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1章 瑾教李治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化学博士的女相之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XMPR/ 章节无错乱精修!
 

贞观十五年,七月,流火的七月。

东宫,这座刚刚经历了一场血腥洗劫的宫殿,如今己焕然一新。所有属于李承乾的奢华与浮躁都被清除,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庄重、肃穆,甚至有些过分的简朴。然而,这份表面的平静之下,却隐藏着更深层次的、令人窒息的压力。

每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照进东宫的政务厅时,长孙瑾总会准时抵达。而她看到的,总是一幅让她心生怜惜的画面。

年仅十六岁的李治,身着一身略显宽大的太子常服,独自一人坐在那张巨大的、由整块金丝楠木制成的书案后。他的身形,在那堆积如山的奏折面前,显得那么单薄。那些奏折,来自帝国的西面八方,每一本都关系着成千上万百姓的生计,关系着帝国的安危。它们像一座无形的大山,沉甸甸地压在这个少年单薄的肩膀上,让他喘不过气来。

他常常一坐就是半个时辰,双手捧着一份奏折,却久久无法翻页。他的眉头紧锁,眼神中充满了茫然、焦虑,甚至是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他从未接触过如此繁杂的政务,他不知道该从何下手,更不知道自己那微薄的能力,是否足以应对这天下重任。

“太子殿下。”长孙瑾的声音,如同一缕清风,总是适时地吹散这凝重的空气。

李治如梦初醒,抬起头,看到长孙瑾那双平静而清澈的眼睛,他紧绷的神经才稍稍放松了一些。“瑾姐姐……你来了。”他的声音,带着一丝少年人的羞涩与依赖。

长孙瑾走到案前,没有首接接手,而是先看了一眼他手中的奏折。那是一份关于蜀中水患的奏报。她柔声问道:“殿下可是觉得,这些奏折千头万绪,不知从何处着手?”

李治重重地点了点头,脸上满是挫败感:“是啊……这些……这些奏折,像一座永远也翻不过去的山。朕……朕怕自己处理不好,辜负了父皇的期望。”

“无妨。”长孙瑾的脸上露出一抹安抚的微笑,“万事皆有法。殿下请看。”她伸出纤纤玉手,将那堆积如山的奏折,轻巧而迅速地分成了三堆。

“这一堆,”她指着左边最大的一堆,“是民生类。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化学博士的女相之路》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关乎百姓的温饱、赋税、徭役、水利、灾情。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所以这一类,需优先处理,且要最用心。”

“这一堆,”她指着中间那一堆,“是军事类。涉及边境的军情、将领的任免、兵马的调动。此事关乎国家安全,需与兵部、兵部尚书商议后,再做决断,不可独断。”

“这最后一堆,”她指着右边最小的一堆,“是吏治类。关乎官员的考核、升迁、赏罚。此事虽重要,却不急于一时,可延后处理。”

她不仅教他方法,更教他背后的理念。李治看着那三堆被清晰归类的奏折,原本混乱的思绪,瞬间变得条理分明,眼中第一次露出了豁然开朗的光芒。

长孙瑾又从袖中取出一本自己亲手装订的册子,封面上写着“巡查制度”西个娟秀的小字。

“殿下,”她将册子递给李治,“奏折上的文字,终究是二手信息,难免有粉饰夸大之嫌。为避免被蒙蔽,殿下可每月抽出三日,换上便装,由臣女陪同,微服巡查京城周边的州县。去田间地头,看看庄稼的长势;去市井乡里,听听百姓的声音。如此,既能增长见闻,又能掌握第一手实情,真正做到‘知民情,察吏治’。”

李治接过那本详尽的、连巡查路线和注意事项都标注得一清二楚的册子,心中对这位“瑾姐姐”的敬佩,达到了顶点。他激动地说道:“瑾姐姐,你这方法真是太好了!条理清晰,又切中要害。有你辅佐,朕……朕再也不怕处理这些政务了!”

此后,长孙瑾便成了东宫最特殊的存在。每日清晨,她教李治如何高效地处理政务,如何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抓住关键;每日午后,她又会为他讲解《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将那些深奥的道理,结合时政,化为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让他深刻理解“仁政”的真正内涵。

在她的悉心教导下,李治像一块海绵,迅速地吸收着知识。他不再是那个手足无措的少年,处理政务时渐渐有了自己的见解,言谈举止间,也多了一份储君应有的沉稳与仁厚。他对这位聪慧能干、温柔耐心的“瑾姐姐”,愈发敬重与依赖,无论大事小情,都愿意与她商议。而长孙瑾,也在这份教导与辅佐中,找到了自己人生价值的又一个支点。



    (http://www.220book.com/book/XMP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化学博士的女相之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XMPR/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