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元殿选秀之后,留宫住宿的几位秀女被安置在宫中暂住,由专门的嬷嬷教导宫廷礼仪,熟悉环境。紫禁城看似恢复了往日的秩序,但暗地里的目光,却比选秀当日更加聚焦于这几名女子,尤其是那位家世、品貌皆属上乘的富察氏。
养心殿内,乾隆批阅奏章的间隙,脑海中偶尔会闪过那双沉静平和的眼睛。他并非没有见过美人,后宫之中,便是如今的太妃们,当年也多有颜色姝丽者。但富察氏身上那种由内而外散发的端庄与沉稳,以及回答问题时那不疾不徐、恰到好处的态度,确实给他留下了不同于他人的印象。这印象并非浓墨重彩的惊艳,却如细水涓流,悄然浸润。
他放下朱笔,揉了揉眉心。立后之事,关乎国本,绝非儿戏。他知道皇额娘属意富察氏,张廷玉、鄂尔泰等老成持重的大臣,在私下奏对时,言语间也透露出对富察家家风及其女品行的认可。这似乎是众望所归。
然而,一丝极其隐秘的、连他自己都未曾深思的抗拒,也在心底悄然滋生。这桩婚姻,从始至终,似乎都被“合适”、“稳重”、“母仪天下”这些词汇所定义,一切都像是被精心计算和安排好的。他即将拥有的皇后,更像是一件被各方势力认可、符合所有标准的“国器”,而非一个能让他怦然心动的女子。这种被无形之手推动着前行的感觉,让他偶尔会感到一丝莫名的气闷。
他起身,踱步到窗边,望着庭院中初绽的玉兰。他是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难道连选择自己妻子的那点“心意”,都要被所谓的“大局”所裹挟吗?
“皇上,”贴身太监李玉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圣母皇太后派人送来了一碟新制的芙蓉糕,说是让皇上尝个鲜,换换口味。”
弘历转身:“呈进来。”
小太监将精致的点心放在案头。那芙蓉糕做得晶莹剔透,散发着淡淡的甜香。弘历拈起一块,却没有立刻放入口中。皇额娘在这个时候送来点心,其意不言自明,是提醒,也是无声的催促。
他慢慢咀嚼着那甜糯的糕点,心中却是百味杂陈。他感激额娘为他筹谋,为他稳定朝局,将他推上这至尊之位。他也明白,额娘的选择,于国于他,目前看来都是最稳妥的。可是……
他想起那日选秀,高佳氏灵动娇俏的眼神,虽然稍显跳脱,却带着一股鲜活之气;他也记得另一位科爾沁親王家的格格,眉宇间带着草原的爽朗……她们或许不够“完美”,不够“合适”,但至少,选择她们,会让他觉得,这桩婚姻里,有他“自己”的一点影子。
这种念头如同火星,一闪即逝,却灼得他心头微痛。他是皇帝,“自我”本就是最奢侈的东西。
几日后,乾隆前往慈宁宫请安。甄嬛并未首接询问立后的人选,只是如同闲话家常般,提起了几位留宫秀女近日的表现。
“富察氏确是沉稳,前日哀家考校她们宫规,唯有她对答如流,举止毫无错漏。闲暇时也不与其他秀女争奇斗艳,只在房中静静习字或做些女红,心性难得。”她语气平和,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弘历默默听着,点了点头,没有接话。
甄嬛看了他一眼,知子莫若母,她如何察觉不到他近日那点若有若无的沉闷?她放下茶盏,语气转为更加温和,却带着一种洞察人心的力量:“皇帝,可是觉得,立后之事,少了些……自己的心意?”
弘历微微一震,抬起头,对上额娘那了然的目光,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回答。
甄嬛轻轻叹了口气:“历儿,额娘知道你在想什么。天家无私事,尤其是立后,更是与国运相连。富察氏,或许是各方权衡下最‘合适’的选择,但额娘问你,抛开那些家世、品行的考量,只论你亲眼所见,亲身所感,对此女,你可有丝毫厌弃或不喜?”
弘历认真回想了一下与富察氏那短暂的接触,摇了摇头:“并无。她……很好。”
“这便是了。”甄嬛微微一笑,“既是众望所归,而你自己亦不反感,这便是最好的局面。皇帝,你要的‘心意’,并非一定要是惊涛骇浪般的钟情。细水长流的安稳,志同道合的敬重,同样是难得的情分。这后宫将来女子不会少,但皇后只有一个,她将是你的正妻,是你在这深宫中最正式的盟友与伙伴。一个沉稳、贤德、能让你无后顾之忧的皇后,远比一个仅仅让你一时心动、却可能带来无数麻烦的女子,要重要得多。”
她的话语如同潺潺流水,洗涤着弘历心中那点不甘的尘埃。他不得不承认,额娘看得远比他透彻。他那点对于“自我心意”的执拗,在庞大的帝国利益和深宫生存法则面前,显得如此幼稚和微不足道。
“皇额娘教诲的是。”弘历心中的那点纠结渐渐散去,眼神重新变得清明而坚定,“是儿臣……想岔了。”
甄嬛欣慰地点点头:“你能想明白就好。富察氏是个有福气的孩子,也必会是个好皇后。待大婚之后,你们自有长久的岁月,去培养彼此的情分。”
从慈宁宫出来,弘历觉得胸中的块垒尽去。他回到养心殿,重新拿起那份关于立后的奏议,沉吟片刻,终于提起了朱笔。
翌日,一道明发上谕震动朝野:册封镶黄旗、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之女富察氏为皇后,择吉日举行大婚典礼。同时,册封高斌之女高氏为贵人,另择几位秀女册封为常在、答应。
圣心独断,尘埃落定。
消息传出,富察家自然欢天喜地,高家虽略有失落,但能入选己是荣宠。前朝后宫,大多数人都对这个结果表示认可。唯有少数人,在暗地里咀嚼着新帝这首次重大决策中透露出的信息——这位年轻的皇帝,在太后的影响下,己然展现出了倾向于稳重与平衡的执政风格。
而乾隆自己,在做出决定后,心中一片平静。他站在权力的顶峰,做出了一个符合皇帝身份的选择。至于那点曾经躁动过的、关于“心意”的微波,则被他深深地压入了心底。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真正开始学习,如何去做一个合格的帝王。大婚,将是他人生一个全新的,也是必然的起点。
(http://www.220book.com/book/XPN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