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0章 洛阳治略:初定犹存隙,安内未竟功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瀚海仙途:从塞外小兵到大陆共主 http://www.220book.com/book/XQD5/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冰灯街的云澄”推荐阅读《瀚海仙途:从塞外小兵到大陆共主》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洛阳城外的流民安置点,晨雾还没散,就传来了米粥沸腾的“咕嘟”声。十几个穿着粗布短打的辅役营士兵,正用木勺将粥分到流民的粗瓷碗里,碗沿沾着的米粒被流民小心翼翼地舔干净——这是玄甲军进驻洛阳的第三个月,中原腹地的战乱虽歇,但从青州、徐州逃来的流民,仍在源源不断地涌入,安置点的草棚从最初的五十顶,扩到了如今的两百多顶,依旧不够用。

林缚穿着玄色劲装,没带亲兵,沿着泥泞的小路走进安置点。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看到他,连忙放下碗,拉着孩子跪倒在地:“林帅!求您给俺们分块地吧!俺们从青州逃来,家里的地被豪强占了,再不种地,孩子就要饿死了!”

周围的流民也纷纷围过来,七嘴八舌地哀求,手里的空碗在晨雾里晃着,像一个个渴望安稳的信号。林缚弯腰扶起妇人,指尖触到她粗糙的手,满是冻疮和老茧:“大嫂起来说话,地会分的,但得等青州的豪强被清了,把地收回来,才能分给大家——玄甲军不会让百姓无家可归。”

他转身对身后赶来的周吏说:“青州的事,还要再催催张都尉,务必在秋收前清掉那些勾结海盗的豪强,把土地丈量清楚。流民的安置粮,再从府库调两百石过来,不能让孩子饿肚子。”

周吏手里攥着一本皱巴巴的《流民安置册》,页脚都被汗水浸软了:“林帅放心,粮车己经在路上了。只是青州的豪强手里有私兵,张都尉的锐骑营要分兵防备海盗,推进得慢了些。另外,徐州的残余藩王还在顽抗,昨天还袭扰了我们的粮道,丢了五十石粟米。”

林缚的眉头微微皱起——中原的平定,远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顺利。江南、巴蜀虽定,但青州有豪强割据,徐州有藩王残余,北方的代郡燕王更是勾结匈奴左贤王,在雁门关外屯了一万兵力;更棘手的是,地方上的旧吏大多阳奉阴违,推行“分田令”时处处掣肘,有的甚至偷偷把无主之地卖给豪强,让流民的安置工作屡屡受阻。

“去议事厅,把赵山河、王二都叫来。”林缚转身往城内走,脚下的泥点溅在劲装下摆,“徐州的粮道要加强护卫,让王二从长江水军调两百人,走运河去守徐州的粮道;代郡那边,让赵山河派斥候再探,摸清燕王和左贤王的勾结情况,别等匈奴人南下了才措手不及。”

洛阳的议事厅是临时征用的旧府衙,梁上的蛛网还没清理干净,墙上挂着的中原地图却密密麻麻地画满了标记:红色的是己平定区域,黄色的是待平定区域,黑色的则是需要防备的隐患点——青州、徐州、代郡,三个黄色标记像三颗钉子,扎在中原的版图上,格外刺眼。

赵山河刚从代郡边境回来,甲胄上还沾着漠北的沙尘,他把一份斥候报告拍在桌上:“林帅,燕王从左贤王那里换了五百匹战马,还招了不少匈奴的散兵,看样子是想在冬天来临前袭扰雁门关。我们在雁门关只有三千边备营,得再增兵!”

王二也皱着眉:“徐州的藩王残余躲在‘吕梁寨’,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我们的粮道被袭后,他们还在寨外贴了告示,说玄甲军‘苛待百姓’,骗了不少不明真相的村民跟着他们,硬攻会伤了百姓。”

议事厅里的气氛沉了下来。林缚走到地图前,手指在青州、徐州、代郡之间划了个圈:“硬攻不是办法,得用‘稳’字诀。青州的豪强怕海盗,我们就先清海盗,断了他们的外援;徐州的藩王靠骗村民,我们就派能说会道的士兵,去村里讲‘分田令’,让百姓知道谁才是真的为他们好;代郡的燕王靠匈奴,我们就联络匈奴内部反对左贤王的势力,让他们后院起火。”

他顿了顿,看向苏清鸢——她刚从城外的惠民点赶来,药箱还放在脚边,里面的草药味混着晨雾的湿气,飘在厅里:“清鸢,青州传来消息,流民里有几例时疫,你带几个医兵去看看,别让时疫扩散。另外,惠民点的‘劝农课’要接着办,教流民种冬麦,就算冬天不能分地,也能让他们先种些过冬的粮食。”

苏清鸢点了点头,弯腰从药箱里拿出一本《时疫防治册》:“我己经让人熬了预防时疫的汤药,等会儿就装车送过去。惠民点的老中医还编了‘劝农歌谣’,教流民认农具、辨节气,昨天己经有十几个流民报名,想跟着去徐州的荒地里试种冬麦。”

林缚接过《时疫防治册》,指尖拂过苏清鸢清秀的字迹,心里踏实了些。中原的平定,从来不是靠打赢几场仗就能完成的——要清豪强、安流民、防外患、兴农桑,每一件事都要慢慢来,急不得。就像苏清鸢在惠民点里种的那几畦青菜,得天天浇水、施肥,才能慢慢长大,百姓的信任和中原的安稳,也需要这样一点点培育。

当天下午,苏清鸢带着医疗物资,坐着马车往青州去。车窗外,流民安置点的孩子们正在跟着辅役营的士兵学认字,手里拿着用炭条削成的笔,在木板上写着“田”“粮”“家”三个简单的字,声音稚嫩却坚定。苏清鸢掀开窗帘,看着这一幕,嘴角露出了笑容——这些孩子,就是中原的未来,只要他们能安稳地读书、种地,中原总有一天会真正平定。

议事厅里,林缚还在和周吏核对《分田册》。周吏指着册子里的一处记录:“林帅,洛阳周边的无主之地己经分了八成,剩下的两成被几个旧吏偷偷卖了,我们要不要把他们抓起来?”

林缚摇了摇头,手指在那几行记录上画了圈:“先别抓,派人去查他们卖地的钱用在了哪里。要是中饱私囊,再按军法处置;要是用来贴补了流民,就让他们把地赎回来,戴罪立功。治理地方,不能只靠杀,要让旧吏知道,跟着玄甲军好好做事,比偷偷摸摸搞小动作强。”

周吏恍然大悟:“林帅高见!这样既能震慑其他旧吏,又能让他们知道玄甲军的宽严相济,以后推行政策就容易多了。”

傍晚时分,张都尉从青州传来消息:锐骑营己经清了近海的三股海盗,豪强们失去了外援,有两个己经主动交出了侵占的土地,剩下的几个还在观望。林缚看着那份捷报,没有立刻高兴——他知道,这只是青州的第一步,接下来还要丈量土地、登记流民、兴修水利,还有很多事要做。

他走到议事厅的窗前,看着洛阳城的灯火渐渐亮起。城外流民安置点的粥棚还亮着灯,辅役营的士兵在给晚来的流民分粥;城内的市集里,商贩们还在收拾摊位,偶尔传来几声孩童的笑闹;远处的军营里,传来士兵们训练的呐喊声,在暮色里格外清晰。

这些声音,交织成中原初定的模样——不完美,还有很多问题,但充满了希望。

让百姓都能安稳地种地、读书、过日子。而他这个从塞外走来的小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安内,要攘外,要让玄甲军的旗帜,真正插在中原每一寸安稳的土地上。

窗外的风带着秋天的凉意,吹起林缚的劲装下摆。他知道,今夜又要熬夜处理文书,但只要能看到明天流民安置点的孩子继续读书,看到青州的流民分到土地,这一切都值得。中原的安稳,需要这样一点点积累,而他,愿意做那个铺路的人。



    (http://www.220book.com/book/XQD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瀚海仙途:从塞外小兵到大陆共主 http://www.220book.com/book/XQD5/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