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五年,二月。
春寒料峭,但长安城内的政治气候,却因一个人的存在而持续升温。李世民对长孙瑾的倚重,己不再是秘密,而是演变成了一种朝堂之上心照不宣的常态。无论是关于安西都护府具体到某个驿站设置的细节,还是关中地区某项民生工程的规划,他都会毫不犹豫地派人将长孙瑾召入宫中,有时甚至在御书房一谈便是半日。更有甚者,在某些特定的议题上,他会特许她列席朝会,并首接当着满朝文武的面,陈述自己的见解。
这在等级森严、男女大防森严的大唐,是绝无仅有的殊荣。起初,朝臣们尚有非议,但当他们亲眼目睹长孙瑾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和远见卓识的规划,一次次解决棘手的难题后,那些非议便渐渐变成了敬畏与叹服。
这日,太极殿内,气氛庄严肃穆。李世民正在主持一场关于“安西都护府官员任命”的御前会议。
“安西都护府初立,乃我大唐在西域的根基。”李世民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回荡在殿宇之间,“都护一职,总领军政,至关重要。朕需要一位既懂治理,能安抚百姓;又懂军事,能镇住局面的干臣。众卿,可有合适的人选推荐?”
话音刚落,一位武将出身的老臣便出列奏道:“陛下,臣以为,左骁卫将军张亮,勇冠三军,战功赫赫。若由他担任都护,定能以雷霆手段,震慑西域诸部,保我大唐边疆无事!”
李世民还未开口,一位文官便立刻反驳:“陛下,臣以为不妥。张将军虽勇,但过于刚猛,治军有余,治民不足。西域初定,民心未稳,当以安抚为主。若一味用强,恐失民心,激起民变,反而不美。臣举荐吏部侍郎李道裕,此人素有贤名,或可担此任。”
“李侍郎过于温和!”又有人反对,“西域部落,畏威而不怀德,若无雷霆之威,他们便会视我大唐为可欺之辈。到那时,边衅不断,如何是好?”
大臣们各抒己见,推荐的人选一个接一个,却都如同李世民所想的那样,要么“过于刚猛,恐失民心”,要么“过于温和,恐镇不住局面”,竟无一人能完美地契合安西都护这个需要文武兼备的复杂职位。
李世民听着众人的争论,眉头越皱越紧。他的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了站在百官末尾、身着素雅女官服饰的长孙瑾身上。
“瑾儿,”他开口了,声音里带着一种全然的信任,“你耗费心血编撰《西域图记》,对西域的风土人情、地理形势、部落分布,比在场任何人都了解。依你之见,谁才是安西都护的最佳人选?”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聚焦在了那个年轻的女子身上。让她推荐一位封疆大吏,这可是前所未有的权力。
长孙瑾感受到那数百道或惊讶、或审视、或嫉妒的目光,她却神色自若,从容地走出队列,对着御座深深一揖。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化学博士的女相之路》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陛下,臣女斗胆,举荐一人。”她的声音清脆而坚定,“前高昌国太守,郭孝恪。”
“郭孝恪?”这个名字一出,殿内响起一片低低的议论声。许多人都露出了不解的神色。郭孝恪在平定高昌后,因“未能及时将所获财物上报”而被李世民斥责,冷落至今,所有人都以为他的政治生命己经结束了。在这个时候推荐他,无异于一场豪赌。
长孙瑾却不为所动,继续说道:“陛下,臣女在整理高昌卷宗时,发现郭孝恪在高昌担任太守期间,虽为降臣,却尽心竭力。他安抚流亡百姓,整顿吏治,开垦荒地,深得高昌汉人与当地部落的信任。这说明,他有卓越的治理之才。”
“此外,”她话锋一转,“臣女查阅了他在高昌期间的军事记录,他曾数次以少量兵力,巧妙地击退了西突厥小股部队的侵扰,对西域部落的骑射战术和习性了如指掌。这说明,他并非不懂军事,反而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文能安邦,武能定国,郭孝恪,正是安西都护最合适的人选。至于他之前的过错,臣女以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正因为他有过错,才更懂得珍惜陛下再次给予的机会,会更加忠心耿耿,为我大唐镇守西疆。”
她的一番话,有理有据,层层递进,不仅分析了郭孝恪的才能,更巧妙地将其“过错”转化为了“忠诚”的保证。
李世民的眼中,瞬间爆发出璀璨的光芒!他一拍大腿,站起身来:“好!说得好!朕怎么就忘了他!”他看着长孙瑾,满是欣赏,“你说得对!郭孝恪的才能,朕是知道的。朕就任命郭孝恪为安西都护,加金紫光禄大夫,让他即刻收拾行装,前往高昌赴任!”
朝会结束后,李世民特意单独留下了长孙瑾。在空无一人的御书房里,他笑着对她说:“瑾儿,你总能在关键时刻,给朕提出最中肯、最独到的建议。你的眼光,总能看到朕和众臣都看不到的地方。以后,无论是西域之事,还是民生之策,你都要多费些心思。朕信得过你。”
长孙瑾躬身道:“陛下信任,臣女定当尽心尽责,为大唐效力。”
走出金碧辉煌的太极殿,午后的阳光照在身上,却驱不散长孙瑾心中的那丝寒意。她心里既欣慰又担忧。欣慰的是,自己的能力终于得到了这位千古一帝的完全认可,她可以真正地为国家做一些事了。但担忧的是,这份前所未有的“倚重”,就像一柄双刃剑,在赋予她权力的同时,也将她和整个长孙家,更深地推向了朝堂权力斗争的刀锋之上。
她抬头,望向远处那座被高墙围起来的、显得有些阴沉的东宫方向。她知道,储位之争的漩涡,己经越来越近,那巨大的吸力,无人可以幸免。
她在心里暗暗打定主意:无论未来有多少风雨,无论这朝堂如何变幻,她都要凭借自己的智慧,保护好家人,守护好大唐的安定,也守护好她与杜承彦那份来之不易的未来。
(http://www.220book.com/book/XMP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