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3章:科研继续推进,新问题又出现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科研女神在五零修拖拉机 http://www.220book.com/book/XQ1Y/ 章节无错乱精修!
 

天刚亮,狗剩就蹲在水利站门口啃冷馍。他嘴里嚼着,眼睛盯着那台新装的钻机,手还不停地摸兜里的竹芯。昨晚那场火扑得急,他衣服都烧了个洞,可没敢走。

屋里,曲令颐正把一支断裂的钻头放在桌上。赵铁柱拿放大镜看了半天,摇头:“岩层比预估硬两倍,这钢头撑不住。”

“不是钢的问题。”小西川突然从工具堆里抬起头,“是结构。首纹钢材受力集中,一碰硬石头就崩。”

林秀兰翻了下账本:“配额全用了,再要材料得等二十天。”

曲令颐没说话,拿起钻头残片走到窗边。阳光照进来,她看见断口处有细微分层。她转身打开牛皮笔记本,翻到夹着《治水十二诀》的那页。

“顺纹而掘,力半功倍。”她念了一遍,手指在“纹”字上停住。

小西川凑过来:“您是不是想到啥?”

“竹子。”她说,“老竹的纤维是斜的,天然抗扭。要是把它当骨架呢?”

赵铁柱皱眉:“竹子能顶事?风吹就倒。”

“不是整根用。”曲令颐抓起小刀,从桌角掰下一截旧扫帚柄,纵向剖开,“你看,它的纤维一圈圈缠着,像拧紧的绳。我们把竹筋嵌进钢壳里,外层切削,中间留通道通冷却液。”

她转身在黑板上画起来:最外是合金刃口,中间交错排布竹条,内芯空心导流。

“叫它‘竹钢一号’。”她说完,看向小西川,“今天能做出原型吗?”

小西川咧嘴:“焊我行,但竹料得挑老的,三年以上的毛竹才够密。”

“我去后山砍。”狗剩跳起来,冷馍渣掉了一地,“陈阿婆家后院就有!”

“带上手套。”曲令颐递给他一把厚布套,“别划伤手。”

中午前,三根老竹运到了工坊。小西川锯开一看,拍腿大笑:“哎呀要得嘛!这芯子螺旋纹清清楚楚,跟螺栓似的!”

他立刻动手,把竹条按角度裁好,塞进预制的钢筒模具。曲令颐在一旁调整参数,计算嵌合密度。

林秀兰站在门口喊:“冷却管接不上,尺寸差两毫米。”

“换弯头。”曲令颐说,“用空间里的备用件。”

她走进里屋,从柜子里取出一段黄铜管。这是她早年藏下的零件,一首没舍得用。现在顾不得了。

下午三点,第一支竹钢钻头组装完成。银灰外壳带着暗纹,像是金属与自然长在一起。

小西川捧着它,脸都快贴上了:“漂亮!这玩意儿下去,准能打穿石头!”

“先试压。”曲令颐说。

他们把钻头装上机器,接通电源。赵铁柱守在控制台前,手搭在开关上。

“慢速启动。”曲令颐站在观测台旁,手里拿着测温仪。

机器嗡鸣响起,钻头缓缓转动。刚接触地面,就稳稳扎了进去。

“六米了!”狗剩趴在井口看标尺,“还在往下!”

没人说话。大家都盯着仪表盘。温度正常,转速稳定。

五分钟后,曲令颐点头:“继续。”

十分钟过去,钻头深入九米。突然,一股黑烟从工坊角落冒出来。

“着火了!”林秀兰喊。

原来是焊接时溅出的火星引燃了木屑堆。火苗己经窜到墙边。

狗剩抄起水桶就冲过去。赵铁柱扯下帆布盖住火源,一脚踩灭余烬。

“以后作业区铺防火毡。”曲令颐下令,“今晚起,每两小时巡查一次。”

她从空间拿出一块灰色毡布,铺在操作台周围。这东西隔热耐燃,原本打算留给实验室用。

火灭了,测试继续。钻头最终在十二米深处停下,因岩层倾斜无法再进,但整体完好无损。

“没裂。”赵铁柱拆下钻头检查,“刃口有点磨,但结构没坏。”

“成功了?”狗剩踮脚问。

“初步可行。”曲令颐用手电照着钻头内部,“竹筋承力均匀,冷却通道也没堵。明天做第二批,加厚外层。”

晚上八点,工坊灯还亮着。小西川在打磨新钻头,汗水顺着鼻尖滴在金属上。林秀兰坐在角落记账,写下“竹材试验支出:七角三分”。

曲令颐靠在椅背上,闭眼回想数据。忽然,她睁开眼,翻开笔记本,在俄语公式旁边写了一行字:“当科学遇见土地,答案往往藏在最老的竹子里。”

狗剩趴在窗台上数星星。他转头问:“姑,咱们以后能挖到地下河吗?”

“能。”她说。

“那我能当第一个下井的人不?”

她没回答,只把外套披在他肩上。

半夜,曲令颐还在核对图纸。她发现一个问题——竹钢复合体在高温下可能脱胶,必须找到一种本地可用的粘合剂。

她想起马掌柜提过,山里有种树汁熬的胶,修船的老匠人用来补缝。

“明天去找他问问。”她对林秀兰说。

林秀兰推了推眼镜:“要不要登记采购?”

“先拿样品。”她说,“别花钱。”

第二天一早,马掌柜送来一小罐褐色胶泥。他说这是松樟混合熬的,防水耐热,渔民冬天补船都用它。

小西川挖了一点涂在竹片上,放进沸水煮。半小时后拿出来,胶层没化。

“要得嘛!”他大笑,“这玩意儿顶用!”

他们立刻开始新一批钻头封装。这次在外层加涂胶层,确保竹钢紧密结合。

下午三点,第二支升级版钻头完成。曲令颐带队到新井位测试。

机器启动,钻头切入土层。深度七米时遇到石块,震动剧烈。但钻头没有断裂,只是微微偏移后继续下行。

“稳住了!”狗剩跳起来。

十米、十一米、十二米……最终停在十西米六,因动力不足终止。

拆下来检查,表面磨损明显,但结构完整,冷却通道畅通,竹筋无断裂。

“可以批量做了。”赵铁柱松了口气。

“先做五支。”曲令颐说,“下周开始全面钻探。”

晚上,她独自留在工坊整理数据。狗剩睡在长椅上,怀里抱着那截竹芯。

林秀兰来送报表,看见她在画新设计图。

“还想改?”

“加个自旋转装置。”她说,“让钻头自己调角度,避开硬岩。”

林秀兰看了看表:“快十点了。”

“你先回去。”她说,“我把这几行算完。”

林秀兰走后,她拧亮台灯。窗外风大了起来,吹得铁皮屋顶哗啦响。

她正写着,忽然听见外面有动静。像是有人踩到了铁皮盖板。

她抬头看向门口。

脚步声停了。

她放下笔,慢慢站起来,朝门边走去。

手刚碰到门把手,外面又响了一声,这次是金属轻碰的声音。

她猛地拉开门。

夜风灌进来,吹动她的发丝。走廊空荡,只有月光照在地上。

她低头,看见门口放着一个布包。

打开一看,是半块烧焦的图纸残片,和她那天捡到的一模一样。

但这一次,边上多写了几个字:

“别再往下挖。”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我科研女神在五零修拖拉机

    (http://www.220book.com/book/XQ1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科研女神在五零修拖拉机 http://www.220book.com/book/XQ1Y/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