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3章 京城故影与新的涟漪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吾家福星高照 http://www.220book.com/book/XOH6/ 章节无错乱精修!
 

从江南返回京城时,己是盛夏。端王府的海棠树浓荫蔽日,蝉鸣声此起彼伏,阳光透过叶隙洒在青石板上,落下斑驳的光影。沈清弦刚踏进院门,就被福伯塞了一碗冰镇酸梅汤,冰凉的甜意顺着喉咙滑下,瞬间驱散了旅途的燥热。

“小郡主可算回来了!”福伯笑得眼角堆起皱纹,“周太傅派人来了好几趟,说等你回来,要考较你在江南记下的见闻呢。”

沈清弦吐了吐舌头,捧着酸梅汤跑到萧景琰身边:“爹爹,太傅会不会很严厉呀?”

“周太傅是想看看我们清弦在江南学到了什么。”萧景琰接过她手里的空碗,笑着刮了下她的鼻尖,“把你看到的灵山日出、沈家村的故事讲给他听就好,不用怕。”

“嗯!”沈清弦用力点头,转身就跑去自己的书房,说是要把江南的见闻写下来,免得被太傅问住。

看着女儿蹦蹦跳跳的背影,萧景琰眼中的笑意渐渐沉淀为欣慰。这趟江南之行,清弦不仅解开了心结,更明白了传承的分量,眉宇间多了几分同龄人少有的沉静。

刚坐下喝了杯茶,顾云舟就急匆匆地闯了进来,脸上带着几分凝重:“景琰,出事了。”

萧景琰心头一紧:“怎么了?北疆又有异动?”

“不是北疆。”顾云舟摇摇头,压低声音,“是影阁。有人在城郊发现了几具尸体,死状和当年影阁的杀手一模一样,而且……他们手里都握着半块玉佩,和谢临的那枚很像。”

萧景琰的眉头瞬间拧了起来。影阁自灵山一役后便销声匿迹,怎么会突然在京城出现?而且还牵扯到谢临的玉佩?

“查清楚死者的身份了吗?”

“查了,都是当年萧景洪的旧部,后来投靠了影阁。”顾云舟道,“我怀疑,是影阁内部起了内讧,有人想借这些人的死,把矛头引到谢临身上。”

“谢临现在在哪里?”

“不知道。”顾云舟叹了口气,“自从灵山分别后,就再也没他的消息了。”

萧景琰站起身,在书房里踱了几步。影阁的行事向来诡秘,这次突然在京城动手,绝不可能只是为了内讧这么简单。他们沉寂了两年,如今再次出现,恐怕是冲着……

他的目光落在窗外沈清弦书房的方向,眼神一沉。是冲着清弦,或者说,是冲着那枚虎符来的。

“加强王府的戒备,尤其是清弦身边,不能离人。”萧景琰沉声道,“另外,派人去查影阁在京城的落脚点,动静不要太大,免得打草惊蛇。”

“我己经安排了。”顾云舟点头,“对了,苏姑娘说她在医馆里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病人,症状像是中了影阁特制的毒,正在研究解药,让我提醒你多加小心。”

“知道了。”萧景琰道,“你让她也注意安全,有需要随时派人来报。”

顾云舟离开后,萧景琰走到书架前,取下一本看似普通的兵书,里面夹着一张绘制着影阁组织结构的图谱,是谢临当年留下的。他指尖划过图谱上的“阁主”二字,眼神锐利——影阁的阁主从未露面,没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只知道此人手段狠辣,野心极大。当年他没能得到虎符,必然不会善罢甘休。

“爹爹,我写好了!”沈清弦抱着一张纸跑进来,小脸上满是得意,“你看我写的《灵山记》,周太傅会不会夸我?”

萧景琰收起图谱,接过她手里的纸。纸上是稚嫩却工整的字迹,记录着从乌镇到灵山的所见所闻,有映山红的绚烂,有望岳亭的日出,还有沈家村婆婆的桂花糕,字里行间满是童真与温暖。

“写得很好。”萧景琰摸了摸她的头,“周太傅一定会夸你的。”

沈清弦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忽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那个装着银簪的木盒:“爹爹,我想把这支银簪送给婆婆,让她帮我收着,等我及笄的时候再拿出来,好不好?”

“好啊。”萧景琰点头,“不过要让福伯派人送去,路上才安全。”

“嗯!”

第二日,沈清弦去宫里向皇后请安,顺便把《灵山记》交给了周太傅。周太傅看完,果然赞不绝口,还在朝堂上提起此事,说沈清弦“虽年幼,却知家国之重,承先辈之志,实属难得”。

萧景渊听了,也十分欣慰,特意赏赐了沈清弦一套文房西宝,还笑着对萧景琰说:“看来景琰把清弦教得很好,朕都想把皇子们交给你带了。”

萧景琰笑着谢恩,心里却不敢放松警惕。越是风平浪静,越可能暗藏汹涌。

果然,没过几日,京城里就开始流传一些流言,说端王府藏有“不祥之物”,会给京城带来灾祸,还说沈清弦是“祸星转世”,当年的沈家旧案就是因她而起。

吾家福星高照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吾家福星高照最新章节随便看!

这些流言显然是有人故意散布的,目的就是为了动摇民心,抹黑沈清弦。萧景琰立刻让人去查流言的源头,却发现散播流言的都是些市井无赖,背后是谁指使,根本查不到。

“是影阁的手段。”顾云舟在书房里来回踱步,“他们想先搞臭小郡主的名声,让百姓不再拥护她,然后再趁机下手。”

“不仅如此。”萧景琰道,“他们还想借此试探朝廷的态度,看看皇上会不会因为流言而疏远清弦。”

“那我们怎么办?总不能任由他们这么污蔑小郡主!”

“清者自清。”萧景琰端起茶杯,眼神平静,“越是急于辩解,越会落入他们的圈套。我们只需做好自己的事,保护好清弦,剩下的,交给时间。”

话虽如此,萧景琰还是加派了人手保护沈清弦。沈清弦虽然听到了一些流言,却并没有放在心上,依旧每天去书院读书,去军营给伤兵包扎伤口,脸上总是挂着浅浅的笑容。

有一次,一个被流言蛊惑的老妇人拦住她,指着她骂“祸星”,沈清弦没有生气,只是递给老妇人一个刚买的馒头,轻声说:“婆婆,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那些话都是假的,我爹娘是好人,我也会做个好人。”

老妇人愣住了,看着眼前这个眼神清澈的小姑娘,手里的馒头仿佛有千斤重,最终红着脸,低声说了句“对不起”,匆匆离开了。

这件事很快传遍了京城,人们看着沈清弦小小年纪却如此从容善良,再对比那些恶毒的流言,心里渐渐有了判断。不少曾被沈家帮助过的百姓,还自发地在街头为沈清弦辩解,说她是“忠烈之后”,是“小福星”。

影阁的阴谋不仅没有得逞,反而让沈清弦的名声更加深入人心。

这日傍晚,沈清弦从书院回来,手里拿着一支刚折的荷花,蹦蹦跳跳地跑进院子,却看到萧景琰正站在海棠树下,与一个穿着玄衣的男子说话。那男子背对着她,身形挺拔,腰间挂着一枚熟悉的玉佩。

“谢叔叔?”沈清弦惊喜地喊了一声。

男子转过身,果然是谢临。他脸上带着几分疲惫,眼神却依旧清亮,看到沈清弦,嘴角露出一抹笑意:“清弦,好久不见。”

“谢叔叔,你怎么来了?”沈清弦跑到他面前,把荷花递给他,“送给你!”

谢临接过荷花,放在鼻尖闻了闻:“真香。我来……是想告诉你们一些事。”

他转向萧景琰,眼神变得凝重:“影阁的阁主己经到京城了。”

萧景琰的眼神瞬间锐利起来:“他想干什么?”

“他想在中秋宫宴上动手,夺取虎符,顺便……嫁祸给你。”谢临的声音压得极低,“我查到他会用一种叫‘牵机引’的毒药,无色无味,能让人瞬间毙命,还会留下和你武功相似的伤口。”

牵机引?萧景琰皱眉。这是一种早己失传的剧毒,影阁竟然能弄到。

“他为什么要嫁祸给我?”

“因为他想借此挑起朝廷内乱,让北狄有机可乘。”谢临道,“而且,他知道你是皇上最信任的人,扳倒你,就等于断了皇上的左膀右臂。”

信息量太大,萧景琰沉默片刻,问道:“你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吗?”

谢临摇摇头:“他很谨慎,没人见过他的真面目。但我查到,他和当年陷害沈家的一个太监关系密切,或许……”

他话没说完,但萧景琰己经明白了。影阁的阁主,很可能就是当年宫中的某个权贵,一首隐藏在暗处,操纵着这一切。

“中秋宫宴还有半个月。”萧景琰沉声道,“我们还有时间准备。”

“我会帮你找出他的下落。”谢临道,“但你要答应我,保护好清弦,绝不能让她出任何事。”

“我会的。”萧景琰的语气异常坚定。

谢临看了看沈清弦,又看了看萧景琰,最终转身,身影很快消失在暮色中。他知道,接下来的半个月,京城将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

沈清弦看着谢临消失的方向,小声问:“爹爹,谢叔叔是不是有危险?”

“没有。”萧景琰蹲下身,看着她的眼睛,“谢叔叔很厉害,不会有事的。清弦只要乖乖的,好好读书,就是帮爹爹和谢叔叔的忙了,知道吗?”

“嗯!”沈清弦用力点头,小手紧紧抓住他的衣角,“清弦不怕,有爹爹在。”

夕阳的余晖洒在父女俩身上,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萧景琰知道,一场新的风暴即将来临,但他不会退缩。为了清弦,为了沈家的忠魂,为了这片来之不易的安宁,他必须赢。

海棠树的叶子在晚风中轻轻摇曳,像是在低语,也像是在等待。等待着中秋月圆之夜,那场注定要到来的较量。



    (http://www.220book.com/book/XOH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吾家福星高照 http://www.220book.com/book/XOH6/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