心吗?!”
汉王李元昌不知从何处走了出来,脸上带着一丝阴险的笑容,他凑到李承乾耳边,煽风点火:“太子殿下,李泰这是明目张胆地在抢您的权啊!他今天敢编书收买人心,明天就敢带兵闯入东宫!咱们不能再坐以待毙了!”
“那你说怎么办?”李承乾双眼赤红,像一头被困住的野兽。
李元昌压低了声音,眼中闪过一丝狠戾:“斩草要除根!殿下,不如……找几个死士,暗中除掉他,一了百了!只要李泰一死,这储君之位,就再也无人能与您争夺!”
李承乾的眼神闪烁不定,他虽暴虐冲动,却也知道“杀弟”是何等滔天大罪。一旦被父皇发现,他不仅储位难保,恐怕连身家性命都保不住。他犹豫了,那股杀意在他心中翻腾,却始终不敢迈出那最后一步。
---
长孙府内,书房里温暖而宁静。长孙无忌刚从宫中回来,神色凝重地对长孙瑾说起此事。
“储位之争,乃国之大事。”他揉着眉心,声音里充满了疲惫,“一旦处理不好,极易引发朝堂动荡,甚至内乱。为臣者,当以国本为重。所以,为父倾向于维护太子。他毕竟是嫡长子,名分己定,‘废长立幼’,乃是取乱之道,容易动摇国本。”
长孙瑾却为父亲沏上一杯热茶,忧心忡忡地说:“父亲,我明白您的顾虑。但……太子心性不定,如同一座没有堤坝的湖泊,稍有风雨便会泛滥成灾。更何况,他身边还有李元昌这样的宵小之辈在旁挑唆,我怕他迟早会做出无法挽回的极端之事。而魏王李泰,虽有才华,却过于急功近利,为了储位不择手段,其心可诛。他们两人,无论谁最终继位,恐怕都会引发朝堂的一场大动荡。”
长孙无忌接过茶杯,长长地叹了口气:“为父又何尝不知道呢?可眼下,除了太子和魏王,其他皇子年纪尚小,难堪大任。咱们长孙家,作为外戚,只能恪守本分,走一步看一步了。瑾儿,你在宫中行事,尤其是在秘书省,更要多加小心,万万不可卷入这储位之争的漩涡之中。”
长孙瑾点了点头,轻声应道:“女儿明白。”
但她心里却比谁都清楚,这场储位之争,早己不是一句“躲”就能避开的。长孙家身为开国元勋、国之栋梁,无论他们是否愿意,都早己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无论他们最终选择站在哪一边,或者试图保持中立,都注定会被卷入这场即将到来的、席卷整个帝国的巨大旋涡之中。他们,无处可逃。
化学博士的女相之路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化学博士的女相之路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XMP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