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亮,曲令颐己经站在试验田边。她手里拿着一根细竹竿,轻轻拨开稻叶,低头看穗子的度。露水顺着她的袖口滑进去,凉了一下,但她没甩手,只是把竹竿换到左手,右手掏出笔记本记下数字。
陈阿婆拄着拐杖走过来,鞋底踩在湿泥上发出噗噗声。她眯眼看了看那片长得格外齐整的稻田,又瞥了眼曲令颐本子上的记录。
“三十七株半,平均每穗九十三粒。”曲令颐合上本子,“对照田才六十一粒。”
“你这数得比粮站过秤还准。”陈阿婆哼了一声,“可有人说了,今年雨水好,收成高是老天赏饭吃。”
曲令颐没接话,转身从草垛后推出一辆小推车,上面放着三块木牌,分别写着“A区”“B区”“C区”。她把牌子插进田埂,又拿出粉笔,在黑板上画出三条线。
“A区用新水车,七天一灌;B区靠天落雨,人工挑水补;C区什么都不做。”她指着图,“生长期差了整整十一天,病虫害少了两轮。这不是运气。”
赵铁柱叼着旱烟走过来,听了一会儿,蹲下抓了把土搓了搓。“水确实稳。我昨儿夜里起夜,听见水车还在转,声音不紧不慢的,像人喘气。”
“机器不会偷懒。”曲令颐说,“也不会装病。”
人群渐渐围上来。有人点头,有人撇嘴。马掌柜站在外围,摸着算盘嘀咕:“省了三个壮劳力,多打两担谷,划得来。”
曲令颐没再多解释。数据摆在这儿,信不信由人。
太阳升到头顶时,打谷场己经清出一片空地。林秀兰抱着账本过来,翻到一页递给陈阿婆:“肥料支出一样,A区收成高出两成二。”
陈阿婆看完,把账本递还,从怀里摸出一条草绳,编了个结挂在自己拐杖头上。
这是她认下的意思。
当天下午,村里最年长的王婆婆带着几个妇人,抬着一块红布裹着的东西走进打谷场。鼓声一响,红布揭开,露出一面锦旗,上面写着“科技活菩萨”五个大字。
曲令颐正蹲在地上检查风车底座螺丝,抬头看见那几个字,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住。
“这……不太合适。”她站起来,发髻松了一缕,垂在耳边。
“咋不合适?”王婆婆嗓门洪亮,“我家小孙子前两天发烧,你拿那个‘冰盒子’给他降温,半夜就退了。现在又能吃饱饭,你说合适不合适?”
旁边有人笑出声。赵铁柱也咧嘴,把烟屁股扔地上踩灭。
曲令颐张了张嘴,最终只说了句:“改成‘科学助农’吧,明天我写个新横幅。”
没人理她。锦旗还是挂在了实验室门口,歪了点,但挂得结实。
天黑前下了场短雨,空气闷得像蒸锅。曲令颐刚把最后一批采样瓶放进柜子,灯忽然灭了。
她顿了一下,走出门。整个村子都黑了,连狗叫都少了。
周予墨提着工具箱赶来时,她己经在查电闸。
“主线断了。”她用手电照着剪口,“不是烧的,是刀切的。”
周予墨蹲下看了看,伸手去摸电线断头。“绝缘皮留了一半,手法熟。”
“和上次模型被毁一样。”曲令颐首起身,“有人不想让灯亮。”
“备用电源能撑多久?”
“两小时。药剂冰箱不能断。”
周予墨点头,把手电夹在耳朵上,开始拆接线盒。“我带了临时稳压器,先接发电机。”
“来不及。”曲令颐转身走向仓库,“我有别的办法。”
她拖出来的是一辆改装自行车,后轮连着传动轴,轴上接了个铜线圈组。这是她之前给孩子们演示发电原理用的教学具。
“你能骑多久?”她问周予墨。
“两小时没问题。”
“不用你。”她说,“叫孩子来。”
狗剩第一个冲过来,眼睛亮得像要点着。紧接着二丫、石头、小花也都跑了过来。
“谁踩满一小时,优先学组装风车。”曲令颐拍了下车身,“现在开始,轮流骑。”
狗剩立刻跳上去,两手扶把,脚一蹬,车轮转动,连接的灯泡闪了一下,亮了。
接着第二盏、第三盏,连成一串挂在打谷场中央,随蹬踏节奏微微闪烁。
“嘿!亮了!”狗剩大叫,越骑越快。
其他人跟着欢呼。有人搬来板凳坐下看热闹,有人回家端了热粥送过来。
“这不比烧煤省事?”马掌柜摇着蒲扇,“还不冒烟。”
陈阿婆站在人群里,忽然开口:“我爷那辈,磨坊里也是这么踩的。踩得快,面出得多。力气花对地方,比磕头管用。”
赵铁柱听完,掐灭烟,走过去把狗剩拉下来。“你歇会儿。”他说,“轮到我了。”
他坐上车座,调整姿势,一脚踩下去,链条咔哒一声咬合,灯串又亮了几分。
“队长带头了!”有人喊。
“发电队成立啊!”
“叫啥名?”
“就叫‘踩灯队’!”
“太土!叫‘光明班’!”
吵嚷声中,曲令颐站在车旁,看着灯影在人们脸上晃动。她抬起手,轻轻碰了下左耳垂,那里有点热,像有电流穿过。
夜里十点,第一批轮值结束。狗剩不肯走,抱着车架睡觉,嘴里嘟囔着“我的灯”。
曲令颐给他披了件衣服,又检查了一遍电压表。制冷系统恢复运行,试剂安全。
她正要回屋,赵铁柱叫住她。
“以后每天都得有人踩?”
“不一定。”她说,“我在画新图纸,准备加个蓄能装置。白天踩,晚上也能用。”
“那……能不能教我们修这个?”
她看了他一眼。“明天就开始。”
第二天傍晚,又有五辆旧自行车被推到打谷场。有的缺铃铛,有的少挡泥板,但都能转。
曲令颐带着狗剩和二丫,一个一个调试传动带。赵铁柱在一旁记笔记,用的是林秀兰给他的硬皮本。
陈阿婆坐在小板凳上,一边编草绳,一边念叨:“劲不能断,火不能熄。机器要养,人也要跟上。”
马掌柜路过,往地上啐了口唾沫:“你们这阵仗,比迎神赛会还热闹。”
到了夜里,十辆车排成一圈,灯火连成环。村民们自发排班,连老太太都来蹬了十分钟,说“活动筋骨”。
曲令颐站在中间,袖口沾着油污,发髻彻底散了。有人递给她一碗热粥,她接过,喝了一口,没说话。
狗剩突然从车座上跳下来,举着手里的机械铅笔大喊:“我踩了西十五分钟!差十五就满一小时了!”
“明天继续。”她说,“风车图纸,我多印了一份。”
赵铁柱把最后一辆车接上线,蹬了几圈,灯串全亮。他抹了把汗,抬头看她。
“咱们队,得有个名。”
“叫什么?”
“就叫‘铁牛动力组’。”
人群哄笑起来,掌声响起。
陈阿婆默默走到发电机支架旁,把她编好的草绳系了上去。打了七个结,代表七天不断电。
曲令颐看着那一圈亮着的灯,伸手摸了摸耳垂。朱砂痣贴着皮肤,温热未散。
远处传来脚步声,周予墨提着新的电路图走来,裤脚沾着露水。
他刚开口,灯忽然闪了一下。
所有人的动作都停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XQ1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