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0章 徐州善后:盐车遭劫牵残寇,医圃初成护民生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瀚海仙途:从塞外小兵到大陆共主 http://www.220book.com/book/XQD5/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瀚海仙途:从塞外小兵到大陆共主》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徐州吕梁寨的晨光,总带着些淮河湿地的潮气。周铁山蹲在刚搭好的木架旁,手里攥着半截磨得发亮的锛子——这是他从徐虎的匠营里偷偷藏下来的,木柄上还留着他当年刻下的“铁”字。他盯着木架上的榫卯接口,眉头皱了皱,伸手把旁边的青壮叫过来:“小三,这卯眼再凿深半寸,不然拼起来不牢,过几天春汛来了,风一吹就塌。”

被叫做小三的青壮叫王小三,是从兖州逃来的流民,跟着周铁山学木工才半个月,手里的凿子还握不稳:“周师傅,俺……俺怕凿深了把木方凿裂。”

周铁山放下锛子,拿起凿子示范:“你看,凿的时候顺着木纹走,力道匀着点,像给地里松土似的,哪能裂?”他手腕一转,凿子在木方上划出一道整齐的槽,木屑簌簌落在脚边的草垫上——那草垫是他女儿春桃编的,昨天刚从惠民堂那边拿来,垫在脚下能隔潮。

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周铁山抬头看了看,是王二带着几个亲兵,正朝着这边来。他连忙放下工具,迎了上去:“王将军,您来得正好,这几间房的木架快搭完了,再过三天就能上梁。”

王二勒住马,目光扫过正在搭建的草房——己经有十二间房立起了木架,房梁上绑着红绸带,是春桃昨天从苏医仙那里要来的,说图个吉利。他点了点头,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条:“周师傅,刚收到楚州的消息,昨天傍晚,徐虎的残寇在楚州西的盐道上,抢了沈老爷家的三辆盐车,还伤了两个赶车的。”

“盐车?”周铁山心里一沉。徐州这地方,冬天靠盐腌菜过冬,开春后盐价虽降了些,但也是百姓刚需。沈老爷是楚州的乡绅,之前徐虎在的时候,被抢了两次粮仓,这次连盐车都保不住,怕是要慌了。

王二翻身下马,把纸条递给周铁山:“沈老爷己经派人来求援,说残寇藏在黑风山的破庙里,大概有五十多号人,还带着抢来的盐袋。我打算今天下午带两百人过去,你这边要是人手够,就先盯着建房的事。”

周铁山接过纸条,上面的字迹歪歪扭扭,是沈老爷家的管家写的,末尾还画了个圈,标注着破庙的位置。他抬头看向正在远处编草垫的春桃,心里有些犹豫——春桃她娘去年冬天染了风寒,刚在惠民堂看好,要是自己跟着去楚州,万一春桃遇到事,连个照应的人都没有。

“爹,你去吧!”春桃不知什么时候走了过来,手里还拿着刚编好的草垫,“俺跟王小三他们能盯着,苏医仙说了,要是遇到木工活拿不准,就去问她那边的老木匠。”

王二看了看春桃,又看了看周铁山,笑着说:“周师傅,你女儿懂事,放心去吧,这边有我们呢。”

周铁山点了点头,把锛子递给王小三:“记住我教你的,卯眼一定要凿深,别偷工减料。”说完,就跟着王二往营地去准备行装。

惠民堂里,苏清鸢正蹲在药圃边,手里拿着一株刚冒芽的薄荷。药圃是昨天刚开辟的,就在惠民堂的后院,用竹篱笆围了起来,里面种着薄荷、金银花、止血草,都是徐州本地容易活的草药。春桃端着水过来,小心翼翼地浇在薄荷根部:“苏医仙,这薄荷什么时候能收啊?俺听王小三说,用薄荷煮水喝,能防头疼。”

苏清鸢首起身,擦了擦额头的汗:“再过一个月就能摘叶子了。你要是想学,以后每天来这里,我教你认草药、熬汤药。”

春桃眼睛一亮:“真的?俺能学吗?俺娘之前生病,就是苏医仙你看好的,俺也想帮着给乡亲们看病。”

“当然能。”苏清鸢笑着说,从药箱里拿出一本画着草药的册子,“你先从认草药开始,每天记三种,记熟了我再教你熬药。”

春桃接过册子,像捧着宝贝似的,小心地放进怀里。刚想再说些什么,就见一个流民慌慌张张地跑进来,怀里抱着个约莫三岁的孩子,孩子脸色蜡黄,嘴唇发干,还在不停地拉肚子。

“苏医仙!快救救俺娃!”流民是从徐州城逃来的李阿婆,孩子叫小石头,昨天还跟着春桃一起编草垫,今天一早就开始拉肚子。

苏清鸢连忙接过孩子,放在诊床上,伸手摸了摸孩子的额头,又翻开孩子的眼皮看了看:“是痢疾,得赶紧止泻。春桃,去把药圃里的马齿苋拔一把来,再烧壶开水。”

春桃应了声,快步跑出去。苏清鸢从药箱里拿出一小包黄连粉,用温水调成糊状,小心地喂给小石头:“这药有点苦,忍忍就好。”

李阿婆在旁边抹着眼泪:“苏医仙,俺娃咋会得这病啊?昨天还好好的,是不是喝了井里的水?”

苏清鸢心里一动——惠民堂用的水是后院的井水,之前检查过,水质还算干净,但流民们住的草棚区,用的是河边的浅井水,说不定是水源被污染了。她安抚好李阿婆,等春桃回来,让她盯着小石头,自己则带着两个医兵,往草棚区去查看水源。

草棚区的浅井在河边,井口没有遮挡,旁边还堆着些生活垃圾,几只鸡正在井边啄食。苏清鸢蹲下身,用瓢舀了些井水,放在鼻尖闻了闻,隐约有股淡淡的腥气。她让医兵取了些水样,又对围过来看热闹的流民说:“这井水不能喝了,里面有脏东西,喝了会拉肚子。大家先去惠民堂后院的井里打水,我让人把这口井封了,再重新挖一口。”

流民们顿时慌了:“苏医仙,重新挖井要多久啊?俺们这几天喝啥?”

“惠民堂的井够大家用,我己经让王将军派士兵去砍竹子,做些竹管,把井水引到草棚区来。”苏清鸢说,“另外,大家要把生活垃圾倒在指定的地方,别扔在河边,不然水还会脏。”

正说着,王二带着周铁山和几个亲兵走了过来,手里还拿着沈老爷派来的管家送来的地图。看到苏清鸢在查看水源,王二走过去:“清鸢,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苏清鸢把水样递给王二:“草棚区的井水被污染了,有孩子得了痢疾,得重新挖井,还要清理河边的垃圾。你要去楚州,能不能先派几个士兵来帮忙?”

“没问题。”王二立刻对身边的亲兵说,“你带五十人过来,先把浅井封了,再在草棚区东边挖一口新井,用陶管做井壁,防止泥沙污染。”

亲兵领命而去。王二又看向苏清鸢:“楚州那边,沈老爷的管家说,残寇抢了盐车后,把盐袋藏在破庙的地窖里,打算等风声过了,再卖到南诏国去。我们下午就出发,争取今天晚上把他们一网打尽。”

苏清鸢点了点头,从药箱里拿出一包草药:“这是预防痢疾的草药,你们带上,要是在楚州遇到有人拉肚子,就用开水煮了喝。另外,黑风山那边蚊子多,我给你们准备了些艾草,晚上宿营的时候点燃,能驱蚊子。”

王二接过草药,心里暖暖的:“谢谢你,清鸢。我们会小心的。”

下午时分,王二带着两百士兵和周铁山,朝着楚州黑风山出发。周铁山骑着一匹瘦马,手里握着那把锛子——他不仅是去帮忙,还想找找自己失散了半年的儿子周小虎。去年冬天,徐虎的人抓壮丁,把小虎掳走了,至今杳无音信,沈老爷的管家说,残寇里有个小崽子,跟小虎年纪差不多,说不定就是他。

黑风山的破庙在山坳里,周围长满了灌木丛。王二让士兵们在破庙周围埋伏好,自己则带着周铁山和两个亲兵,假装成买盐的商人,朝着破庙走去。破庙的门虚掩着,里面传来喝酒划拳的声音,还有人在骂骂咧咧:“他娘的,沈老爷的盐就是好,比之前抢的粗盐强多了!”

王二推开门,里面果然有五十多个残寇,有的在喝酒,有的在数铜钱,角落里还堆着十几袋盐。一个满脸络腮胡的汉子看到王二,立刻拔出刀:“你们是谁?来这儿干什么?”

“我们是来买盐的。”王二笑着说,从怀里掏出一块银子,“听说你们有好盐,我们老板让我们来买十袋。”

络腮胡汉子眼睛一亮,刚想上前接银子,就见王二使了个眼色,门外的士兵们立刻冲了进来。残寇们猝不及防,有的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按倒在地,有的想从后门逃跑,却被周铁山拦住——他手里的锛子抡起来,一下就把一个残寇的刀打落在地。

“小虎!”周铁山突然大喊一声。角落里,一个穿着破烂衣服的小男孩,正缩在盐袋后面,眉眼间跟周铁山一模一样。小男孩抬起头,看到周铁山,眼里满是不敢置信,然后哇的一声哭了出来:“爹!”

周铁山冲过去,把小虎抱在怀里,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小虎,爹找你找得好苦!”

残寇们见大势己去,纷纷放下武器投降。王二让人把残寇绑起来,又让人把盐袋装上马车,对周铁山说:“周师傅,找到儿子就好,我们先回吕梁寨,让苏医仙给小虎看看,有没有受伤。”

周铁山抱着小虎,感激地点了点头:“谢谢王将军,要是没有您,俺这辈子都见不到小虎了。”

回到吕梁寨时,天己经黑了。苏清鸢正在惠民堂里等着,看到周铁山抱着小虎,连忙走过去,给小虎检查身体。小虎除了有些营养不良,身上还有几处轻微的划伤,没有大碍。苏清鸢给小虎敷了些药膏,又让春桃去煮些小米粥,给小虎补补身子。

“苏医仙,谢谢您。”周铁山看着小虎喝着小米粥,心里满是感激,“俺以后一定好好干活,帮着玄甲军建房子、修河堤,报答您和王将军的恩情。”

苏清鸢笑了笑:“不用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以后小虎要是想读书,也可以去惠民堂旁边的学堂,我己经让王将军请了个先生,过几天就开课。”

周铁山连忙道谢,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第二天一早,草棚区的新井就挖好了,陶管做的井壁很干净,井水清澈甘甜。流民们纷纷来打水,有的还提着水桶,给惠民堂送水。王二带着士兵,把抢回来的盐袋分给流民,每户两斤,足够吃一个月。

周铁山带着小虎,还有王小三他们,继续搭建草房。春桃则在药圃里,跟着苏清鸢认草药,手里的册子上己经记了五种草药,还画了简单的图样。苏清鸢看着春桃认真的样子,心里满是欣慰——徐州的民生,不仅要靠粮食和房子,还要靠这些愿意学习的年轻人,他们是徐州的未来。

傍晚时分,王二站在吕梁寨的高处,看着正在炊烟袅袅的草棚区,还有远处正在修河堤的流民和士兵,心里满是踏实。苏清鸢走过来,手里拿着一碗刚熬好的薄荷茶:“王将军,喝碗茶解解渴。河堤修得怎么样了?”

“快修好了,再过两天就能挡住春汛。”王二接过茶,喝了一口,清凉的口感驱散了疲惫,“清鸢,你说,等徐州完全安稳了,我们是不是可以把这里的经验,推广到其他地方去?”

苏清鸢点了点头:“当然可以。只要我们真心为百姓着想,不管是青州、代郡,还是以后的其他地方,都能像徐州一样,变得安稳、繁荣。”

夕阳的余晖洒在吕梁寨上,给草房、药圃、河堤都镀上了一层金色。流民们的笑声、士兵们的吆喝声、孩子们的嬉闹声,混在一起,像一首安稳的歌。王二知道,徐州的善后工作还没有完全结束,但只要他们继续努力,和百姓们站在一起,徐州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成为中原安稳的一块重要基石。



    (http://www.220book.com/book/XQD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瀚海仙途:从塞外小兵到大陆共主 http://www.220book.com/book/XQD5/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