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的晨光里,沉浪军的战船列阵在浅滩,十艘投石船在前,二十艘斗舰在两侧,五十艘走舸藏在芦苇丛里。王二站在旗舰的甲板上,手里握着望远镜,看着远处的寿春渡口——孔秀的水军战船正在集结,看样子是要固守寿春,不再驰援汝南。
“将军,孔秀的水军还有七十艘战船,其中五艘是楼船,驻在寿春渡口,周围还有护城河,易守难攻。”文聘站在一旁,低声说。
王二点头:“不怕,我们可以用‘围点打援’的战术,围住寿春渡口,引诱孔秀的水军出来,再在浅滩伏击他们。”
周泰道:“将军,我们可以派几艘走舸,假装攻打寿春渡口,引诱孔秀出来。”
王二点头:“好!周泰,你带十艘走舸,假装攻打渡口,别靠太近,引诱孔秀的水军出来;董袭,你带十艘投石船,在浅滩埋伏;文聘,你带二十艘斗舰,在浅滩另一侧,防止孔秀逃跑。”
众人躬身应下,开始行动。
周泰带着走舸,驶向寿春渡口,船上的士兵们大喊着“攻渡口!”,还向渡口扔火把。孔秀站在楼船的甲板上,看着远处的走舸,怒喊道:“玄甲军的小崽子,敢来送死!传令下去,派三十艘战船,把他们灭了!”
副将道:“将军,小心有埋伏!”
孔秀摇头:“怕什么?就几艘走舸,还能翻了天?”
战船驶离渡口,朝着周泰的走舸冲来。周泰见孔秀上钩,立刻下令:“撤!往浅滩跑!”
走舸驶进浅滩,孔秀的战船紧随其后。刚进入浅滩,董袭的投石船就开始攻击,火油弹扔向孔秀的战船,火焰瞬间窜起。
“不好!有埋伏!”孔秀大喊着,想要撤退,却被文聘的斗舰拦住。
斗舰上的士兵们用钩爪勾住孔秀的战船,跳上敌船,与水军展开厮杀。孔秀的副将被董袭一刀砍倒,士兵们纷纷投降。
孔秀看着越来越近的沉浪军士兵,拔出长刀,想要自刎,却被王二拦住:“孔将军,何必呢?孔伷己经投降,豫州大势己去,你若归降玄甲军,林帅定会重用你!”
孔秀看着王二,又看了看投降的士兵,放下了长刀:“我降……”
王二笑着说:“好!孔将军是识时务的人!我们一起去寿春,劝守城的士兵投降,减少百姓的伤亡。”
孔秀点头,带着沉浪军的战船,驶向寿春渡口。
寿春的城墙上,守城的士兵看到沉浪军的战船驶来,还有孔秀站在甲板上,纷纷慌了。“孔将军投降了!我们怎么办?”士兵们讨论着。
守将李丰看着城下的沉浪军,心里满是绝望。他知道,再守下去,只会让百姓受苦。“开城门!投降!”李丰喊道。
寿春平定,沉浪军进入寿春,百姓们涌上街头,欢迎玄甲军。有的端来茶水,有的送来干粮,有的还放起了鞭炮,寿春城里一片欢腾。
汝南的玄甲军营地,赵山河收到了寿春平定的消息,对副将道:“太好了!寿春平定了,豫州的核心就拿下了!我们可以清剿豫州其他郡的残兵了。”
副将点头:“将军,豫州其他郡的守兵战力弱,我们的轻骑很快就能平定他们。”
赵山河笑着说:“好!太史慈,你带镇野军清剿颍川的残兵;我带玄甲轻骑清剿梁国的残兵,尽快平定整个豫州。”
太史慈躬身应下:“将军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当天下午,赵山河的玄甲轻骑进入梁国,守将看到玄甲军,首接开城投降——他知道,抵抗只是徒劳。太史慈的镇野军进入颍川,守将也很快投降。豫州其他郡的残兵见大势己去,纷纷投降,豫州很快就平定了。
林缚收到豫州平定的消息时,正在汝南的郡府里和许文修、刘巴讨论治理。“太好了!豫州平定了,中原基本拿下了!”林缚笑着说。
许文修点头:“林帅,豫州的赋税新政己经准备好了,明天就张贴出去,百姓们肯定会支持。刘巴先生还整理了豫州的荒地名单,共二十万顷,足够流民开垦。”
刘巴补充道:“林帅,豫州多平原,适合种粟米和小麦,我们可以推广‘深耕’技术,提高产量。另外,豫州的桑蚕业也能发展,我们可以派蚕农去指导百姓,增加百姓的收入。”
林缚满意地点头:“好!大家做得都很好!孟昭,你带耕战军去豫州各郡,分发粮种和农具,帮助百姓种地;许文修、刘巴,你们推行赋税新政,整理户籍;陈登,你去修复豫州的灌溉渠,尤其是颍川和梁国的水田。”
众人躬身应下,开始忙碌起来。
当天晚上,汝南的州府里,林缚召开了议事会,九军统领和谋士们都在。“豫州平定了,接下来我们要平定冀州。冀州牧袁绍势力强大,有五万步军,三万骑兵,还有两万水军,驻在邺城和渤海。”林缚指着舆图上的冀州,“我们要提前让探哨军去侦查,摸清他的虚实,九军也要休整一个月,补充兵员和粮草,为攻打冀州做准备。”
众人齐声应道:“属下遵命!”
夜色渐深,汝南的街道上灯火通明,百姓们在庆祝平定,士兵们在准备休整。林缚站在州府的窗前,看着远处的灯火,心里清楚,统一九州的路还很长,但只要九军同心,百姓支持,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冰灯街的云澄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XQD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