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敬东买完那本《聊斋志异》后,并没有立刻回家,而是骑着车,来到了沙河镇。
他没有进入那片被称为“滚地龙”的棚户区,
只是在外围,找了一家小饭馆,点了一碗面条,慢慢地吃着。
他的行为,让远在指挥车里的王局长和郑副局长,都感到困惑不解。
“他来这里干什么?”郑副局长皱着眉头,“难道他知道张大海藏在这里?”
“不可能。”王局长断然否定,“从张大海‘越狱’到现在,还不到八个小时。
他就算有通天的本事,也不可能这么快就锁定位置。他来这里,一定有别的目的。”
赵敬东吃完面,付了钱,然后骑着车,慢悠悠地在棚户区外围的几条土路上,来回溜达。
他像一个饭后散步的普通市民,东看看,西瞧瞧,没有任何异常。
然而,在暗中监控他的侦查员,却发现了一个细节。
赵敬东在经过一个废弃的砖窑时,似乎不经意地,将手里那本《聊斋志异》,随手扔进了路边的草丛里。
这个动作,极其自然,就像是随手扔掉一个没用的垃圾。
做完这一切,他就骑着车,头也不回地,朝着市区的方向回去了。
“报告!目标扔掉了一本书!就在三号监控点下方的草丛里!”
“书?”王局长立刻反应了过来,“是那本《聊斋志异》!快!派人去看看!小心,可能有诈!”
几分钟后,一名化装成拾荒者的侦查员,小心翼翼地靠近了那片草丛。
他用一根长长的铁钳,将那本书夹了出来。
经过仔细检查,确认书上没有任何机关和毒药后,这本书,被火速送到了指挥车上。
王局长和郑副局长,戴上手套,将这本破旧的书翻来覆去地研究。
“没什么特别的啊。”郑副局长翻了半天,一无所获,“就是一本普通的旧书。”
“不对。”王局长眼神锐利,他指着书的某一页,“你们看这里。”
众人凑过去一看,只见在那一页的页边空白处,有一个用铅笔画下的,几乎难以察觉的小小的箭头。
箭头,指向了页面中的一个字。
“是‘婴’字。”一个技术人员说道,“《婴宁》那一篇里的。”
“婴……鹰?”王局长脑中灵光一闪,“海东青!张大海的代号!”
他立刻明白了!
这不是一本书,这是一个“死信箱”!
赵敬东通过这种方式,将指令,传递给他的下线!
“快!查这个‘婴’字,在这一页,是第几行,第几个字!”王局长急声下令。
技术人员立刻开始计算:“报告王局!是本页第十五行,第二十一个字!”
十五行,二十一字。
15,21。
这组数字,代表了什么?
是时间?是地点?还是某种密码?
“把这个发现,立刻通知李卫国!”王局长当机立断,
“但是,不要告诉他答案!只告诉他,我们在砖窑附近,发现了一个可能是死信箱的旧书,让他自己去判断和处理!”
他要考验李卫国。
他想看看,在没有外部信息支持的情况下,李卫国这个“冒牌特务”,
能不能看穿敌人的伎俩。
……
此时的李卫国,正在他那个破烂的窝棚里,啃着冰冷干硬的窝头。
他啃得很慢,很用力,仿佛在咀嚼着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
一个真正的逃犯,在饿了一天一夜之后,就是这个样子。
他不知道赵敬东己经来过,更不知道,在离他不到一公里的地方,
正静静地躺着一本关系到他下一步行动,甚至是他生死的“死亡信使”。
他只是在静静地等待。
等待警方的追踪网,慢慢收紧。
等待敌人的试探,悄然降临。
下午三点左右,他窝棚的门,被轻轻地敲响了。
“咚,咚咚,咚。”
一长,两短。
是暗号!
是陈队长他们的人!
李卫国的心,瞬间提了起来。
他走到门边,压低声音,用沙哑的胶东口音问道:“谁?”
外面传来一个同样压低的声音:“收破烂的。”
李卫国从门缝里向外看了一眼,是一个化装成收破烂的侦查员。
他打开门,走了出去。
那名侦查员推着一辆破旧的板车,从他身边经过时,目不斜视,只是用几不可闻的声音,快速地说道:
“目标上午来过。在东边三里外的废砖窑,留下一个死信箱。是一本书。完毕。”
说完,他就推着车,走远了。
信息,简洁,明了。
李卫国的心脏,开始加速跳动。
来了!
这么快就来了!
赵敬东的动作,比他想象的还要快!
废砖窑,死信箱,一本书。
他必须立刻去把那本书拿到手。
但是,他不能就这么首接去。
他现在是一个被全城通缉的逃犯,大摇大摆地走在路上,那不是找死吗?
他必须再次伪装。
他回到窝棚,从他“捡”来的那堆破烂里,翻出了一个脏兮兮的麻袋,和一根捡垃圾用的铁钩子。
他把麻袋往肩上一扛,手里拿着铁钩子,摇身一变,就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以拾荒为生的“滚地龙”。
他佝偻着背,拖着沉重的脚步,走出了棚户区,朝着废砖窑的方向走去。
他一边走,一边用铁钩子,在路边的垃圾堆里,漫不经心地扒拉着,
时不时地捡起一个酒瓶,或者一块废铁,扔进身后的麻袋里。
他的动作,他的神态,完美地融入了周围的环境。
没有人会注意到,这个看起来卑微而麻木的拾荒者,
竟然就是那个让全城警察都头疼不己的“悍匪张大海”。
他很快就来到了那座废弃的砖窑。
这里荒无人烟,只有几只乌鸦,在倒塌的窑顶上,发出“呀呀”的怪叫。
他没有首接去草丛里找那本书。
他知道,那本书,既是敌人给他的指令,也很可能,是敌人设下的一个陷阱。
说不定,就在周围的某个角落,正有一双眼睛,在暗中观察着。
任何一个来拿书的人,都会被他们记录下来。
李卫国开启了“神级侦察术”,将周围的环境,寸寸扫描。
风声,草动,甚至是空气中不同寻常的气味,都逃不过他的感知。
很快,他就在砖窑顶部的一处断墙后面,发现了一个异常点。
那里,有一股淡淡的,属于“大前门”香烟的烟味。
烟味很淡,但没有散尽。
说明,在不久之前,有人在这里待过,而且时间不短。
是警方的监控点?还是敌人的?
李卫国无法判断。
但他知道,自己必须万分小心。
他没有急着去拿书,而是继续扮演着他的拾荒者角色。
他在砖窑周围,来来回回地,捡了半个多小时的破烂。
他用这种方式,来麻痹可能存在的观察者。
他让对方相信,自己只是一个偶然路过这里的,真正的拾荒者。
在绕到草丛附近的时候,他脚下“不小心”一滑,身体一个踉跄,摔倒在地。
他身后的麻袋,也顺势倒下,里面的瓶瓶罐罐,滚了一地。
“哎哟。”
他发出一声痛苦的呻吟,趴在地上,慢吞吞地,开始捡那些滚落的垃圾。
他的手,在地上胡乱地摸索着。
在摸到一个酒瓶的时候,他的指尖,也触碰到了那本冰冷的,藏在草丛里的《聊斋志异》。
他没有立刻把它捡起来。
他的手,在书的周围,飞快地探查了一下。
没有拉线,没有压发装置。
看起来,似乎是安全的。
他心里松了口气,但没有完全放松警惕。
他将那本书,和几个酒瓶,一起,不经意地,划拉进了自己的麻袋里。
然后,他才撑着地,龇牙咧嘴地,慢慢爬了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土,
重新扛起麻袋,一瘸一拐地,朝着来时的路,走了回去。
整个过程,天衣无缝。
他相信,即便是有人在暗中盯着,也只会认为,
这是一个倒霉的拾荒者,不小心把草丛里的“垃圾”,也一并捡走了。
没有人会把他,和那本“死亡信使”,联系在一起。
(http://www.220book.com/book/XQ5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